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寒食节日的起源简介.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差****
  • 文档编号:316595656
  • 上传时间:2022-06-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0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寒食节日的起源简介 寒食节日的起源简介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   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的`简介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什么是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

      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而在太原等地较为特别要禁火一个月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3 / 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