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7].docx
3页《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泗洪县明德学校 周保锋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掌握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2.学生经历图形运动方式整理和操作实践等活动,提高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学生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运动变化的好奇和兴趣,体验画图、设计,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性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相关的知识,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但是由于学习的时间长,复习少,,孩子本节的知识体系已经散乱,必须按序复习,帮助他们重新建立知识体系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理解和掌握图形不同运动方式的相应特点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把图形旋转、放大、缩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导入】谈话引入,让学生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的方法?变化图形的位置的方法有哪些?预设答案: 变换图形位置可以把图形平移或旋转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它的大小? 预设答案: 改变图形大小可以把图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讲授】课堂讲授(一)设疑激发已有知识经验提问: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 在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3、 怎样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看作是平移现象;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时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作是旋转现象4、物体变换的方法除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还有哪些?物体按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5、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平移:向上下平移、向左右平移旋转:顺时针方向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轴对称和放大与缩小(二)应用巩固知识1、判断基本图形是否轴对称图形?都有几条对称轴?口答并说明自己的想法2、 判断特殊图形和组合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并在作业纸上画出对称轴?学生扮演,并说明理由2.(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向右平移5格,在向上平移3格 (3)把图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 (4)把图D按3:1的比放大孩子在作业纸上自主完成,并到黑板前现场说明理由三)【活动】深化练习,内化知识1、课本第98页第三题,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并仔细观察图形的特点。
问题引导思考:(1)圆应该向什么方向平移?(2)你能画出平移后的组成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3)对称轴通过圆心吗?与已知线段是什么关系?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解决问题!2、课本第98页第四题,理解题意,按1:2缩小三角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面积比是几比几? 组织学生尝试算一算,议一议,互相交流,有什么发现 拓展提升3、 教材第98页第5题 (1) 组织学生读懂题意 (2) 组织学生说一说,互相交流 (3)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4) 教师:除了教材上拼的两幅图以外,你还能拼出什么图案来 组织学生尝试拼图,议一议,互相交流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并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花时间多做练习,提高图形分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