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市水利分片介绍.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7666231
  • 上传时间:2017-09-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节 青松大控制片青松大控制片包括吴淞江以南、黄浦江以北、淀山湖-拦路港-斜塘以东、东向阳河-茜浦泾-女儿河以西的大片低洼腹地,控制圈周长 163 公里,控制区总面积 758.23 平方公里,其中可调蓄水面积占 9.25%,耕地面积 73.05 万亩行政区域涉及青浦县的城厢镇、徐泾、赵巷、华新、凤溪、重固、白鹤、赵屯、大盈、香花桥、环城、盈中、朱家角、沈巷以及松江县的松江镇、泗泾、洞泾、仓桥、五里塘、华阳桥、车墩、泗联、佘山、天马、昆冈、大港、塔汇、新桥、九亭等 28 个乡镇这一地区处于太湖流域下游碟形洼地的东缘,地面高程大多在 3.5 米以下,其中 3.2米以下的低田有 52.5 万余亩,2.5~2.8 米占全境面积一半以上境内河网密布,进行圩区建设以前,洪涝、渍害严重,大部分低洼田常年产量远低于高田50 年代后期,开始实施联圩、并圩,加固圩堤以及建闸置泵等小包围圩区建设,至 70 年代中期,该地区内已建设大小圩区 133 个,明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然而由于新联并的圩区规模仍然较小,地下水位和内河水位都较难控制,农业生产的发展继续受到制约为此,市革委会郊区组太湖流域规划调查组于 1972 年会同青浦、松江两县水利部门,进行了普查和论证,提出了青松大控制工程的初步方案。

      1977 年 6 月,市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组建议加快青松黄浦江以北地区的大控制工程建设,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又研究了“洪涝分治、高低(田)分开”的治理措施1978 年提出《青松大控制包围工程计划任务书》,明确提出主要的工程措施是沿控制区周边修筑起统一标准的防洪大堤当时依据 1954 年型洪水水位(米市渡水文站测得最高水位为 3.8 米)确定堤顶标高近期达到 4.5 米、远期达到 5.0 米,顶宽 2.0 米,内外坡比为 1∶2与此同时,在控制区沿线骨干河道建闸控制圩堤建成总长度为 163 公里,而原有小包围圩区堤线长约 1060 公里,大大缩短了防洪战线自 70 年代以来,先后建造了淀浦河西闸和东闸、朱泖河、西大盈、小莲湖、华漕浦、东大盈、西洋淀、盐仓浦、洞泾、俞塘、通波塘、泖泾、得胜港、古浦塘(西泵闸)、小斜塘、六磊塘、华田泾、油墩港、大涨泾等节制闸、套闸和水利枢纽工程;此外,在沿控制线一些支河河口也都建造了配套小型水闸或筑坝封堵至 1992 年底,除松江县毛竹港河口有待建闸控制外,整个青松大控制片基建骨干控制工程已完成按照总体规划,青松大控制片内原有水系河网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治除 1977 年新开挖贯通了淀浦河外,又先后陆续开挖、贯通或拓浚延伸了油墩港、西大盈、新通波塘、朱泖河、洞泾等一批骨干河道,使全片引排能力大为提高,同时也为江、浙、沪水上交通增辟了新的航道。

      青松大控制片圈内已建有小包围圩区 207 个,配套圩区水闸 601 座,排灌泵站 1417 座(内纯排涝泵站 479 座),圩区岸堤一般均达到标高 3.8~4.2 米标准,基本实现二级控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青松大控制片存在的主要问题:外围江泖堤防在上游工情、水情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尚有相当部分未能达到应有标准;早期修建的圩区排灌泵站由于灌区变动以及设备老化等情况亟待进行合理布局和更新机泵设施;排涝标准偏低,规划中的大中型排涝泵站要加快实施;低洼圩区治渍工程有待加快步伐第二节 太北片与太南片一、太北片太北片位于太浦河以北,淀山湖以南,元荡、雪落漾以东,拦路港以西,总面积85.05 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大于 10%,耕地面积 6.39 万亩行政区域包括青浦县的金泽、西岑、莲盛 3 个乡和练塘乡的北部这一地区的地理条件比较特殊,境内湖泊较多,地势高低差比较明显,西部大部分为高田,地面高程在 3.5~4.2 米之间,个别地块可达 4.5 米;而东部低荡田都在 2.2~2.8 米之间金泽、西岑的低荡田大多傍湖(河)分布,小片分散,极易洪涝成灾根据二级控制线的规划,必须建立的控制线总周长约 48.5 公里。

      境内已建圩区 14 个,圩区配套水闸 26 座,排灌泵站 81 座(内纯排涝泵站 21 座),小包围工程基本建成太北片大控制工程亦于 1979、1980 年分别修建了尤浜节制闸和大莲湖套闸,太浦河沿岸堤防及控制水闸已结合太浦河工程实施其他配套工程有待拦路港扩大工程同步实施二、太南片太南片位于太浦河以南,红旗塘(大蒸塘)以北,东沿泖河、斜塘,西与浙江省交界,总面积 99.96 平方公里,片内水面积占 9%,耕地面积 6.4 万亩行政区域包括青浦县的小蒸、蒸淀、练塘乡的大部和莲盛、沈巷 2 乡的少部分地块;松江县古松乡的部分地区亦在此控制片内该片是淀泖地区低荡地较集中之地,低洼地面积占 50%以上,地面高程多在 3.5米以下,最低处不足 2 米,而且地处太浦河、红旗塘两路客水夹攻之中,洪、潮、涝、渍危害均较严重规划在原有圩区小包围工程的基础上建立控制线,实行二级控制控制线周长 47 公里太浦河沿岸堤防及控制水闸已基本建成,其他与红旗塘浚拓工程相配套的围控工程,有待根据工程总体规划设计同步进行片内已建有小包围圩区 22 个,配套圩区水闸 58 座,设置排灌泵站 87 座(内纯排涝泵站 38 座)。

      第三节 浦南东片浦南东片地处黄浦江以南、杭州湾以北,西以大泖港、掘石港、惠高泾为界,东与奉贤县接邻行政区域涉及金山县的漕泾、山阳、金卫、张堰、朱行、亭林、钱圩、廊下、干巷、新农、松隐,松江县的叶榭、张泽、泖港等乡镇以及石化总厂厂区总面积为 479平方公里,片内水面积约占 6.53%共有耕地 47.66 万亩,其中低洼地 10 万余亩该片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多在 3.5~4.5 米之间,高亢地约有 1.4 万亩,北部低地一般在 3.2 米以下,南北高差达 1.5 米左右水系紊乱,历史上由于筑堤封堵几无向杭州湾排水的口门,排水不畅,南水均排入黄浦江1963 年 9 月间 12 号台风及暴雨侵袭期间,南部随塘河水位高达 4.28 米,比黄浦江米市渡水位高出 73 厘米,因之可利用杭州湾潮差大、低潮位低的特点,建造漕泾出海闸,实行高水高排、就近排水为主,辅以沿黄浦江叶榭塘、紫石泾(张泽塘)等干河河口建闸控制的措施已逐步加固沿江堤防,在低洼地区完善小包围控制工程建国以来,已整治疏浚和新开了原张泽塘—紫石泾、新张泾、中运河、龙泉港等骨干河道,西线池泾套闸已经兴建全片已建成了小包围圩区 15 个,配套圩区水闸 105 座,排灌泵站 207 座(内纯排涝泵站 63 座),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引排调蓄能力较强。

      但周边控制性工程,即沿黄浦江大控制枢纽工程尚未兴建第四节 浦南西片与商榻片据太湖流域治理规划的要求,上海地区在制订全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规划时,本着团结治水、上下游兼顾的原则,既要考虑为江苏、浙江两省客水下泄留出必要的通道,又要妥善解决上海地区的防洪除涝问题所以在某些相邻地区通道型干河上不宜建闸控制,而以实施小包围圩区一级控制抗御洪潮灾害为宜但其干流防洪标准,必须达到“五十年一遇”的标准浦南西片和商榻片即属于此类型地区一、浦南西片浦南西片西部、南部均与浙江省交界,北部为红旗塘,东以大泖港、掘石港、惠高泾为界,总面积为 293.06 平方公里,境内水面积比重较大行政区域包括金山县的枫泾、兴塔、朱泾、吕巷、廊下和松江县的新浜、新五、泖港、古松等乡(镇)以及青浦县的小蒸、蒸淀等乡的部分该片的特点是大河甚多,流经境内的有范塘、新泾港、北石港、茹塘、步石塘、黄良富港、三秀塘、秀州塘、面杖港、胥浦塘、六里塘,大泖港、掘石港、惠高泾等多条干河贯穿其间,骨干河道平均每平方公里内有 5 公里之长其上游的大蒸塘、红旗塘、平湖塘等大河构成浙江杭嘉湖地区向下游排水的主要通道,惠高泾为最后截流河道,汇合上游来水排入黄浦江。

      金山县西北境的枫泾、松江县南境的新五、新浜等乡又多为低洼地带(新五乡地面高程 2.8 米以下的泖田即近 1.5 万亩),极易遭受洪涝灾害治水以联圩并圩、建闸置泵、进行小包围工程为主要控制手段其中新五乡泖西圩区和古松乡西泖圩区的新圩区建设均已取得减灾保收的良好效果[治理后的浦南西片]该片境内所进行的综合治理工程,除圩外河道的整治疏浚与防洪堤防建设外,还在大片低洼地区开挖了一些圩内河道(如新五乡建设河等),改善了低泖荡田的引排水条件小包围圩区的堤防标高要求达到 4.5 米片内共建成小包围圩区 28 个,配套设置水闸 126 座,排灌泵站 112 座(内纯排涝泵站 88 座),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随着上游工情、水情的变化,已有堤防、水闸的抗灾标准亟需进一步提高,排涝泵站动力和设施配置亦有待增加或更新二、商榻片商榻片位于上海市西端淀山湖西岸与江苏省交界处,境内有大河急水港横亘其中,也是苏州淀泖区客水泄入淀山湖的通道之一该片行政区划属青浦县的商榻乡,总面积约32.42 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比重也较大,耕地面积仅为 2.56 万亩分为 3 个圩区,已建水闸 6 座,排涝泵站 5 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