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人教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汇总(背诵)-推荐文档.doc
5页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汇总(背诵版)-推荐文档专题一 基因工程1. 基因工程的场所(生物体外)2. 基因工程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3. 基因工程利用的技术(基因重组和转基因技术)4. 基因工程的原理(基因重组)5. 基因工程的别名(DNA重组技术)6. 基因工程的目的(获得人类需要的基因产物)7. 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工具酶(限制酶,DNA连接酶)8. 限制酶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原核生物中)9. 限制酶的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10. 限制酶的特异性(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双链DNA序列,并在特定的切割位点切割)11. 限制酶的专一性(不同的限制酶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12. 限制酶作用的结果是?(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13. DNA连接酶的种类(2类来自大肠杆菌的连接酶(只能催化连接黏性末端),来自T4噬菌体的T4DNA连接酶(既能催化连接黏性末端也能连接平末端))14. DNA连接酶的作用位点(磷酸二酯键)15. 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区别(DNA连接酶催化连接DNA片段,不需要模板,DNA聚合酶催化连接单个脱氧核苷酸,需要模板)16. 载体的种类(质粒(最常用),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17. 作为载体必备的条件(能够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自我复制,对受体细胞无害,有一个或多个酶切位点,具有标记基因)18. 质粒(独立于拟核以外的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19. 标记基因的作用常用的有(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四环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20. 基因工程中使用的质粒是否是天然质粒(不是,使用的是人工改造过的天然质粒)21.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步骤(4个,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22. 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化学方法人工合成)23. 基因文库的分类(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24.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原理(DNA复制)25. PCR技术操作环境(生物体外,在PCR扩增仪中)26. PCR与DNA复制不同之处(前者不需要解旋酶,高温解旋,后者要用解旋酶解旋;前者的DNA聚合酶要求热稳定性高,后者环境温和不需要热稳定性高的DNA聚合酶)(PCR技术中需要一种特殊的酶:Taq酶,又叫热稳定性DNA聚合酶)27. 若基因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则可以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28. 基因表达载体(不同生物构建的表达载体有差别,但都需具备四部分: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复制原点)29. 启动子和起始密码子,终止子和终止密码子?(启动子和终止子是DNA,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是RNA。
启动子和终止子是转录的起点和终点,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是翻译的起点和终点)(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30. 转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在其内稳定维持和表达的过程)31.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农杆菌转化法(最常用),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法)32. 农杆菌的特点(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到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33. 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常用的受体细胞是为什么(显微注射技术)(受精卵)(受精卵全能性高)34. 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方法(Ca2+处理法,用Ca2+处理细胞获得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细胞)35. 目的基因的检测(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转基因生物的DNA,其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相应的mRNA,这两个采用分子杂交技术,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36. 目的基因的鉴定(个体水平的鉴定,如进行抗虫(抗病)接种实验鉴定转基因抗虫(抗病)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抗病)性状)37. 基因工程操作的四个步骤中没有用到碱基互补配对的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38. 膀胱生物反应器与乳腺生物反应器(乳房生物反应器)的比较(目的基因表达的细胞不同,膀胱生物反应器的外源基因在膀胱上皮细胞中表达。
其优势体现在转基因动物既可以为雌性,也可以为雄性,且各个年龄段都能获取目的产物)39. 蛋白质工程利用的手段(基因修饰和基因合成)40. 蛋白质工程的目的(获得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蛋白质)41.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区别(蛋白质工程可以获得新的蛋白质,基因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42. 蛋白质工程流程图(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合成DNA→表达出蛋白质)专题二 细胞工程1. 细胞工程的操作水平(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2. 植物细胞工程有哪些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3.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在无菌和人工控制下,将离体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植株)4.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理论基础)(细胞的全能性)(细胞最终获得个体才能体现全能性)5. 全能性的概念大小比较(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或全套遗传物质的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受精卵>生殖细胞>干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6. 细胞未均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7.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脱分化) 愈伤组织(再分化) 胚状体或根、芽 植物体)8. 脱分化概念脱分化的结果(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化为未分化细胞的过程。
结果是形成愈伤组织)9. 什么是愈伤组织再分化?(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组织)(愈伤组织再分化出幼根和芽等)10. 脱分化,再分化过程的比较(都需要添加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但二者含量比例不同另脱分化要严格避光,再分化过程需要光照)11.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制造人工种子、单倍体育种、细胞产物(培养到愈伤组织)的工厂化生产1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意义?①:去壁酶解法)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②:原生质体的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两两融合可形成3种细胞,要进行筛选诱导融合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激等化学法常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③: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标志着杂种细胞的形成④: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⑤:再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出幼根和芽等,进一步发育成杂种植株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13. 动物细胞工程包含哪些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基础),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14. 动物细胞培养原理(细胞增殖)15.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分裂能力强)→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去掉组织间蛋白,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原代培养(特点: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
16. 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17. 细胞株细胞系(细胞株遗传物质没发生改变)(细胞系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18. 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培养液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②营养:合成培养基成分: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成分③温度:适宜温度:哺乳动物多是℃℃;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19.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20. 动物核移植技术(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比较容易)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难))(核移植获得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无性生殖))21. 体细胞核移植过程(如下图)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比较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含能促进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孕激素核移植 促性腺激素 幼体与供体基本相同原因: 冲出胚胎胚胎移植 ①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于受体卵(母)细胞 ②生物的性状受环境的影响22.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 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存在的问题(克隆动物存在着健康问题、表现出遗传和生理缺陷等23. 动物细胞融合概念(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具备双亲的遗传性状))24. 动物细胞融合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25. 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生物法:灭活的病毒)26. 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的重要手段27.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比较项目细胞融合的原理细胞融合的方法诱导手段意义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振动,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获得杂种植株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除应用植物细胞杂交手段外,再加灭活的病毒诱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28.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抗体: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4)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 作为诊断试剂:准确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 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癌症治疗,可制成“生物导弹”,也有少量用于治疗其它疾病5)制备过程:抗原注入小鼠体内 培养骨髓瘤细胞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 融合多种细胞(可能有5种,两两融合的有3种)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选择性培养基 第1次筛选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第2次筛选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