
《终身误》译文及注释.doc
5页《终身误》译文及注释这首曲子出自《红楼梦》,象征着封建婚姻的“金玉良姻,,和象征着自由恋爱的“木石前盟匕在小说中都被画上了癞 僧的神符,载入了警幻的仙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终身误》 译文及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终身误 清代:曹雪芹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注释(1) 金玉良姻: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小说中曾写薛 宝钗的金锁“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上面所鑒的两句吉利话与 贾宝玉出生时衔来的那块通灵玉上“癞僧所镌的篆文”,“是一 对儿”薛姨妈也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 可结为婚姻持“红楼梦反封建论”者认为这段婚姻是符合封 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谓美满婚姻金玉:语意双关, 既有贵重的意思,同时指代宝钗和宝玉木石,语意双关, 和“金玉^相对,指代黛玉和宝玉2) 木石前盟:“金玉良姻”的对立面,指贾宝玉和林 黛玉因前世之盟而产生的爱情作者虚构宝、黛生前有一段 旧缘和盟约:绛珠草为酬报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之惠,要把 “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两句与宝玉曾在梦中喊骂“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第三十六回)的话 相似,但“俺只念木石前盟”应是摹写宝玉婚后所说的话。
持 “红楼梦反封建论”者认为宝黛恋情是建立在共同反抗封建礼 教基础上的爱情3) “空对”句:意思是说宝玉与宝钗虽为夫妻而没有 爱晴雪,“薛”的谐音,指薛宝钗,兼喻其冷高士,文雅 有涵养的人,指宝钗作者以“山中高士”比宝钗,表明了宝 钗品性的高洁4) “世外”句:,泄外仙姝”,指林黛玉本为绛珠仙子,这里暗寓其已死,亦即所谓“已登仙籍”姝,美女林,指 亠 4 -I-(5) “叹人间”句:这是宝玉对自己与宝钗和黛玉之间 两段情缘发出的感叹:直到今天,才终于相信人间之事始终 都是美中不足的6) 齐眉举案:《后汉书•梁鸿传》中记载,梁鸿家贫, 但妻子孟光对他十分恭顺,每次送饭给他时都把食盘举得同 眉毛一样高后因以“举案齐眉”为封建妇道的楷模这里指 宝玉与宝钗维持着夫妻相敬如宾的表面虚礼虽然宝钗对宝玉很好,但宝玉却始终放不下黛玉,所以说“到底意难平” 案,有足的小食盘赏析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结合,便 都成了早已注定了的命运这一方面固然有作者悲观的宿命 论思想的流露,另一方面也曲折地反映了这样的事实:在封 建宗法社会中,要违背封建秩序、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的利 益,去寻求一种建立在共同理想、志趣基础上的自由爱情, 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眼泪还债的悲剧也像金玉相配的“喜事” 那样有它的必然性然而,封建压迫可以强制人处于他本来不愿意处的地 位,可以使软弱的抗争归于失败,但不可能消除已经觉悟到 现实环境不合理的人的更加强烈的反叛没有爱情的“金玉良 姻”,无法消除贾宝玉心灵上的巨大创痛、使他忘却精神上的 真正伴侣,也无法调和他与薛宝钗之间两种思想性格的本质 冲突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结果终至于贾宝玉 万念俱灰,弃家为僧;薛宝钗空闺独守,抱恨终身所谓“金玉良姻”,实际是“金玉成空”!作品中表现了曹雪芹的思想倾 向和他对封建传统观念大胆的、深刻的批判精神这首曲唱的是宝玉、宝钗、黛玉三个人J22本来曲牌名都是固定的,女口《山坡羊》、《寄生草》之类,按其格式往里填词《红楼梦曲》的这些曲名全是作者临时撰杜的,既像曲牌,又是对内容的概括或提示像这首 《终身误》的曲牌名,就是对宝、黛爱情悲剧的感慨,可作 标题看曲中的“俺”,当然是宝玉薛家到了荣国府后,就有 一种舆论说,宝钗带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 可结为婚姻”宝钗具备封建阶级女性的一切“美德”,她比黛 玉更符合荣府少奶奶的标准,不管她自己是否有意去争取, 她都是胜利者。
志向然而宝玉一心只在从小一起长大的林妹妹身上第三 十六回,宝玉睡中觉时连喊带骂地说出这样的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 ”宝、 一致,趣味相投,在大观园长期生活中建立起死生不渝的爱 情有情的不能成为眷属,无情的反倒硬被拉在一起,这是封建时代常见的婚姻悲剧,贵族社会也不例外黛玉在那 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淌着眼泪度过了短暂的一生 死了宝玉同冷美人宝姐姐结了婚没有爱情的婚姻能有什 么幸福他对黛玉刻骨铭心的爱情一刻不停地折磨着他,加上 家业破败,他亲爱的姐妹们或死或散,全部被抛入黑暗的深 渊他对这个世界彻底幻灭了,最后毅然“悬崖撒手”,当 了和尚,一定了之宝钗要孤独凄凉地去熬未来的岁月,其实也是个失败者宝、钗、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实质是社会 悲剧整部《红楼梦》像一个巨大的生活长流,各种矛盾自 然地交织在一起,自然地演进,自然地激化,自然地结束 作者很少安排巧合的情节高鹑的续书把黛死钗嫁扭在一 起,“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一边极喜,一边极悲,很富戏剧色彩,但这未必符合曹雪芹原意曹雪芹究竟怎样安排、处理宝、钗、三者结局的具体情节,不易推知了曹雪芹把《终身误》放在十二首曲子的第一位,表明 了宝玉对宝钗和黛玉两人截然不同的感情和心意,抒发了宝 玉对误他终身的“金玉良缘”的惯恨。
曲子以宝玉的口吻写就, 说明宝玉婚后尽管终日面对的是宝钗,心中仍然念念不忘死 去的黛玉同时又表达了对薛宝钗在得到了婚姻的同时,也 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和终身幸福的深深同情晶莹雪”看似形 容宝钗的高洁,实际上是说宝钗内心的冰冷无情在没有心 灵共鸣的情况下,纵然宝钗恪守封建妇德,和宝玉相敬如宾, 也抚不平宝玉内心深处的伤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