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醉翁亭记》主旨思想研究【开题报告】.doc
3页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关于《醉翁亭记》主旨思想研究一、综述本课题MPJ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欧阳修是北宋杰出的文坛领袖,是位兼善各体的大家,尤其是散文,成就卓著其中,作于滁州的《醉翁亭记》一直传颂不辍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 止》和今人编选的各种《鹿•宋八大家文选》,该文都赫然在册从上世纪到现在,学 术界对该文的研究从未停止过,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主题研究,创作研究,风格研 究,比较研究,作家研究等方而而关于《醉翁亭记》主题的辨析是学界讨论最激烈 的话题H前,主要的观点有:①游戏说欧阳修的学生苏轼认为“欧阳作此记,其词玩 易,盖戏云耳”金代文学批评家王若虚的观点与苏轼的相似,认为“宋人多讥病 《醉翁亭记》,此盖以文滑稽②颂其政绩说这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陈一发先 生所持的观点认为《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贬谪滁州时为彰显A己的政绩而作的③ 与民同乐说此观点目前占绝大多数认为《醉翁亭记》描绘了 “滁人游”、“众宾 欢”的场景,是欧公贬谪滁州时与民同乐的体现④寄情山水这是谢冕先生在八十 年代初阐述的观点认为《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在政治的W厄期转移视角,从山水中 取乐的体现⑤述其大节说。
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郭预衡先生发表在《论欧阳修》 一文中发表的观点认为欧公的《醉翁亭记》不是消极颓唐的寄情于山水,不是“戚 戚之文”而是“述其大节”,此外,对“颂其功绩”或“与民同乐”也持两面态度, 即不肯定,也不否定以上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米结合欧公所处的吋代大背景及其被贬滁州的特殊 竹景,也没有正确把握欧公的性格特征,因而不免有失偏颇针对《醉翁亭记》主题 思想研究的复杂性及不确定,笔者结合大量文献资料,最终认为《醉翁亭记》主题与 同时期作于滁州的《丰乐亭记》截然不同该文是欧公G我的心理寅泄,是其内心隐 与仕的矛盾冲突的真实体现,即“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思想斗争作为北宋 的一代文宗,欧阳修有其典型性和代表性,因而笔者认为这种心理状态也是北宋士大 夫的内心世界的一种范式通过对《醉翁亭记》主题这样一个小的切入点來辨析、考证,目的是揭示欧阳修 滁州为政期间的心理状态和文学创作态势及该阶段对欧公整个人生的影响此外,通 过对欧公的辨析进而拓展到对北宋士大夫这一特殊群体的了解众所周知,北宋是中 W古代士大夫最得意的时代,“也是中W古代社会历史的转型期”而对于这个历史 转型期,史学家对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治现象关注较多,而从宏观的角度去 比较系统地阐述冇关北宋士大夫人格特征及其文化性格的论著,目前还不多见。
有鉴 于此,笔者希望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入手,通过对其主题的辨析,正确把握以欧 阳修为代表的北宋士大夫迥异与前代文人的处世方式及其心理对于隐与仕的矛盾冲 突,从而加深对北宋士大夫群体的了解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 《醉翁亭记》创作吋的吋代背景和写作背景研究作者的人格特征2、 《醉翁亭记》中隐仕情结的体现,分别归纳隐与仕在文中的体现3、 对前人研究《醉翁亭记》所得出的不同主题质疑,并发表自己的意见4、 《醉翁亭记》的隐仕主题产生、展现、拓展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三、 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 研究步骤阅读《醉翁亭记》一文,考证欧阳修创作该文的背景,着重把握全文所展示的隐什两方而的内容及隐什情结的拓展,锿后探讨隐什情结在北宋丄•大夫身上的体现2) 研究方法本文川文本细读、鉴赏等方法,结合人fi关于欧阳修的生平及其创作特征,笊点辨析其滁州为政吋的心理状态,从而勾勒一个新的欧阳修的形象,并力阁展现北宋士人夫的文化性格3) 研究措施阅读原著文献,收粜资料四、 参考文献[1] [元]脱脱.宋史欧阳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2]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3] 黄进德.欧阳修评传.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4] 张健.欧阳修之诗文及文学评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5] 江正诚.欧阳修的生平及其文学.台北:天一出版社.1978[6] 林逸.宋欧阳文忠公修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7] 蔡世明.欧阳修的生平与学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