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规则.docx
5页科技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规则一、 项目分类科技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分为 科教制作类和科教 方案类科教制作类项目是由科技员本人设计或改进的为科技教育 教学服务的教具、仪器、或设备等其中,科教制作类按学科分为物 理教学类、化学教学类、生物教学类、数学教学类和其他科教方案类项目是由科技员本人设计撰写的科技教育活动 或教学的预设方案二、 申报(一)申报者和申报项目1. 申报者为中小学校科学教师、科技员,各级教育研究机 构、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和活动场所的科技教育工作者2. 每个申报项目只能有一名申报者,不接受集体项目申报3. 每名申报者在一届大赛上只能申报一项参赛项目4. 申报者所申报的科技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项目必须是从 当年7月1日往前推不超过两年时间内完成科教方案类项目须是已 经开始实施或实施完成5. 连续多年的研究项目,如果曾经参加过以往的创新大赛,再 次以同一选题申报参赛时,必须反映最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6. 不接受申报的项目(1)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项目2) 涉及食品技术、药品类的项目3) 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二)申报材料申报者需提交以下申报材料:1. 申报书:完整填写大赛组委会当年发布的申报书。
2. 项目报告:必须是单独于申报书之外的书面报告 科教制作 类的项目报告 须包含以下内容的文字介绍,并附实物照片或设计图等:(1) 项目的科学原理2) 项目的教学用途与用法3) 在现有教具基础上的改进点和创新点4) 项目的其他介绍科教方案类的项目报告 须包含以下内容的文字介绍:(1) 方案的背景(需求分析)与目标2) 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3) 方案的主体部分:a. 活动内容、过程和步骤b. 难点、重点、创新点c. 利用的各类科技教育资源(场所、资料、器材等)d.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e. 预期效果与呈现方式、效果评价标准与方式(4) 活动已开始实施或实施完成的证明材料三、评审(一)评审原则1. 科教制作类项目评审原则(1) 白己选题:制作选题必须为本人提出、选择或发现的2) 白己设计:实质性的改进部分应由本人设计3) 白己制作:本人应参与力所能及的全部制作4) 科学性:该项制作克服了现有成品的某些缺陷或不足,比 现有成品更趋合理5) 先进性:该项制作与现有成品相比,在材料、工艺、手段 等方面,有显著的进步6) 实用性:该项制作与现有成品相比,在制造、成本、使用 效果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改进,在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方面,有显 著进步。
2. 科教方案类项目评审原则(1) 科学性:方案所述概念和原理具有可靠性,即不违背白然 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技术和工程学等所涵盖的基本规 律2) 教育性:符合科技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青少年有 较大的动脑思考、动手实践的空间,能启迪青少年主动学习,能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有利于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有利于青少 年对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思考,有利于青少年 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方法、创新能力的养成3) 创新性:内容、过程或方法的设计有创意;整个教学或活 动的构思新颖、巧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4) 可行性:符合方案设计对象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具 备方案实施的必备条件;不会超越当地科技、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 水平,便于在科技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不增加青少年的负担5) 示范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着重解决青少年所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便于推广普及6) 完整性:活动过程完整;实施步骤阶段清晰、具体,过程 连续且有始有终二)评审程序和办法1. 资格审查:大赛组委会根据规则对所有申报项目材料进行资 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将获得参加初评的资格。
2. 初评:通过资格审查的项目申报材料按项目分类进行网络评审,参评一、二、三等奖3. 终评:项目评审采取项目问辩的形式,按项目分类分组进行 问辩和考察获奖等级和名次根据项目总成绩确定 如发现参赛项目 存在抄袭、作弊,将取消作者参赛资格参赛科技员在终评期间应严格遵守大赛组委会的各项组织 纪律和赛程安排如出现违纪行为,经大赛监督委员会和评审评委会 研究,视具体情况核减项目得分入围终评的项目作者因故未参加终评活动, 视为白动放弃参赛资 格,由此产生的名额空缺不予递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