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白云铁矿铁路排土场33#线的病害治理:白云铁矿矿长是谁.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151****513
  • 文档编号:254180919
  • 上传时间:2022-0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4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 要】由松散介质体堆置而成的铁路排土场,随着其容量的不断扩大,受周围地质条件的影响,出现了排土场沉陷和坡面散落等病害类型对此,采取了排土场刷方减重、地基处理等措施,效果良好,保证了铁路行车安全,又提高了排岩能力  【关键词】铁路排土场;病害;治理  白云鄂博铁矿是我国特大型露天矿山之一,现已形成公路-铁路联合开采加皮带运输的开采模式主采场公路-铁路联合开采,年采剥量为3000万吨,掌子出矿量为750万吨,岩石大部分由汽车运至采场外的三个振动放矿,由铁路二次转载至铁路排土场,其余岩石由汽车直排  白云铁矿工电车间主要负责主矿车间岩石的二次转载,现有东、南、西三个铁路排土场,共有10条移动铁路线,7条电铲倒装排岩线,其余为人工直接排岩线线路总长约30公里排岩能力约为1600万吨  1、西排土场33#线存在的病害问题  1.1西排土场介绍  西排土场现共有四条线路,分别为30#、31#、33#、34#线路设计总容量为11100M3,平均运距为5.4公里33#线为西排土场的主要排岩线路,全长2200米,其中,走行线1200米,作业线1000米  1.233#线的病害原因  33#线中后部路基为黄土层和混合板岩,由于其硬度小,吸水性强,每年春季冻土开化和雨季,路基塌陷严重,造成铁路线路变形,威胁着行车的安全,影响排岩能力。

        2、西排土场33#线存在的病害原因分析  白云矿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中部,属于干旱草原型气候,蒸发量较降水量大10倍以上,降水多集中在7、8月,矿产品包括铁矿石和稀土矿石,且相互伴生  2.1铁路排土场沉降变形  排土场是由堆置的散体物料逐步形成,这些物料在自重力和外载荷作用下逐步压缩和沉淀,由原来的三元介质体(固体颗粒、水和空气),因为空气被挤出而形成辆元介子体(固体颗粒和水份),从而发生沉降变形这种变形随时间的延续,其沉降变形速度逐渐缓慢下来,一般以沉降系数来表征某一时段的沉降变形  K=1+(H0-H1)/H0  式中: K ——沉降系数;  H0 ——排土场高度,m;  H1 ——排土场沉降后的高度,m  任何排土场从堆置之时起,都存在着沉降变形,只是沉降速度不同而已,其沉降系数与排土场排弃的岩土性质有关,同时也与基底的物理力学性质相关[1]  2.2铁路排土场所排岩土的沉降量  白云铁矿铁路排岩场所排岩土基本都是坚硬的块状岩石如:白云岩、砂质板岩、混合板岩、云母岩,且基本不溶于水,因而发生塑性变形变形量不大,排土场沉降量不大,但各种岩性5年内沉降量各不同,白云岩、砂质板岩沉降量约为2.5米,混合板岩、云母岩沉降量约为3.5米。

      观测结果与理论描述相一致,即易溶于水的软性岩石下沉量大,不溶于水的岩性下沉量小新堆置的排土场在5年内基本达到稳定,5年后的下沉量极小  3、西排土场33#线病害治理  刷方减重,积极处理软岩基底,把岩性较好的岩石翻至塌陷区充填路基[2],是治理33#线塌陷区段的主要措施  第一阶段,边治理边生产,在冻土开化前,及1月-4月首先,把长约400米,宽约50米,深约6米的黄土层由电铲分两次全部甩至东部排岩区,把软弱的黄土层全部挖出然后,由电铲辅助排岩,在此区域内翻卸岩性较好的砂质板岩,把塌陷区段的铁路路基外围做一个高道,把此区段的铁路路基外围护起来,以减少由于开春冻土开化和雨季雨水对路基的影响第一阶段,塌陷区比较平稳,未发现滑落或塌陷状况  第二阶段,边维护边生产,时期为4月-11月此时期为冻土开化和雨季期,通过观察发现塌陷区滑塌逐渐严重,裂隙扩大明显作业电铲已在塌陷区做完护围高道,开至线路前方安全区域继续作业为了不使该线路闭线停产,每日加强塌陷区的巡道与维护,特别是7月、8月、9月份,雨水的侵蚀尤为明显,铁路日抬道量最高达0.5米,方能保证铁路线形顺畅,水平均匀,轨距标准,切实保证铁路行车安全。

      每天对塌陷区高道的塌陷量做好监测和记录,为进一步的治理做好准备  通过监测看出:  (1)每年冬季塌陷区高道基本不发生变化;  (2)每年开春塌陷区高道开始发生变化;  (3)每年雨季塌陷区高道变化最大  第三阶段,彻底治理,时期为11月-1月塌陷区段经过约7个月的自然沉降,以及风化和水蚀的影响,塌陷区高道已基本稳定,沉降量累积约达1.5米,此时,把塌陷区段的铁路线路捣铺到高道上,按铁路线施工标准去作业,与前部铁路连接顺畅,符合铁路行车要求  4、西排土场33#线塌陷治理效果  4.1西排土场33#线塌陷治理后的产量对比  33#线塌陷区经过治理改造后,线路状况得到很大改观,锅底状的线路变为水平均匀的线形,坡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机车作业的周转率极大提高,产量大幅度提升  2010年产量为41.4721万吨2011年治理后年产量为111万吨  4.2西排土场33#线塌陷治理后的效益  33#线治理后,其效益特别突出  直接效益:排岩成本约为1.2元/吨,由2011年产量与2010年的产量比较,可反推经济效益  (110-41.4721)万吨X1.2元/吨=82.2万元  其它效益:33#线塌陷区彻底解决后,可以减少脱轨事故的发生,2010年为16次,治理后2012年减少为10次。

        每次脱轨的扶救,线路的恢复,需要大量工人及铁路器材,同时,需要机械设备的协助,每次脱轨的损失按综合统计约为3万元,2011年脱轨损失比2010年约减少:  3×6﹦18万元  总之,33#线塌陷治理改造后,其每年经济效益约为:82﹢18﹦100万元  参考文献  [1]王军.露天矿排土场稳定性分析[J].包钢科技,2010 (3)  [2]沈明荣编著.岩体力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陈建新(1971—),男,河南省博爱县人,经济师,内蒙古科技大学 矿业工程学院 工程硕士 在职研究生,现在白云铁矿工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