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3页依据标准SN/T 1090—20021 适用范围适用于羊种、牛种、和猪种布氏杆菌感染家畜的检疫2 试剂和材料2.1 试剂2.1.1 试验用蒸馏水为 GB/T6682 中的三级水2.1.2 稀释液:0.5%石碳酸生理盐水(含 0.5%石碳酸、0.85%氯化钠溶液) 检验羊血清时用含 0.5%石碳酸的 10%盐溶液(含 0.5%石碳酸、10%氯化钠溶液) 2.1.3 标准抗原:按照说明书使用使用时充分摇匀,用稀释液做 1:20 稀释2.1.4 标准阳性血清:冻干品,使用前用蒸馏水溶解至规定容积2.1.5 标准阴性血清:冻干品,使用前用蒸馏水溶解至规定容积2.2 材料2.2.1 试管架2.2.2 玻璃试管:规格为 13mm×100mm,圆底,洁净2.2.3 微量移液器2.2.4 可调连续加样器2.3 被检血清2.3.1 按常规方法采血分离血清血清必须新鲜,无明显蛋白絮凝物、无溶血和无腐败气味3 操作方法3.1 确定被检血清的稀释度牛、马、骆驼稀释用 1:50、1:100、1:200、1:400(4 个稀释度) ;猪、山羊、绵羊和狗用 1:25、1:50、1:100、1:200(4 个稀释度) 。
大规模时也可用 2 个稀释度,即牛、马、骆驼稀释用 1:50、1:100;猪、山羊、绵羊和狗用 1:25、1:50为测定强阳性血清效价,稀释度可以增加3.2 稀释被检血清3.2.1 猪、山羊、绵羊和狗血清的稀释3.2.1.1 每份被检血清用 4 支试管,标记检验编号后第 1 管加 1.15ml 稀释液,第 2-4 管各加入 0.5ml 稀释液3.2.1.2 取被检血清 0.1ml,加入第 1 管,充分混匀后吸弃 0.25 ml3.2.1.3 从第 1 管中吸取 0.5 ml 加入到第 2 管,混合均匀后,再从第 2 管吸取0.5 ML 至第 3 管,如此倍比稀释至第 4 管,从第 4 管弃去 0.5ml,稀释完毕第二章作业指导书第 1 页 共 3 页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 起草人: 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作业指导书SQSYK-ZY2-009-1.0 2011 年 04 月 日颁布、实施3.2.1.4 从第 1 至第 4 管的血清稀释度分别为 1:12.5、1:25、1:50、1:1003.2.2 牛、马和骆驼血清的稀释牛、马和骆驼血清的稀释方法与 3.2.1 基本一致,差异是第 1 管加 1.2ml 稀释液和 50 被检血清。
3.3 加抗原将 0.5ml 抗原(1:20)加入巳稀释好的各血清管中,并振摇均匀,猪、羊或狗的血清稀释则依次变为 1:25、1:50、1:100、1:200、1:400各反应管反应总量为 1ml3.3 设立对照每次试验都应设立下列对照3.3.1 阴性血清对照阴性血清的稀释和加抗原的方法与被检血清同3.3.2 阳性血清对照阳性血清的最高稀释度应超过其效价滴度,加抗原的方法与被检血清同3.3.3 抗原对照在 0.5ml 稀释液中,加 0.5ml 抗原(1:20)3.5 配制比浊管每次试验均须配制比浊管,作为判定凝聚反应程度的依据,先将抗原(1:20)用等量稀释液作一倍稀释,然后按表 1 配制比浊管表 1 比浊管的配制试管号 1 2 3 4 5抗原稀释液 1:400.5%石炭酸生理盐水清亮度 1%凝集度标记1.0000-0.750.2525+0.500.5050++0.250.7575+++01.00100++++注: ++++完全凝集,菌体 100%下沉,上层液体 100%清亮;+++几乎完全凝集,上层液体 75%清亮;++凝集很显著,液体 50%清亮;+有沉淀,液体 25%清亮;- 无沉淀,液体不清亮。
3.6 感作所有试验管充分震荡后,置 37℃温箱感作 20h4.判定4.1 确定每份被检血清效价比照比浊管判读,出现++以上凝集现象的最高血清稀释度为血清凝集价4.2 结果判定当阴性血清对照和抗原对照不出现凝集(-),阳性血清的凝集价达到其标准第二章作业指导书第 2 页 共 3 页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 起草人: 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作业指导书SQSYK-ZY2-009-1.0 2011 年 04 月 日颁布、实施效价±1 个滴度,则证明试验成立,可以判定否则,试验应重做4.2.1 牛、马和骆驼于 1:100 血清稀释度,猪、山羊、绵羊和狗于 1:50 血清稀释度出现“++”以上的凝集现象时,被检血清判定为阳性反应4.2.2 需要采用国际凝集单位表示试验结果时,可按照附录 A 中的换算公式换算成国际凝集单位第二章作业指导书第 3 页 共 3 页第一版 第 0 次修改 起草人: 布氏杆菌病试管凝集试验作业指导书SQSYK-ZY2-009-1.0 2011 年 04 月 日颁布、实施。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