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前工程(.pdf
21页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前工程(二期)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本简本仅供公示查阅) 建设单位: 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主持编制机构: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十一月 2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乐金化学(南京)信息 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由跨国集团 —韩国株式会社乐金化学和乐金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005 年入股) ,于 2003 年 7月投资兴建的大型生产型企业 ,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LG 产业园内,占地总面积 500 亩公司主要产品有偏光板卷材、 偏光板、方型电池、圆型电池、 PB 电池、锂离子电池、 Pack(锂离子电池外壳) 、锂离子电池电极等 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强市场竞争力,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对现 有工厂再次增资,对现有电池五工厂进行扩建并新增锂离子电池电极生产线 2 条(含阳极生产线 1 条,阴极生产线 1 条) ,以及配套的动力及环保设施 1.2 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投资等 1.2.1 建设项目名称、项目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 建设项目:锂离子电池前工程(二期)项目 建设单位: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行业类别:电池制造 [C384] 项目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谊路 17 号 投资总额:项目总投资为 11925 万美元,其中环保投资 905 万美元 职工人数:本项目新增职工 100 人 工作制度:年工作日 365 天、 8760 小时,实行二班制、三班制生产 项目施工期:建设周期约 24 个月 投产日期: 2018 年 11 月。
1.2.2 平面布置、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扩建电池五工厂厂房,电极生产线 2 条(含阳极生产线 1 条、阴极生产线 1 条) ,以及配套的 动力、环保、辅助设施 新增建筑面积约 60626m2 职工人数:本项目新增职工 100 人 工作制度:年工作日 365 天、 8760 小时,实行二班制、三班制生产 31.2.3 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为锂离子电池核心工程 ——电极生产线的建设,建成后将形成年生产电极 4080 万米的能力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扩建电池五工厂厂房,电极生产线 2 条(含阳极生产线 1 条、阴极生产线 1 条) ,以及配套的 动力、环保、辅助设施 新增建筑面积约 60626m2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见表 1.2-1 表 1.2-1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 车间名称 生产线名称 产品规格 设计能力 (万米 /年) 工况( h) 阳极生产线 1 条 阳极电极 2040 8760 电池五工厂 阴极生产线 1 条 阴极电极 2040 8760 1.2.4 建设方案 1.2.4.1 总平面布置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扩建电池五工厂厂房,电极生产线 2 条(含阳极生产线 1 条、阴极生产线 1 条) ,以及配套的 动力、环保、辅助设施。
新增建筑面积约 60626m2 1.2.4.2 生产工艺 锂离子电池是性能卓越的新一代绿色高能电池, 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特点: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因其上述特点,锂离子电池已应用到移动、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 本次扩建项目产品——电极(含阳极电极、阴极电极)是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生产工艺大致可分为配合、涂布干燥、压延和分切几个步骤 阳极电极、阴极电极生产工艺流程图详见图 1.2-1 及图 1.2-2 4图 1.2-1 阳极电极生产工艺流程 5图 1.2-2 阴极电极生产工艺流程图 1、投入原料工程 人工检查原材料包装密闭性后,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称重配比,并将阳极、阴极导电材料及活性物质分别投入各自的料斗 此工序阳极电极生产线会产生少量颗粒物 G1(为镍钴锰酸锂、碳酸锂粉尘和碳黑尘),阴极电极生产线会产生少量粉尘 G5(为碳黑尘) 2、配合工程 将阳极、阴极材料分别加入阳极、阴极粘合混合机内,常温下经高速搅拌均匀后,制成浆状的活性物质。
此工序阳极配合会挥发产生少量有机废气 G2(为NMP) 6阳极极片制造中配料: 配胶 合粉 阴极极片制造中配料: 配胶 合粉 3、涂布干燥工程 将宽金属箔(正极为铝箔、负极为铜箔)分别浸渍入加工好的正极、负极浆料中,然后进行热风干燥,制成正极、负极极片正极干燥工序会将正极浆料加热,使正极有机溶剂 NMP( G3)全部挥发;负极干燥工序将负极浆料加热,使负极溶剂纯水全部蒸发涂布工序会产生少量的废电极浆料 S2、 S7 4、压延切断工程 涂布干燥后的阳极、阴极极片使用压延机压实再根据设计尺寸经分切机分切成形此工序会有极少量的炭黑尘( G4)、 ( G7)以及废弃极板( S4)、 ( S8)产生 1.3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分析 ①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及 2013 年 2 月 1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 有关条款的决定》中鼓励类(第十九项轻工第 16 条“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新型结构(卷绕式、管式等)密封铅蓄电池等动力电池”) ; ②本项目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2 年本 )》中鼓励类项目(第十七项轻工中第 16 条“…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新型结构(卷绕式、管式等)密封铅蓄电池等动力电池…”) ; ③本项目属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 2015 年修订) 》中鼓励类(第二十一条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第 237 款 “高技术绿色电池制造: 动力镍氢电池、锌镍蓄电池、锌银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 。
④本项目为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 位于新港开发区内, 建设项目选址符合 《南石墨(导电剂) CMC(羧甲基纤维素钠) (增稠剂)纯水(溶剂) SBR(丁苯橡胶) (粘结剂) 碳、石墨(导电剂) 镍锰钴酸锂 NMP(N-甲基吡咯烷酮) (溶剂) PVDF(1,1-二氟乙烯的均聚物) (粘结剂) 7京市栖霞区总体规划》 ( 2010-2030)的要求 ⑤根据《南京城市发展规划( 2007-2030) 》中提出,规划引导形成十二个先进制造业板块,分别是:六合先进制造产业板块、化工园高新技术产业板块、浦口高新技术产业板块、桥林先进制造业、板桥滨江先进制造业板块、 新尧高新技术产业板块 、龙潭先进制造业板块、仙林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东山高新技术产业板块、禄口航空物流产业板块、溧水先进制造业板块、高淳先进制造业板块本项目位于总规划中的新尧高新技术产业板块,该区域属于规划中的工业区本项目属于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类,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相符,选址符合南京市总体发展规划 ⑥根据《南京市仙林副城新港 —炼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建设项目位于尧化单元内, 根据南京市仙林副城新港 —炼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建设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同时,根据建设项目土地证,建设项目所在地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建设项目符合《南京市仙林副城新港 —炼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与城市发展规划、栖霞区总体规划和仙林副城新港 —炼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基本相符 2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 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从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及评价指数来看, 2 个监测点 SO2、 NO2、 TVOC 小时浓度的标准指数均小于 1,全部监测点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地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基本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二级标准 ( 2)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评价 区域内长江各项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表 1 标准中Ⅱ类水质标准要求 ( 3)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可知, 8 个测点的昼、夜噪声值均未超标,可达到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3 类区标准,表明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较好 ( 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选用《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为评价标准,以地下水实测值和评价标准相比,根据评价, 8地下水水质监测因子均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 14848-93) IV 类水质标准。
( 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本次监测的土 壤中各污染因子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 GB15618-1995)二级标准,表明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 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 2.2-1 表 2.2-1 评价范围 评价内容 评价范围 区域污染源调查 重点调查大气、水评价范围内的主要工业企业 大气 以建设项目厂址为中心,沿主导风向 5×5km2范围 水 长江段兴武沟入江口上游 500 米到排口下游 1500 米范围 噪声 建设项目厂界外 1 米范围内 风险分析 以建设项目厂址为中心, 3km 内敏感目标 地下水 项目场界周边 6km2的范围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评价区域内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 3.1-1 表 3.1-1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环境 类别 环境保 护对象 方位 距离( m)规模 环境功能 永和苑 东 520 约 1200 人 大气 南京市开发区委员会 西北 1200 约 200 人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长江 1600 大型河流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Ⅱ类标准 地表水 环境 兴武沟 2800 小型河流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Ⅴ类标准 声环境 厂界 厂界外 200m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3类标准 93.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粉尘由布袋除尘器收集后于 15 米高排气筒排放, NMP 分别由活性炭吸附塔和冷凝回收系统处理后于 15 米高排气筒排放,天然气燃烧废气经 15 米高排气筒排放。
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表 2 中二级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 DB12/524-2014)表 2 标准以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3271-2014)燃气锅炉表 3 标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2、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达《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30484-2013)中锂电池相关标准后排入区域污水管网,由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表 4 中一级标准后经兴武沟排入长江 本项目废水即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接管范围内 (现有项目废水已接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有多余容量接纳本项目污水,本项目废水经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不会影响长江的水环境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