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佳欣 读书报告.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77800183
  • 上传时间:2019-02-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8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联邦党人文集》读书报告班级:14政治2班 学号:2014502135 姓名:马佳欣《联邦党人文集》(后简称《文集》)是18世纪80年代,数位美国政治家在美国制定宪法的过程中所写作的有关美国宪法和联邦制度的评论文章的合集,共收有85篇文章它诞生于美国历史上最激烈的一场论战——关于新宪法的拥护和反对的斗争本书作者由三个人组成,分别是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他们当时发表这些文章共同使用了普布利乌斯这个笔名其中汉密尔顿主张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是美国联邦宪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也是制定新宪法的最积极鼓吹者;麦迪逊被称为“宪法之父”,他担任总统期间曾领导进行第二次反英战争,保卫了美国的共和制度,为美国赢得彻底独立做出了贡献;杰伊是强大中央政府的强烈支持者,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后被选为纽约州州长三位作者都是有着丰富的实际政治经验的政治家,如果说他们是某种意义上的理论家的话,那么他们首先应该是实践家(政治家),他们在本质上属于韦伯所说的"以政治为业"的人所以,《文集》应该可以称为——政治家写出的政治哲学经典著作。

      1781年,美国确立邦联政治,作为只是由各成员国组成的、松散的国家联盟,邦联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显得软弱无能,这个被形容为一个“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的政治体制的运作导致了普遍的不满汉密尔顿和麦迪逊等建议召开“一个由各州选派代表来参加的会议,专门审议那些缺陷的性质并制订出消除这些缺陷的计划”;1787年2月邦联议会通过决议同意召开一个会议,1787年的谢司叛乱成为制宪的导火索,于是制宪会议(即1878年费城会议)应运而生新宪法制订以后,必须得到十三个州中的九个州批准才能生效由于新宪法调整了人们的利益关系和观念的歧异,因而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制宪会议结束时,联邦派(拥护宪法派)就意识到一场大辩论将不可避免,华盛顿建议请文笔高明的人士在报纸上写文章鼓吹新宪法汉密尔顿首先响应,他找到杰伊和麦迪逊,从1787年10月27日开始到1788年5月28日在纽约《独立日报》、《纽约邮报》、《每日广告报》等报纸上发表论文,或数日一篇,或一日数篇,共发表85篇这些论文后来被归结成册,即《文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很容易看出本书是全面为新宪法辩护的一部著作它一方面反驳了反对派对新宪法的各种责难和抨击,另一方面也对新宪法和建立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作了分析与说明。

      它从不同方面说明1781-1787年间邦联的缺点与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建立联邦主义和国家主义想结合的这样一种联邦共和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说明了联邦应有的权力、联邦机构的设置、联邦各部分之间,如国会、行政部门、司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原则;以及联邦各机构首脑的职责及任免,等等本书的中心论点是阐明需要建立中央相对集权的强大的联邦政府,以保证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国内安定,促进经济繁荣,但也不过多地侵犯各州和个人的权利以上的这些论点满足了获得独立后的资产阶级当时的政治愿望,并对各州批准新宪法起了促进作用《文集》被誉为美国宪法的"圣经"、"美国宪法原理",学界普遍认为此书是对美国宪法及美国联邦政府依据原则的最好阐释,美国最高法院曾经把它当作宪法的来源加以引证所以又言:欲"以美为师"或"以美为鉴",都必须了解美国;了解美国,必先了解其政治制度;欲了解美国政治制度,必先了解美国宪法;而欲了解美国宪法,必读《联邦党人文集》该书的每篇文章的格式是书信体,开头是“致纽约州人民”,在第一篇文章开篇就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

      这个问题直指当时美国社会的核心问题,除了暴力和机遇之外,存在一种理性政府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而建立的吗?再看美国的立宪过程,也许可以把它分为两个环节——深思熟虑是指在各种会议中人们对立宪的决策的讨论,自由选择是指对讨论结果的批准费城会议的权威不是建立、创建或者制定一部宪法,而是推荐一部修订过的宪法,供邦联国会和若干州的立法机关考虑”①我认为该书可大致划分成如下内容:第2篇-10篇围绕“为什么要联合”、“大共和国的可能性及优越性”两大主线论证了联邦的必要性第11-29篇论述了联邦政府的优点和邦联政府的缺陷,同时对反联邦党人提出的“联邦会侵犯州权”、“支队和平时期不应存在常备军”、“由州政府承担防御责任”、“应当限制立法部门在国防方面权力”、“新政府会使用武力”等观点进行反驳和论证  第30-36篇围绕“征税权在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如何划分”展开,分别从联邦政府在税收方面的权限、对政府征税权的限制来论证 “复合共和在征税领域的表现”即“在征税条款上的同等权力”这一核心观点和思想第37-51篇,阐述了建立在人性恶的人性论基础上的有效政府、有限政府及三权分立等政治课题,指出美国宪法的精髓之一旨在控制与平衡。

      第52-66篇分别详细地阐述了众议院和参议院的相关内容第67-85篇论述了总统的选举方式、任期,行政权;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独立和制约;司法部门的权力;州法院对联邦事务的管辖权;司法部门陪审团等问题在阅读《文集》的过程中,我所发现的特点之一是随处可见鲜明的经验主义的痕迹诚如托克维尔所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从来没有创制出如此强大的司法权美国司法制度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任何政治问题都会转化成法律问题这充分肯定了美国的宪法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强大基础也因此,美国政治制度在当今世界为世界各国效仿,成为美国的强大与繁荣的坚实的奠基但是在看到书中的政治制度化为现实时,我们也会思考如此强大的根源在哪里这种制度并非是凭空想象或者简简单单由开国元勋自建一套体制,而是站在历史的肩膀上,侧重诉诸于现实经验和常识而非纯粹的理论思辨由于三位作者都是有着丰富的实际政治经验的政治家,对于政治有着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所以本书中所论述的美国政治制度是在总结英国政治制度、州制度的优缺结合启蒙思想创立出来的,可以说是启蒙思想与美国国情的结合,有着深厚的政治经验的积累相较于美国的政治制度,各州的政治制度各有各的特色,出于直接的现实动因——赢得人民的支持,美国宪法就成为了对州制度的升华。

      除了对本国的总结经验,应当还有英国体制和法国前辈的影子在第二篇中,杰伊说:“一个政府无论在什么时候组织和怎样组织起来,人民为了授予它必要的权力,就必须把某些天赋权利转让给它这里体现出的权利转让思想正是受了社会契约论的影响而在第七十八篇中,汉密尔顿在论述司法权在三权中份量最轻时,这样说:“大名鼎鼎的孟德斯鸠在谈到此点时曾说:‘上述三权中,司法几乎没有什么权力’”在下文中,汉密尔顿也多处引用了《论法的精神》原文来力证自己的观点而在第一篇中,汉密尔顿则说:“在推翻共和国特许权的那些人当中,大多数是以讨好人民开始发迹的,他们以蛊惑家开始,以专制者告终这正是联邦党人从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中总结出的教训由此可见,美国的政治制度不是一时灵光一现的产物,也不是完全依据于一种思想——这样的制度必定是封闭、狭隘而没有长期发展动力的只有根源国家的历史和国情,在不断的实践中反复锤炼,才会有一种优秀的政治体制出现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源泉、动力、目标,大抵如此其二则是《文集》中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和巧妙运用在写作这些文章的时候,作者们痛感旧邦联软弱无力、不足以把美国维系成为一个坚强、稳固的政治共同体,是期望人民通过新宪法,以解决美利坚民族政治生命之存亡而对同胞们的紧急呼吁之作,可以说是再造美国的号角。

      越是紧要关头,越要注意对民众的舆论和心理引导和控制,因此需要精确的人性与政治相结合汉密尔顿在书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句话就体现了对人性善恶两面性的承认甚至在书中我们还能发现中国社会近年来的精简官员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的问题这种糊涂政策,这种自暴自弃的权宜之计,通过微不足道的职位的增多,可能符合某些没有才能把自己的影响扩大到私人阴谋的狭小圈子以外的人的观点,但是绝不可能增进美国人民的伟大和幸福这就是极具创意的考虑到了人情世故的影响,有力抨击了反联邦者们所坚持的“共同体越小,民主越易”主张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法官的终身制和部门俸给制的设计,法官的终身制确保了他不会受提名者的干扰,有充分的独立性同时法官的高薪制保证了法官可以不因为生活情况的变动而做出违反法律的事,影响职责的履行,这都是充分考虑了法律这一行业的特殊性而制定的规则人性也是政治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这一点在国内比较官方的书籍上很少提到无论是站在经验巨人的肩膀上规划未来,还是在严肃的政治中同样严肃的人性的光辉,本书的意义不会止于立宪结束,而是对美国、对世界的政治精英的思考、政治体制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毫无疑问的,本书对接触政治的人来说大有裨益,是一本经典但是我初次拜读,对书中的提出的很多设想还是一知半解,并没有全然读懂也许这样的书需要反复研读才能明其精髓,所以我会继续努力《联邦党人文集》是一部好书,尽管它是专为美国而写的,但亦为全世界的国务活动家所必读——托克维尔参考文献1. 奥斯特罗姆(Vencen Ostrom)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59页.附件2读书汇报会记录单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014级 班 姓名 马佳欣 学号 2014502135 汇报人任秀梅汇报主题:《贞观政要》读书报告汇报过程汇报形式汇报地点汇报时间单项回报宿舍2015年7月1日汇报内容《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  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

        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爱之如一”较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贤才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读书汇报会记录单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014级 班 姓名 马佳欣 学号 2014502135 汇报人李欢汇报主题:《政府论》读书报告汇报过程汇报形式汇报地点汇报时间单项汇报宿舍2015年7月1日汇报内容1689年,洛克开始撰写《政府论》,1690年出版,旨在为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正当性辩护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轰动《政府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针对英国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菲尔默所持“君权神授论”的论战,带有很强的针砭时弊之意味,可归之为“破”洛克在下篇的重点是“立,阐释了他主要的政治思想历来人们在探讨洛克政治思想时,主要是针对《政府论》的下篇,洛克在《政府论》下篇提出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

      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