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14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ppt
31页学案学案14 1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1.减数分裂的适用范围:减数分裂的适用范围: 2.2.减数分裂的特点:减数分裂的特点: 3.3.减数分裂的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数分裂的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 4.4.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1 1)图像)图像 时期:时期: 判断理由:判断理由:((2 2)图像)图像 时期:时期: 判断理由:判断理由: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央的赤道板两侧有性生殖的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数目减半数目减半前期(四分体时期)前期(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形成四分体中期中期((3 3)图像)图像 时期:时期: 判断理由:判断理由:5.5.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1 1)画出中期和后期细胞分裂图像)画出中期和后期细胞分裂图像((2 2)写出上述两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写出上述两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①①中期:染色体排列在中期:染色体排列在 上;上;②②后期:后期: ,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数目加倍后期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赤道板赤道板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6.6.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精(卵)母细胞精(卵)母细胞 A B CA B C((1 1)写出下列细胞的可能名称:)写出下列细胞的可能名称:A A ;;B B ;;C C 2 2)写出)写出①①、、②②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①① 、、 交叉互换、交叉互换、 分离②② 分裂、分裂、 分开。
分开①①②② 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初级精(卵)母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联会联会四分体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着丝点着丝点7.7.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1 1)细胞质分裂方式)细胞质分裂方式①①精子形成过程:两次细胞质都是精子形成过程:两次细胞质都是 ②②卵细胞形成过程: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卵细胞形成过程: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 ,极体分裂时,极体分裂时 2 2)生殖细胞数目)生殖细胞数目①①精细胞:精细胞: ;;②②卵细胞:卵细胞: 3 3)是否变形(横线上填)是否变形(横线上填““经过经过””或或““不经过不经过””))①①精子的形成精子的形成 变形;变形;②②卵细胞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变形。
变形均等分裂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均等分裂均等分裂4 4个个1 1个个经过经过不经过不经过8.8.受精作用的概念:受精作用的概念: 相互识别、融合相互识别、融合为为 的过程9.9.受精作用的实质:精子的受精作用的实质:精子的 与卵细胞的与卵细胞的 融融合10.10.受精作用的结果:受精卵中受精作用的结果:受精卵中 与体细胞相同,与体细胞相同,其中一半来自其中一半来自 ,另一半来自,另一半来自 卵细胞和精子卵细胞和精子受精卵受精卵细胞核细胞核细胞核细胞核染色体染色体父方父方母方母方考点考点1 1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考点精讲**考点精讲*1.1.二倍体生物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二倍体生物的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项目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间期DNA是否复制是否复制复制复制不复制不复制分裂前后分裂前后细胞名称细胞名称性原细胞性原细胞 初级性初级性母细胞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或第一极体)次级性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次级性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精细胞或卵细胞与第二极体精细胞或卵细胞与第二极体着丝点变化着丝点变化不分裂不分裂分裂分裂复制复制项目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目染色体数目2N2N→→N(减半)N(减半)NN→ → 2N2N→→NNDNA分子DNA分子数目数目2N2N→ → 4N4N→ → 2N2N2N2N→→N(减半)N(减半)染色体主染色体主要行为要行为有联会现象,四分体中的非有联会现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体分开染色单体染色单体无(0)无(0) →→有(4N)有(4N) →→有(2N)有(2N)有(2N)有(2N) →→无(0)无(0)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N对)有(N对)无无2.DNA2.DNA、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种类与数目的计算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种类与数目的计算((1 1))1 1个含个含n n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能形成4 4个精子,个精子,2 2种类型。
种类型2 2))1 1个含个含n n对等位基因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对等位基因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能形成能形成1 1个卵细胞,个卵细胞,1 1种类型3 3))1 1个含个含n 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经过减数分裂能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体,经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形成2 2n n种精子或卵细胞种精子或卵细胞*典例剖析**典例剖析*【例【例1 1】】观察到的某生物观察到的某生物(2n=6)(2n=6)减数第二次分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 是是 (( )) A.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 B.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 C.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D.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解析: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解析: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6 6,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减少一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染色体数减少一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应为裂,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应为6 6条,而实际条,而实际为为8 8条,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比实际多了一条,只条,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比实际多了一条,只能说明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以能说明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以A A正确。
正确A A【技巧点拨】细胞分裂过程形成异常细胞的原因分析【技巧点拨】细胞分裂过程形成异常细胞的原因分析((1 1)体细胞是)体细胞是AABBAABB纯合类型纯合类型①①若形成的子细胞是若形成的子细胞是AAAABBAAAABB,则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过程,则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②②若形成的子细胞是若形成的子细胞是AABAAB,则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则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2 2)体细胞是)体细胞是AaBbAaBb杂合类型杂合类型①①若形成的子细胞是若形成的子细胞是AAaaBbAAaaBb,则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过程,则形成的原因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②②若形成的子细胞是若形成的子细胞是AaBAaB或或AabAab或或ABbABb或或aBbaBb, , 则形成的原因是则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分离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分离; ;③③若形成的子细胞是若形成的子细胞是AABAAB或或 AAbAAb或或ABBABB或或aBBaBB或或aaBaaB或或abbabb或或AbbAbb类型,则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类型,则形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对应训练**对应训练*1.1.如图是一哺乳动物某种分裂过程简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如图是一哺乳动物某种分裂过程简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细胞细胞②②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已经加倍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已经加倍B.B.细胞细胞⑤⑤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后不一定能表现出来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后不一定能表现出来C.C.细胞细胞③③与与④④在基因组成上的差异不只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在基因组成上的差异不只是基因重组导致的D.D.一个基因型为一个基因型为AaBbAaBb的细胞的细胞①①分裂产生的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⑤⑤基因型只有基因型只有 1 1种种解析:图示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解析:图示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会加倍,故程中染色体不会加倍,故A A错误;细胞错误;细胞⑤⑤中的遗传信息传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后,由于显隐性关系,遗传信息不一定能表现出递到子代后,由于显隐性关系,遗传信息不一定能表现出来,故来,故B B正确;细胞正确;细胞③③与与④④在基因组成上的差异与基因突在基因组成上的差异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有关,故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有关,故C C正确;图示卵细胞正确;图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因此,一个基因型为的形成过程,因此,一个基因型为AaBbAaBb的卵原细胞分裂产的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生的细胞⑤⑤基因型只有基因型只有1 1种,故种,故D D正确。
正确答案:答案:A A考点考点2 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考点精讲**考点精讲*1.1.分裂过程的比较分裂过程的比较比较项目比较项目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发生部位发生部位卵巢、睾丸(精巢)卵巢、睾丸(精巢)各组织器官各组织器官分裂次数分裂次数连续分裂两次连续分裂两次一次一次子细胞名称子细胞名称性细胞性细胞体细胞体细胞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次数和时期次数和时期1次;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次;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1次;间期次;间期子细胞染色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体数目变化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成时不变不变比较项目比较项目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联会、四分体联会、四分体出现出现不出现不出现非姐妹染色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单体互换有有无无同源染色体分同源染色体分离离有;发生在减数第有;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次分裂后期无无着丝点分裂着丝点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后期后期子细胞间的子细胞间的遗传组成遗传组成不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相同相同奇数奇数→减减ⅡⅡ(且无同源染色体存在)(且无同源染色体存在) 偶数偶数→一一看看染染色色体体数数二二看看有有无无同同源源染染色色体体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减减ⅡⅡ有有同同源源染染色色体体三三看看同同源源染染色色体体行行为为减减ⅠⅠ①①出现联会、四分体出现联会、四分体②②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③③同源染色体的着丝同源染色体的着丝 点位于赤道板两侧点位于赤道板两侧无上述同源染色无上述同源染色 体的特殊行为体的特殊行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2.2.分裂图像的比较分裂图像的比较((1 1)判断方法)判断方法((2 2)示例)示例①①三个前期图像的判断(如图)三个前期图像的判断(如图)判断步骤:判断步骤:结果:结果:A A为有丝分裂前期,为有丝分裂前期,B 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 C为减数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第二次分裂前期有有→→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前期无无→→减数第二次减数第二次 分裂前期分裂前期是否出现是否出现四分体四分体有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无无→→细胞中是否具细胞中是否具 有同源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②②三个中期图像的判断(如图)三个中期图像的判断(如图)判断步骤:判断步骤:结果:结果:A A为有丝分裂中期,为有丝分裂中期,B 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 C为减数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第一次分裂中期有有→→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无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点是着丝点是否排列在否排列在赤道板上赤道板上否否→→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是是→→细胞中是否具细胞中是否具 有同源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③③三个后期图像的判断(如图)三个后期图像的判断(如图)判断步骤:判断步骤:结果:结果:A A为有丝分裂后期,为有丝分裂后期,B 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 C为减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有→→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无无→→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后期染色体是染色体是否含有染否含有染色单体色单体有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无无→→细胞中是否具有同源细胞中是否具有同源 染色体染色体*典例剖析**典例剖析*【例【例2 2】】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DNA变化相对值变化相对值 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虚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虚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的相对值变化体的相对值变化 B.B.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DNA 的相对值变化的相对值变化 C.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bcbc段段 D.cD.c点表示受精作用点表示受精作用解析:图中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解析:图中虚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DNA的相对值变化,的相对值变化,实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相对值变化,故实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相对值变化,故A A错误,错误,B B正确;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正确;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abab段,故段,故C C错误;错误;c c点表示着点表示着丝点分离,故丝点分离,故D D错误B B【技巧点拨】根据图像判断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技巧(如【技巧点拨】根据图像判断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技巧(如图)图)((1 1)看)看““染色体峰值染色体峰值””染色体数目最大为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4N的是有丝分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2N的是减数分裂。
的是减数分裂2 2)看)看““DNADNA复制和分裂次数复制和分裂次数””斜线代表斜线代表DNADNA复制,竖线复制,竖线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 1次,而竖直下降次,而竖直下降2 2次的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1 1次,而竖直下降次,而竖直下降1 1次的为有丝分裂次的为有丝分裂3 3)看)看““结果结果””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DNA的数量与分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对应训练**对应训练*2.2.如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如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是 (( )) A.A.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乙、丙、丁 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乙、丙、丁 B.B.正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乙、丙、丁正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乙、丙、丁 C.C.具有丁细胞的个体是雌性具有丁细胞的个体是雌性 D.D.甲分裂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甲分裂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解析:本题是减数分裂图像辨析的题目,是部分学生学习解析:本题是减数分裂图像辨析的题目,是部分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希望通过本题能够引导学生对细胞分裂的相关知的一个难点希望通过本题能够引导学生对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查漏补缺细胞分裂的内容是掌握遗传规律、变识进行系统的查漏补缺细胞分裂的内容是掌握遗传规律、变异等内容的基础,一定要强化题干中是异等内容的基础,一定要强化题干中是““某种某种””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所以不同个体可能出现丙(雄)、丁(雌)若题目的题干中所以不同个体可能出现丙(雄)、丁(雌)若题目的题干中是是““某个某个””动物,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动物,那情况就不一样了答案:答案:B B考点考点3 3 受精作用受精作用*考点精讲**考点精讲*1.1.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实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的过程2.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1 1)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2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大提高了生物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典例剖析**典例剖析*【例【例3 3】】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过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受精卵的过 程程 B.B.受精作用对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受精作用对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十分重要十分重要 C.C.受精卵的全部遗传物质中一半来自精子受精卵的全部遗传物质中一半来自精子 D.D.正常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正常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相等相等解析:受精卵的全部遗传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解析:受精卵的全部遗传物质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有一半来自精子,细胞质遗传物质,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有一半来自精子,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C C*对应训练**对应训练*3.3.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 的描述,正确的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1/4的细胞质的细胞质 B.B.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因此等位基因进入卵细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因此等位基因进入卵细 胞的机会并不相等胞的机会并不相等 C.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D.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解析:本题考查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
在卵解析:本题考查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了不均等分裂,所以它继承的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了不均等分裂,所以它继承的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多于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多于1/41/4;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但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是均等的;雌、雄配子细胞,但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是均等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但它们的数量相差很大;在受精时,精子结合的机会均等,但它们的数量相差很大;在受精时,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 C1.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率增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率增加 B.B.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DNADNA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的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的 相同相同 C.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都为2323 个个 D.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 个染色体组个染色体组解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基因突变概率相同,基因解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基因突变概率相同,基因重组的概率较小,故重组的概率较小,故A A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DNADNA数目是有丝分裂中期的一半,故数目是有丝分裂中期的一半,故B B错误;减数第二次分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323或或4646个,故个,故C C错误;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细胞也有两个染期由于着丝点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细胞也有两个染色体组,故色体组,故D D正确。
正确D D2.20122.2012年年1 1月月6 6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干细胞研究所工作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干细胞研究所工作 的的Sally TempleSally Temple等研究人员发现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 存在神经干细胞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将该成果发表在,并将该成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细胞干细胞》》(Cell (Cell Stem Cell) Stem Cell)期刊上下图中甲表示某人(基因型为期刊上下图中甲表示某人(基因型为AaBbAaBb,两,两 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视网膜色素上皮组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视网膜色素上皮组 织的神经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图乙是从该人体内某处获得织的神经干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图乙是从该人体内某处获得 的一个细胞,分析了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情况示意图,的一个细胞,分析了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情况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 1)图甲中)图甲中b b过程的实质是过程的实质是 。
2 2)图甲中富含脂肪的细胞被苏丹)图甲中富含脂肪的细胞被苏丹Ⅲ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 察到察到 颗粒物质颗粒物质3 3)图甲中)图甲中b b过程形成的细胞与神经干细胞比较,其全能性过程形成的细胞与神经干细胞比较,其全能性 (填(填““高高””或或““低低””)4 4)要确定图乙中染色体上)要确定图乙中染色体上A A和和a a基因形成的原因,可以通过基因形成的原因,可以通过 分析该细胞分析该细胞 予以确定:予以确定: ①①如果该细胞完成分裂,最终形成如果该细胞完成分裂,最终形成 种基因型的子细种基因型的子细 胞,那么确定胞,那么确定A A和和a a基因形成的原因是基因形成的原因是 ;; ②②如果该细胞完成分裂,最终形成如果该细胞完成分裂,最终形成 种基因型的子细种基因型的子细 胞,那么确定胞,那么确定A A和和a a基因形成的原因是基因形成的原因是 。
答案;(答案;(1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2)橘黄色)橘黄色 ((3 3)低)低((4 4)完成分裂后最终形成的子细胞种类)完成分裂后最终形成的子细胞种类 ①3 ①3 在减数第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次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②4 ②4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基因重组)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基因重组)解析:(解析:(1 1)图甲中)图甲中b b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 2)图甲中富含脂肪的细胞被苏丹)图甲中富含脂肪的细胞被苏丹ⅢⅢ染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物质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物质3 3)细胞分化后形成)细胞分化后形成的体细胞其全能性降低的体细胞其全能性降低4 4)如果该细胞完成分裂,最终形成)如果该细胞完成分裂,最终形成3 3种基因型的子细胞,那么种基因型的子细胞,那么A A和和a a基因形成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基因形成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该细胞完成分裂,最终形成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该细胞完成分裂,最终形成4 4种基因型的子细胞,那么种基因型的子细胞,那么A A和和a a基因形成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基因形成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