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品】山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5542365
  • 上传时间:2021-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6.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旅游学术界一直把西部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总结置于重要地位,注意了多学 科、跨学科的合成研究,己提出许多理论创见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二分只二.,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山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全国社 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之" 是西部社会经济、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西部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西部十省X.居民奔小康的重要出路之一 西部山区旅游地是目前尚未遭到破坏、基本保持原始自然生态的最优秀的地段区 域,是西部也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西部山地风景区是西部旅游的 精华,是未来我国特色旅游基地和旅游精品地[关键词]:山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1980年,联合国向世界提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 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发展% 1983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提出在,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战略,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宣言之后各国纷纷制定21世 纪可持续发展议程,并提出各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制定相关政策1980年, 世界旅游组织在菲律宾通过的《世界旅游宣言》己提出“所有旅游资源……各国 和整个国际社会都必须采取步骤加以保护”。

      自1990年加拿大召开的Globe590 国际大会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了较全面的描述,最核心的一点是要保证在 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要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与 此同时,科学界研究可以说更早更全面涉及到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如1971 年Lime和Stan key就研究了旅游环境与容量的问题,1986年Co.pearce与I. J.Lindsay在《产业与环境》中论述了美国的旅游海岸及国家公园的旅游环境与 发展问题,但只有位数不多的西方作者著文研究了有代表性的国家山地生态旅游 经验,如设在英国牛津的世界旅游环境研究中心(WTTERC),总结推广实现 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促进旅游与环境共存共荣,提及山区旅游发展问题我国旅游学术界一直把西部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总结置于重要地位,注意了多学 科、跨学科的合成研究,已提出许多理论创见例如,陈国阶教授认为:可持续 发展的宗旨是谋求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当代人与下代人的协调、当代人内部的协 调,也即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类内部、人类代际之间的公平为了人类的发 展、繁衍,世世代代都存在对自然、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建 设,涉及到人类的认识水平、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自我的控制能力。

      一、西部山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1、“山区”的广义含义包括丘陵、山地、高原山地的狭义含义专指低山、中山、 高山区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三分只二,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 山地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全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之•,是 西部社会经济、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也是 西部十省区居民奔小康的重要出路之一2、西部山区旅游地是西部旅游目的地的主体: 西部山区旅游地指风景区以山岳、高山、峡谷、火山等为主要地貌类型的旅游目 的地它们包括:西部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中9处中的5处;西部国家 森林公园名录58处中的40处;西部国家风景名胜区名录40处中的26处;西 部国家自然保护区名录中已经对外开放16处中的14处(资料截止1999年);此外,仅西藏对外开放的山峰达43处目前西部山区旅游地占整个西部旅游的地的比重之高,使其在社会、经济、生 态发展上尤为突出3、 西部山区旅游地是目前尚未遭到破坏、基本保持原始自然生态的最优秀的地 段区域,是西部也是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我国现存的天然森林系统,西部集中在西北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系统,西南 横断山及四川盆周山区系统。

      西部山地森林资源储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是我国真正的“绿色肺部”,而且西部 山地系统及森林系统错综结合区,是我国河流上源地X和河水重要补给地,是我 国河流动脉的“心脏”而西部山地风景区集中在山地系统及森林系统的核心部 位,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山地及其它地理界线之中,它们的可 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西部十省区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全 国的可持续发展,研讨它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4、 西部山地风景区是西部旅游的精华,原始神奇的西部山区是我国旅游资源宝 库、也是未来我国特色旅游基地和旅游精品地山地系统本身是地球内、外力错综的共同作用的表征,天斧神功造就了地质、地 貌景观的多样性,山地系统由于土壤、植被、生物、气候系统的垂直带谱分布, 特别是我国地势的地域的界山往往具有•东西或南北自然环境的过度性质,不仅出 现生态的、物种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而且造就了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气候景观 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山地是人类陆地进军中残留的最后…方地球村宝地在它的周围聚集着不同的民 族我国国情也证明,山地旅游区也是不同民族聚集区域,因而有民族景观、民 俗景观的多样性及独特性,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优越组合, “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必将成为未来世界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二、西部山区旅游地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西部发展旅游潜力巨大,是中国旅游生产力的战略后备基地,是21世纪中国向 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建设主战场西部山地旅游是西部旅游的特色和重心,是西 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研究的基本思想:1、西部山地旅游业是西部特色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结合点,是西部旅 游业发展重点西部十省区中的山X旅游地中的国家风景名胜X、国家森林公园、世界遗产目录 地以及已开放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对外开放山峰,是目前西部旅游的主要目的 地,约占三分之二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走资源粗放式开发和农、牧业 粗放经营之路,必须兼顾“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全面建设之路,正确处 理人地关系从国土资源的开发及战略布局上看,西部除开河谷、平原、盆地、 丘陵之外,绝大部分山地是不可农业开垦、不可工业开发的山地区域,多为我国 主要河流上源发源地或水源涵养区,是国家重点生态保护X域,其中的山地旅游 地,是整个山地区的优秀环境的地段代表,才前是、将来更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战 场2、发展西部山地旅游业符合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

      1999年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 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 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西部山地是广袤的西北、西南的骨架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及祁连山地等构 成大西北骨架;横断山、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众多山地、四川盆周山地等构成了 大西南的雄阔、厚重的整体骨架轮廓这些山地区,聚集有近四十多个少数民族 和西部最贫穷的民众,是中央直接关注的脱贫致富地区,因此,山地旅游业的发 展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的重大问题西部巾体“骨架”的“关键”地方(特别是我国一、二级阶梯地界山及主要地理界线 与河流源地的某地段区域)则是业己存在或将来可遴选、创建、培育的山地旅游 区(世界遗产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可开放的自然保护区、开放 的山峰等)抓住这些关键点,培育特色旅游、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带动区域的 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旅游增长中心,“牵-•发而动全身”西部旅游 开发要走创新之路,必然依托中央的决策: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大规模进行生态 工程建设、大力优化产业结构而山地旅游业发展即可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更是 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和产业结构优化选择的必然结果,山地旅游是西部旅游创新之 路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必然选择的重点。

      ―)研究的基本观点:1、西部山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中央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用好中央给的政策山地旅游业发展必须与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结合起来; 必须与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结合2、 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突出山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个重点山地旅游 业,更是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3、 西部山地旅游,要立足世界级和国家级资源品牌,突出区域和民族特色,利用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供需结构的对应规律,充分开创西部不同区系的 特色旅游,特色旅游是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西部山地旅游发展,是西部 旅游创新之路的源泉与选择4、 西部山地旅游发展,必须与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结合,必须与保护垂直带谱及物种基因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为核心,这是西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 路5、我国西部是欧亚大陆中心,历史上既有北丝绸之路贯通西北大漠文化区,乂 有南丝绸之路贯通的西南命山民俗区,还有世界第三级青藏藏文化区面向的近 地国际市场主要是欧亚市场西部巾地旅游地,正是这些国际市场通道上的节点, 前景美好,具备社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历史与地缘基础三)研究基本方法1、 西部山地旅游要按西北、云贵及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四大旅游区系统分别研 究他们的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按世界遗产目录地、国家风景名胜区、国 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不同性质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还要按西 部十省区(市)山地旅游业与全国的大旅游的结合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即从三个层次研究它们的不同的特色与规划目标、不同的开发与保护战略、不同 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不同的政策与措施2、 山地旅游业总是具体地落实在一个县域(或市域)范围,因此要与地方的社 会、经济紧密结合,要与山麓和谷坡区的中、小城镇化进程结合山地的中小城 镇发展,将会吸纳迁移更多山区农业人I I,减轻山地旅游区的环境负荷,也是山 地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措施之…山地中小城镇发展,也是促使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的关键措施之一,它为山地景区提供“载体”,解决好吃、住、行、乐、 游、购及其它旅游服务,使地方旅游业能健康发展3、 西部山地旅游地的偏僻性与分散性,决定了必须以大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必须加大外部投资,突破旅游交通瓶颈;通过区域环网交通的构建,形成 不同特色有土题形象的旅游的区域系统或由中心城市之间干交通线形成串珠 状的线型文化系统,为旅游生产、销售、流通•体化创造条件,为西部旅游产业 化发展奠定基础4、西部山地旅游业发展必须与山地灾害防治结合起来,必须有专门预报系 统及防治机构,必须有防治规划西部山地灾害目前相当严重,并且未受到应有 重视,对旅游业已经造成重大损失西部山地灾害防治是西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措施之一。

      5、西部山地旅游地多为少数民族聚集、经济落后、受教育水平低,必须建设以教育为本、人地关系和谐共存的人文生态系统,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 态效益能最佳结合主要参考文献:(1) 、中国科学院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7,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 问题与对策⑵、郭来喜,1996,《中国21世纪议程》与西部开发,载中国西部地X经济发 展战略研究(3) 、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等,1994,中国21世纪议程(4) 、卢云亭,1996,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地理,16 (1) : 106・112(5) 、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地理科学,17 (1) : 63-69(6) 、陈兴中,2002,vv现代旅游景观学>>酒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技卫生出 版社(7) 、刘锋著:《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8) 、陶伟著:《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9) 、袁国宏著:vv现代饭店可持续发展>>,广东旅游出版社(10) 、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中“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 景目标纲要•地方篇》,中国国家旅游局出版社(11) 、中国国家旅游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