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47128108
  • 上传时间:2018-06-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99.5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546建筑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 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是培养造就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拥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2007 年 5 月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通过评估,并新建建筑学本科专业 该院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成果卓著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现有教授 6 人,副教授 8 人,讲师 2 人,其中 11 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均有国外建筑学专业高等院校学习和任教的经历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根据本学科专业的特点,以“拓宽基础、分流培养”为培养模式,确定培养目标,坚持精英教育作为南京大学建筑学教育的特色,教学采用本科通识教育,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干的教学体系 近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纵向项目,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百余项数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在国内外已形成一定的影响 学院学术气氛浓厚活跃,注意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性学术会议,通过合作研究、派出留学与进修、接收外国留学生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同国内外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

      九年来,建筑学院(前建筑研究所)共培养本科生 71 人,硕士研究生 314 名,博士研究生 30 名,在校的硕士研究生 119 人,博士研究生 20 人,毕业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好评 二、 人才培养目标与思路 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够引领整个建筑行业的高级人才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遵守宪法、法规和校纪、校规,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为人民服务 培养具有扎实的建筑学基础理论知识,建筑设计与建筑管理才能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毕业生可到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研究院,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建筑设计与建筑管理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及相关其他专业硕士学位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管理人才本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结合的特点,要求毕业生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 547具体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语言综合能力;2)掌握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和建筑设计方法与技能,具有进行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建筑项目管理的能力;3)了解环境、经济、社会、建筑、土木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有关建筑与城市、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与交通工程、建筑文化历史、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法律等相关关系的知识,具有综合分析建筑工程、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4)掌握建筑设计的实际技能;5)具有一定的从事建筑设计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6)具有计算机运用的能力(含运作 CAD 基本能力和 GIS 的初步能力) 。

      培养途径实行“拓宽基础、分流培养”的两类人才培养模式每年自匡亚明学院招收新生进校学习,本科前二年实行通识教育,主要充分发挥南京大学这一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依托承担通识教育的匡亚明学院在匡亚明学院一二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大平台通识课程,以及符合建筑学学科特点——学科平台课程(包括人文类、社会科学类和理工类)课程学习,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目的 本科后两年专业本科教育,本科三四年级在建筑学院,主要进行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以建筑设计课为核心,专业技术理论课相配套,学科通识理论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意在培养学生建筑学专业理论水平和建筑设计实践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将学生划分成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其中基础型是指本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包括就业创业人才培养和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两部分针对基础型学生,要求其具有更坚实的建筑学科和外语基础,对学科前沿知识有更广泛的了解,具有初步的独立科研能力,为随后两年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培养输送优秀生源对应用型人才则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和研究建筑设计问题,掌握技术,既可为业务部门输送合格的人才同时也可进入非建筑专业的研究生阶段进行深造,最后成为与建筑行业相关的开发企业高管或政府行业管理人才。

      通过在校课程学习、论文写作、社会活动和设计实践等达成培养目标和规格 三、 课程模块设置与学分学时分配 南京大学本科教学体系模块为: · 通识通修课程模块,包括通识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技能课、分层次通修课; · 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平台课、专业核心课; · 开放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升学类选修课、第二课堂、跨专业选修课、就业类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 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为四年制本科,总学分不少于 150 学分 建筑学院课程体系由四大系列组合而成: 548(1)通修课程模块:61 学分; (2)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必修) :63 学分; (3)开放选修课程模块:16 学分; (4)毕业设计:10 学分 说明:通识通修课程所列课程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指选(限选)课程,修满所列课程可充抵通识通修课程的 14 学分 说明:通识通修课程所列课程为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指选(限选)课程,修满所列课程可充抵通识通修课程的 14 学分 四、 培养规格与途径 ? 培养途径图: 甲类-本专业升学学生:需选修专业升学类选修课程至少 4 学分;第二课堂(实践课程)4 学分;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 6 学分;就业类选修课程 2 学分(即注明“▲”课程) 。

      总学分:通识通修课程(61)+学科专业课程(63)+选修课(16)+毕业设计(10)=150 乙类-跨专业升学学生:需选修专业升学类选修课程至少 2 学分;第二课堂(实践课程)2 学分;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 12 学分此类学生不需修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建筑设计(五) ,培养途径图: 甲类-本专业升学学生:需选修专业升学类选修课程至少 4 学分;第二课堂(实践课程)4 学分;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 6 学分;就业类选修课程 2 学分(即注明“▲”课程) 总学分:通识通修课程(61)+学科专业课程(63)+选修课(16)+毕业设计(10)=150 乙类-跨专业升学学生:需选修专业升学类选修课程至少 2 学分;第二课堂(实践课程)2 学分;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 12 学分此类学生不需修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建筑设计(五) ,大 类 培 养 阶 段 大 类 培 养 阶 段 专业准入专业准入 根据转专业要求, 参加考核, 降级进入建筑学专业学习 专 业 培 养 阶 段 专 业 培 养 阶 段 专业准出课程专业准出课程 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第二课堂(实践课程) 毕业设计 多 元 培 养 阶 段 多 元 培 养 阶 段 模块甲(本专业 学术人才)模块甲(本专业 学术人才) 甲类课程 模块乙(交叉复 合类人才)模块乙(交叉复 合类人才) 模块丙(就业创 业人才)模块丙(就业创 业人才) 乙类课程 丙类课程 甲, 本专业升学甲, 本专业升学乙, 跨专业升学乙, 跨专业升学丙,就业丙,就业 549建筑设计(六) ”二门课程。

      总学分:通识通修课程(61)+学科专业课程(55)+选修课(16)+毕业设计(10)=142 丙类-本科毕业学生:需选修专业升学类选修课程至少 4 学分;第二课堂(实践课程)4学分;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 4 学分;就业类选修课程 4 学分(其中限选“▲”课程) 总学分:通识通修课程(61)+学科专业课程(63)+选修课(16)+毕业设计(10)=150 建筑设计(六) ”二门课程 总学分:通识通修课程(61)+学科专业课程(55)+选修课(16)+毕业设计(10)=142 丙类-本科毕业学生:需选修专业升学类选修课程至少 4 学分;第二课堂(实践课程)4学分;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 4 学分;就业类选修课程 4 学分(其中限选“▲”课程) 总学分:通识通修课程(61)+学科专业课程(63)+选修课(16)+毕业设计(10)=150 ? 专业准入标准: 专业准入标准: 建筑学专业是一个跨学科,文理工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进入建筑学专业学习并申请本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在第二学期时,可根据建筑学院公布的转专业要求,参加考核(考核内容:综合素质考核和快图设计两部分)通过后,次年降级进入建筑学专业学习。

      ? 专业准出标准: 专业准出标准: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掌握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和建筑设计方法与技能,具有进行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建筑项目管理的能力;具有建筑设计的实际技能和一定的建筑设计研究能力、实际工作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因此要求进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需完成教学计划中“学科平台课,专业核心课程和第二课堂(实践课程)三大类课程”的系统学习,同时根据学生要求,选修相关方向课程,取得相应学分,进行“毕业设计”并答辩通过后可申请本专业学位 五、 专业开放课程目录与容量 序号 开放课程名称 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容量(人) 备注 1 外国建筑史(古代) 2 2 3 40 2 中国建筑史(古代) 2 2 4 40 3 建筑导论 2 2 3 40 4 外国建筑史(当代) 2 2 5 40 5 中国建筑史(近现代) 2 2 5 40 550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课 程 模 块 课 程 分 类 课程 性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学分一二暑 期三四暑 期 五 六 暑 期 七八课 程 模 块 课 程 分 类 课程 性质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 学分一二暑 期三四暑 期 五 六 暑 期 七八指选 241020 人文科学研究 方法 2 2 指选 051050D 社会调查方法2 2 指选 041130 逻辑学 3 3 指选 291010A 设计(一) 2 4 指选 291010B 设计(二) 2 4 通 识 教 育 14 通 识 教 育 14 指选 011030A 古代汉语(上)3 3 必修 000020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3 2+ 1必修 000010 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概论 3 2+ 1必修 000030A 000030B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概论 6 3 3 必修 000040 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 2 2 思 想 政 治 必修 000050A 000050B 形势与政策 2 11 000510 军事理论 2 2 军 事 必修 000520 军训 1 指 高等数学 10 66 指 000210A 000210B 大学英语 8 44 指 000311 大学计算机信 息技术 2 3 指 000321 大学计算机应 用 1 1 指 00034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3 3 + 4指 00034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3 3 + 4分 层 次 通 修 指 000410 大学体育 4 2222 通 识 通 修通 识 通 修 本专业必修/指选学分总数本专业必修/指选学分总数 61 61 必 080040C 社会学概论 3 3 必 120080 理论力学 4 4 必 291040 中国建筑史 (古 代) 2 2 必 291060 外国建筑史 (古 代) 2 2 必 291030 建筑导论 2 2 必 291020A 建筑制图与认 知(一) 2 4 必 291020B 建筑制图与认 知(二) 4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