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讲课稿.doc
4页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学习潜力教学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会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用复习回顾等式的两条性质导入新课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相等性质二: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相等二、正课问题一: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2X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2×2X(即4X)台那么,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前年购买数量+去年购买数量+今年购买数量=140台列方程式为:X+2X+4X=140台如何解这个方程呢?2X表示2×X 4X表示4×X X表示1×X根据分配率:X+2X+4X=(1+2+4)X=7X这样可以把含X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时要注意,X的系数是1,不是0。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X+2X+4X=140 合并7X=140 系数化为1X=20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小结:上面解方程中 ‘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b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问题二:某班学生共60人,外出参加植树活动,根据任务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分析: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的60人分成10份,甲组人数占2份,乙组人数占3份,丙组人数占5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人问:本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答:甲组人数+乙组人数+丙组人数=60人解:设每一份为X,则甲组人数为2X,乙组人数为3X,丙组人数为5X列方程:2X+3X+5X=60合并,得10X=60 所以2X=12,3X=18,5X=30答:甲组12人,乙组18人,丙组30人。
可请同学们检验,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60人三、师生动练习,可调板做练习(1)3X+3-2X=7 (2)1/4X+1/2X=3 (3)5X-2-7X=8四、总结初学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感到不习惯,但一定要克服困难,掌握这种方法,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其中找等量关系是关键也是难点,本节课的两个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总量=各部分量的和”,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合并就是把类型相同的项系数相加合并为一项,也就是逆用乘法分配率合并时,注意X或-X的系数分别是1、-1,而不是0五、作业布置:完成93页练习题及配套练习六、后记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4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