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docx
48页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第一篇: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大阿镇食用菌目前的发展现状 食用菌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是集保健、营养为一身的特色蔬菜,随着人们对其健康价值的深入认识,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量日益增多,已成为继粮、棉、油、果、菜之后的第六大类农产品 大阿镇从1994年开始摸索种植食用菌,当时种植的品种只有草菇,后来慢慢发展有草菇和金针菇两个品种,从当初的一户种植带动身边农户的种植,鼎盛时期达到100多户种植,占据本县的绝大部分市场,少数还出口外县、外市、外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2022年大阿镇共有种植食用菌大户20户,西江村15户,东风村3户,谷山村2户,主要以西江村为主种植的食用菌品种有草菇和金针菇 2022年大阿镇共种植草菇50万袋,产值为0.175公斤/袋,批发价为20元/公斤,最高可达30元/公斤,种植成本为1.2元/袋,种植总产值为175万元,纯利润为115万元;共种植金针菇50万袋,产值为0.4公斤/袋,批发价为12元/公斤,种植成本为2.2元/袋,种植总产值为240万元,纯利润为130万元。
大阿镇的草菇目前采取的种植方法是传统的小作坊种植模式,菇农自主生产,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使用简单的菌袋熟料立体式棚栽,根据外界自然条件生产,由于受温度 1 的限制,草菇从清明时节开始种植,立冬时节结束,种植期约为半年,草菇的生长期约为1个月,一年可种植5-6批,培养料主要为稻草、营养料、菌种,由于是传统的简单种植模式,产量不是很高 大阿镇的金针菇目前采取的种植方法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工厂化生产就是通过对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条件进行人工智能控制,按照工业产品的标准进行全年生产,从而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把食用菌产业逐渐变为工厂化、机械化生产金针菇的生长期约为3个月,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培养料主要为棉籽壳、木屑、石灰水、菌种、营养料等,金针菇的种植流程为浸料—拌料—装袋—消毒—接种—出菇—采收—烤干,共8道工序经过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废包少,质量高,但目前的规模还很小,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 二、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气候环境条件优势 大阿镇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20℃,为大阿镇发展食用菌生产创造了有力的气候条件。
(二)资源优势,实现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大阿镇是个农业大镇,以水稻种植为主,稻草资源丰富,稻草的再次利用为食用菌的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培养料;同时大阿镇的林区多,木屑资源丰富;为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提 供了很好的资源供应同时,种植食用菌所产生的菌糠,作为优质有机肥用于还田肥田,可促进土壤营养成分的腐殖质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颗粒结构,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使水稻、水半夏等农作物增产15~20%,有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这充分地说明了食用菌产业在废物利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三)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方面,食用菌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端上人民的餐桌上信丰县现有人口73.6万,食用菌市场基本由大阿镇菇农供应,且远远供不应求大阿镇离县城只有12公里,离周边的县城、市区及外省也有便利的交通,县城大型蔬菜副食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及周边外县、外市甚至外省等诸多市场,为食用菌产品提供了畅通的销售渠道和空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四)种植技术力量成熟 大阿镇从1994年开始种植食用菌,发展时间较长,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西江月食用菌合作社又在该镇成立,加上技术人员在当地作技术指导,以及通过发放技术资料、种植户之间相互学习等,很多农民已经熟练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甚至有很多农民自己已经成了技术员,为大阿镇的食用菌种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经过近20年的摸索,大阿镇的 金针菇已形成基本的工厂化生产种植,由传统的小作坊种植模式转变成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有了一个本质上的飞跃 (四)政府的大力支持 信丰县的草菇产业发展已列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 展规划中,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规划中草菇重点扶持的16个县(市、区)之一,而且随着赣南苏区的振兴和《若干意见》的出台,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辐射到大阿镇,促进大阿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镇党委政府在发展农业产业方面给予极大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给本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不足 (一)食用菌种植工艺相对落后,缺乏统一的管理组织大阿镇食用菌的种植设备比较简陋,大多为菇农们自己搭棚种植,工艺相对落后,没有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种植设备;在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组织,大多为自发性的,种植相对分散,没有稳定的专业团队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种植模式,规模较小,产量不高,经济效益比较差,,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阿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不明显 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不能完全履行其职能,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不到协调、指导的作用。
(三)农民掌握前沿信息的滞后性 大阿镇菇农多数是在自家种植,很少跟外界沟通了解食用 菌产业发展的有关信息,对市场信息掌握不灵,新品种推广速度较慢,不能够及时更新品种,种植存在跟风现象,产品品种只有草菇和金针菇,品种比较单一 (四)缺乏大型、综合型、附加值高的食用菌深加工企业由于大阿镇一直以来都是农户种植为主,自产自销,采用的仍是最传统的工艺做法,大多数仍处于最初级的鲜菇直接销售,缺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没有产品出口权,产品附加值低,缺乏产业链 (五)食用菌种植资金短缺,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与引导 很多菇农由于资金短缺,大多散户种植,没有形成规模,限制了产业的升级,也限制了其产业的发展速度,被动性较大,未能形成产、供、销有序协调的发展 四、大阿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加大对食用菌生产的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与产业规模相适应的现代化菌种生产基地,确保优质菌种的供应由传统的小作坊种植模式向现代化产业模式升级,做好大阿镇金针菇工厂化示范基地的建设,扩大规模,形成影响力,带动周边农民种植草菇的发展,使大阿镇的食用菌产业形成“农户+工厂”的现代食用菌生产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和发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职能。
通过专业合作社建立研究单位、制种单位、种植专业户、加工企业、销售商和政府之间沟通的平台,真正发挥专业合作社的职能,确保我镇食用菌产业的生产、市场、技术及产品的信息畅通和 对称 (三)制定和完善食用菌无公害标准种植技术,加强对菇农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做好质量、安全检查工作,以确保食用菌产品安全 (四)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鼓励农民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政府可以在土地、水、电等使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积极与农村信用社协调,为菇农提供贴息、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解除了他们建造菇棚和相关设备缺乏资金的困难;完善管理部门职能,对食用菌产业进行协调、监督、指导,制定可行有效的激励政策,扶持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五)加大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可以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我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进行宣传和报道,通过报、电视台、报社等有关媒体对我镇食用菌发展的优势、交通区位及产品优势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招商信息,吸引外商对我镇食用菌产业的投资 第二篇:市场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2年以来, XX市掀起了种植食用菌的热潮2022年生产规模更由2022年的2500万棒猛增到4000万棒。
食用菌究竟为何物?食用菌生产形势究竟怎么样?效益如何?有没有发展前景?带着这些问题,我在实习期间,对遵化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食用菌的发展史以及在X市的发展情况 菌类食用在我国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自商周时期,菌菜就作为山珍,成为奴隶主的奢侈品直至晚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菌菜以其山珍的地位和独特的个性魅力,征服了数代帝王但他们一直是食用野生菌自20世纪初法国在双孢菇纯菌种的分离培养方面首告成功,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末首先制成了香菇的纯菌种,人工种植的食用菌开始风靡世界餐桌,并形成产业荷兰、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食用菌生产趋于工业化和集约化目前,全世界的食用菌年产量约1600多万吨 在我国,从白山黑水到青海湖畔,从天山南北到日月潭边,除海南未见报道外,食用菌在其余各地均有种植人工种植品种有320多个,形成大规模商业性种植的有香菇、双孢菇、平菇、木耳、灵芝、鸡腿菇等15个而其中的两大主要菌类则是东北黑木耳(辽宁最多)和华北(河北)、华中(河南)、华东(浙江)、华南(福建)的香菇目前,全国有食用菌主产基地县(市)近200个,大中型加工企业2000多家年产食用菌103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5%.其中,出口43.3万吨,其余均为内销。
在河北,食用菌产量前三名的为灵寿县、平泉县、遵化市其中,灵寿县主要生产金针菇,年产7.5万吨,产值近6亿元平泉县主要产品是滑子菇,年产4万吨,产值4.4亿元国家农业部批准的唯一的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设在该县遵化市主要生产香菇,年产2.5万吨,产值约7500万元 遵化市的食用菌生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经历了两次高潮1994年,该市西留村乡筹建了第一家规模食用菌生产企业,当时的技术不完善,产量也不高,但市场价格较高,每市斤达到3-5元,效益较好,2分地挣3万,亩纯挣10万,食用菌种植开始向遵化市其他乡镇扩散,形成了种植食用菌的第一次高潮但是,由于当时的大部分群众对这一新鲜事物持观望态度,以及技术不成熟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形成大气候沉寂了几年后,从2022年开始,因平安城镇平一村种植食用菌获得较好收益,从而带动了平安城镇、东新庄镇农民种植食用菌,并迅速扩散到全市2022年,遵化市种植食用菌的乡镇达到18个,规模达2500万棒其中,平安城镇1200万棒、东新庄镇600万棒、刘备寨乡200万棒,其余为石门镇80万棒、苏家洼镇80万棒2022年,增速更为迅猛,全市新建大棚1220个,其中平安城镇、东新庄镇、刘备寨乡新建1167个。
仅平安城镇就增加834个,增加产能1300多万棒预计今年全市可突破4000万棒,产量4万吨,产值1.2亿元种植食用菌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二、食用菌的主要功用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高蛋白质、低盐、低糖、低脂、低热,富含药用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特点,被称为“素中之荤”.如蘑菇、猴头菇、银耳等,早就被称为“山珍之王”、“庖厨珍品”.研究发现,食用菌子食体的蛋白质含量约为鲜重的3%-4%,干重的20%-40%,介于肉类和蔬菜之间,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所以,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蛋白质和组合营养来源”.据调查,大众餐馆的菜食原料中,有近25%的原料来自食用菌,并且呈上升趋势到2022年,北京食用菌餐馆已经达到200多家,有80%的大中型餐馆、宾馆有食用菌菜谱和配菜 在作为美味营养食品的同时,食用菌又是食疗保健食品食用菌含有较多的核酸和维生素B1(硫磺酸)、维生素B2(核黄酸)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麦角淄酸)等,还有具有抗癌功能的多糖物质干扰素诱发剂-双链核糖核酸,可降低血压的酪氨酸酶、牛黄酸,可降低血脂的香菇素,可降低胆固醇的胆碱和核香酸,可降血凝块的腺苷,可预防肝炎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