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揭晓.doc
10页第四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揭晓 第四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评委会名单 主任: 陈启刚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 朱明德 北京市文联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副 主 任: 刘 恒 北京文学月刊社主编 秘 书 长: 杨晓升 北京文学月刊社社长兼执行主编 副秘书长: 吴双明 北京文学月刊社副社长 评委: 李敬泽 张颐武 李洁非 孙 郁 白 烨 施战军 章德宁 第四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获奖作品公告 《失语症》 :乔 叶 原载《人民文学》2022年第9期 原刊责任编辑:杨 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2年第10期转载 责任编辑:黑 丰 乔叶,女,汉族河南省修武县人,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省作协副主席出版散文集《天使路过》等十二部,小说专著《最慢的是活着》等七部在《人民文学》《收获》等刊物发表小说八十余万字,多篇作品被多家刊物及多部年度小说选本转载。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十月》文学奖、《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人民文学》奖以及中国原创小说年度大奖,首届锦绣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2022年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获首届郁达夫小说奖以及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授奖辞]小说在一个不无荒谬意味的故事里,提醒了当下官场里权欲与情欲的微妙勾连作品表达老辣练达,对当下民间政治和男女爱情的体会,有深切的洞察在巧设的故事里,叙写世态炎凉;在质感很强的画面里,透视人间万象心的变态与人的变异,爱的失落与生活秩序的错乱,都由此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能不能对这个时代的人生阅历中一些隐秘的区域作出回应,并让失语的事物发出声音,小说写作面临的这样一个绝大考验,《失语症》不仅直接面对了,而且也很好实现了,因而值得人们看重与敬重 《罗坎村》 :袁劲梅 原载《人民文学》2022年第12期 原刊责任编辑:徐则臣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2年第1期转载 责任编辑:黑 丰 袁劲梅,美国克瑞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哲学教授,美国哲学协会“亚洲哲学和亚洲哲学家委员会”现任委员。
近年来,在中美等地发表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及哲学论文曾屡次获“汉新文学”小说散文首奖,中篇小说《忠臣逆子》获2022年台湾“第17届联合文学奖新人奖”首奖,首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纪实文学《一步三回头》获“2022年《侨报》五大道文学奖·纪实文学”首奖哲学论文获2022年傅·查尔斯基金会优秀论文奖 [授奖辞] 视野开阔而独特,作品以中美两个一般乡村为视点,从文化比拟的角度,写出中美两个乡村的相像与不似,以及移民们在文化血脉的意义上,永久难以走出“罗坎村”的内在系连,并深入提醒了每个文化体系,甚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罗坎村”小说注意说理,犀利幽默,好玩味,亦有意味在把握和表现两个不同地域的生活现实上,游刃有余,富有新意值得留意的是,小说重新回到现代文学的启蒙传统,它既证明白这种传统的内在限制,也证明白这种传统的现实依据 《琴断口》 :方 方 原载《十月》2022年第3期 原刊责任编辑:宁 肯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2年第6期转载 责任编辑:章 颖 方方,女,本名汪芳1955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西彭泽县幼年迁于武汉。
曾当过四年装卸工202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始发小说毕业后安排至湖北电视台当编辑2022年调入湖北作家协会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小说、散文集七十余部多部小说被译为英、法、日、意、葡、韩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随笔集《到庐山看老别墅》《汉口的沧桑往事》,中篇小说《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桃花绚烂》《奔驰的火光》《武昌城》《万箭穿心》《琴断口》等 [授奖辞] 作品以一次约会中的断桥事故,对置身其中的当事人进展了情感的考验与精神的拷问小说对道德与心理的微妙悸动,有细致入微的探悉,并把这种探悉循序上升到对于生命意义、生存本身的追问:当生活平衡偶然间被打破,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还能保持其内心的真实,人在追求自我和享有自由的过程中,还能兼顾到别人的利益吗?方方的故事表达,不仅锋芒毕露和锐意逼人,而且始终充溢着对人生的奇怪与人性的诘问 《招惹》 :季栋梁 原载《清明》2022年第3期 原刊责任编辑:赵宏兴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2年第7期转载 责任编辑:吴晓辉 季栋梁,男,1963年诞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200余万字出版《和木头说话》《人口手》等散文集多部,《奔命》《胭脂巷》等长篇小说多部作品曾被《新华文摘》等多家选刊转载,并入选中国文学年度排行榜,年度最正确诗歌、最正确散文、最正确小说等各种选本和中学语文教材《吼夜》获《小说选刊》奖,《觉得有人推了我一把》曾获中国文学奖,《小事情》曾获《北京文学》奖,《招惹》获《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和木头说话》入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三次荣获宁夏政府文艺一等奖,2022年荣获宁夏“德艺双馨”文艺工称号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文 [授奖辞] 小说在丢羊找羊反而丢了更多的羊的无奈故事中,以近于朴实的生活事实,提醒了一个自然法上的悖论:我们需要公权部门帮忙找回丧失的羊,但这前提又是先要吃掉还没丧失的羊,算总账是得不偿失,公家人还吃得理直气壮作品在一个日常性的故事里,寄寓了辛辣的讽喻性以民间文学简洁重复的表达笔法(三次吃羊),提醒乡吏如“虎”,“虎”入羊群的农村现实盗”与“吃”,都是祸患,但“吃”更凶狠,由于它冠冕堂皇,还不见血小说直面农夫的生存现状,有深刻的批判意味 《小放牛》:叶广芩 原载《小说月报·原创版》2022年第5期 原刊责编:张■毅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2年第10期转载 责任编辑:黑 丰 叶广芩,女,北京市人,满族,1968年到陕西,中国作协会员、西安文联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长篇《留意熊出没》《采桑子》《全家福》《老县城》《青木川》等,中篇小说《黄连厚朴》《逍遥津》等长篇纪事《没有日记的罗敷河》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中篇小说《梦也何曾到谢桥》获其次届“鲁迅文学奖” [授奖辞] 叶广芩的京味小说,带有浓浓的怀旧气息表达发生于皇族后裔的陈旧往事,有沧桑的变数,贴着人物的内心,借着戏曲的隐喻,进入幽微的世界小说写人情冷暖,有苍凉的空漠感,但又不失优雅的风范在老式人物的故事里,关注着没落人群的个人悲喜,其中人性的暖色,人间的苦乐,都款款而来远去的流光里,正误与得失尽灭于空幻之间精到、镇静,有一种感伤、沧桑和平稳的“家园感”,叶广芩的小说因此别具一格 《鱼肠剑》:阿袁 原载《中国作家》2022年第12期 原刊责任编辑:赵 虹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2年第1期转载 责任编辑:关圣力 阿袁,女,本名袁萍,江西南昌大学中文系教师2022年开头小说创作有《长门赋》《郑袖的梨园》《俞丽的江山》《汤梨的革命》《老孟的暮春》《鱼肠剑》等作品发表作品被多种刊物转载,入选多种年度精选和排行榜,其中《长门赋》获上海文学奖和谷雨文学奖;《郑袖的梨园》获中华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篇小说第三;《鱼肠剑》获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篇小说其次。
[授奖辞] 这是典型的文人小说写作,文笔劲道圆润,多讽喻颜色;故事平朴寻常,却意蕴悠长三共性格各异的女性上演的一出小戏,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到处惊心在文气很重的气氛里,刻画出青年学问分子的诉求与职业选择间的冲突,令人想起《围城》里的灰暗,但又自成一格世俗理念包裹下的当下学界,被其犀利之笔委婉地表达出来,有着无奈里的忧戚这种看破陋俗而不失诗意的写作,在当代小说里并不多见 《鬼魅丹青》 :迟子建 原载《收获》2022年第4期 原刊责任编辑:肖元敏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2年第9期转载 责任编辑:关圣力 迟子建,女,1964年生于漠河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有六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踏着月光的行板》《世界上全部的夜晚》,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迟子建中篇小说集》五卷以及三卷本的《迟子建作品精华》。
曾获得第一、其次、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嘉奖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文等海外译本 [授奖辞] 小说在平凡的故事里,不动声色地写出世态的险峻东北小镇里的风俗、人情,历历在目,似一幅民间人物图谱烟火气背后人性的明暗,无奈地散开来看到了生存的怪诞,又以怪诞之笔写家庭伦常里的悲苦构造与情思皆很奇妙,有出其不意之笔内心的大无奈与大悲凉,深藏在故事的背后,看似写实,却有精神意象的捕获,有形而上的灵光,让人们感到她非凡的精神维度小说表达了迟子建的一贯水准,又在精神叙事的探析上有所出新 《漂亮的日子》 :滕肖澜 原载《人民文学》2022年第5期 原刊责任编辑:马小淘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2年第6期转载 责任编辑:黑 丰 滕肖澜,女,1976年10月生于上海上海作协首届作家讨论生班学员中国作协会员上海市作协专业作家曾在浦东国际机场工作2022年起写作,在《人民文学》《收获》《钟山》《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小说界》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百余万字,并屡次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小说精选》《作品与争鸣》《作家文摘》等杂志转载,作品屡次入选年度排行榜以及多种年本。
2022年4月出版小说集《十朵玫瑰》2022年发表长篇小说《城里的月光》曾获锦绣文学大奖、《上海文学》奖、《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小说月报》百花奖 [授奖辞] 在擅长描写寻常市民的家长里短的笔下,婆婆和儿媳两代女人之间的斗智与比赛,算计与苦状等,都被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小说跨越了一般市井小说的套路,在细节上有别样功夫,构造也有特别之处尤其是对人性痼疾的深切入骨的洞察,使她由日常生活里看到了伦常丢失的悲伤,而在对于怎样取巧、怎样狡诈的细节描述里,到处显出一种警觉和批判的眼光小说拒绝了对诗意的渲染,穿越了尘俗之网,直逼生活伦常与亲情伦理,有较强的现实精神 《世上最美的脸》 :薛 舒 原载《人民文学》2022年第6期 原刊责任编辑:马小淘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22年第7期转载 责任编辑:黑 丰 薛舒,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发表于《收获》《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小说界》《上海文学》等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