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间接故意.doc
9页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议间接故意【摘 要】间接故意作为故意罪过 的重要形式之一,很多问题理论和实践 中的难点仍处于探讨之中我国刑法需 要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以 填补理论的微瑕,解决实际中的司法问 题深入研究间接故意,有利于完善刑 法理论体系,为定罪量刑提供准确的依 据本文从间接故意本身特征、间接故 意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 过失的区别联系进行探讨,并对间接故 意有无犯罪目的,是否构成犯罪未遂进 行微探,希望为刑法中关于间接故意的 体系的完善尽一点微薄之力 中国论文网 /5/view-4165055.htm【关键词】间接故意;认识;意-------------------------------------------------------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志 一、间接故意概述 1.1 间接故意的定义 我国刑法第 14 条规定:“明知自 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 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 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 [1]理论界关于 间接故意定义的叙述基本上援引于此, 但仍存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其一,间接 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 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 发生的心理态度其二,间接故意是指 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 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其三,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 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笔者认 为,通说的观点更明确体现了间接故意 的特征,即:“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 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1.2 间接故意的特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1.2.1 认识因素方面。
通说上间接 故意的认识因素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 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种认识不 仅包括危害结果一定会发生的认识,也 包括对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的认识如 甲欲用爆炸的方式杀害乙,明知丙当时 和乙在一起,为急于炸死乙,不顾丙的 安危,坚持引爆对乙的死亡,甲是直 接故意,而对丙是间接故意这是对危 害结果一定会发生的认识再举一例 甲欲投毒杀妻,认识到儿子也可能会吃 到有毒的饭菜,儿子是吃还是不吃是不 肯定的,这是对危害结果可能会发生的 认识 1.2.2 意志因素方面理论界对间 接故意意志因素的概述,有放任说、同 意说、容忍说、不违背本意说四种学说 “放任说”被学界普遍接受并成为间接故 意意志的通说笔者认为,这里的放任, 表现的是一种行为人为追求个人的某种 特定目的,甘愿冒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 风险,对危害结果顺其自然不管不顾的-------------------------------------------------------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心理态度。
表达的是对刑法所保护的社 会关系的蔑视心态如行为人追求某种 正当目的,放任了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 或行为人追求某种危害社会的目的,放 任了另一种危害结果对于间接故意, 刑法注重的是行为人所放任的危害社会 的结果,主意志的性质并不能决定放任 意志的性质,只是对量刑有一定影响 1.2.3 除认识和意志以外的其他特 征 1.2.3.1 无预谋性间接故意是行 为人为急于实现主意志而放任的其他结 果,主意志是可以预谋的,而放任意志 不是预谋的,具有突发性 1.2.3.2 差距性行为人实际造成 的后果大于或不同于行为人开始的意图 实际结果的发生并不是行为人最初所追 求的,与行为人最初追求的结果具有差 距性[2]如意图杀一人,结果杀两人或 以上行为人认识到行为的歧向性、辐 射性、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行为人没 有履行避免这些已知后果发生的义务,-------------------------------------------------------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放任了已预料到的附加结果的发生。
1.2.3.3 结果性间接故意必须体 现在一定的结果上实际结果是间接故 意犯罪的成立条件正因为放任的实际 危害结果实际上发生了,我们才从中察 觉到了犯罪人主意志以外的附属意志 [3]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危害结果的发生, 虽不是行为人直接追求的,但是也不违 背行为人的本意 二、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比较 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是故意犯罪 的两种类型尽管称谓不尽相同,但是几 乎为各国刑法理论所公认区别两者,不 仅有助于深入认识故意犯罪,更有益于 确定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原则界限, 为正确量刑提供依据由于危害程度不 同,在司法实务上也应轻重有别 2.1 认识因素之比较直接故意 与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都包括对行为的 社会危害性及可能造成结果的明确认知 但是直接故意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 具有“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认知,而间接-------------------------------------------------------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故意的认识因素只能是对危害结果发生 的“可能性”的认知。
[4]在认识内容和程 度上,直接故意要更明确间接故意是 行为人基于自己的认识和意志实施的危 害社会的行为, “明知会发生”是行为人 自认为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是 行为人对行为的主观认识如某人准备 杀妻投毒时,认识到其儿子或许会吃有 毒的饭,但仍然投毒,放任儿子会死亡 的结果,不过行为人对儿子的死亡还处 于不肯定状态即妻子的死亡是必然发 生,儿子的死亡是可能发生 2.2 意志因素之比较区分直接 故意与间接故意,两者的差距体现的最 明显的方面还是在意志因素上对行为 人来说,行为的目的是积极追求某种结 果,在意志态度上的反应即希望,希望 的内容即行为造成的结果的发生[5]而 间接故意的意志态度是“放任”,间接故 意的意志和直接故意的意志相比,具有 一定的依附性,是要依附于一定的主意 志的直接故意是行为人刻意追求某种-------------------------------------------------------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危害社会的结果,危害结果的发生正是 行为人行动的目的。
而间接故意的意志 是放任的,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是行为 人直接追求的目的间接故意的意志因 素和直接故意相比还具有无预谋性、差 距性[6]无预谋性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以 其他结果为目的的行为中,发生的行为 实施前并未预料的结果主意志是预谋 的,但放任意志却不是事先预谋的而 直接故意结果的发生是行为人行为的直 接结果,是有预谋的,并不出乎行为人 的预料差距性是指,行为人实际造成 的后果大于或不同于行为人开始的意图 在间接故意中,行为人认识到行为的歧 向性、辐射性、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 行为人没有履行避免这些已知后果发生 的义务,放任了已预料到的附加结果的 发生但直接故意中实际结果的发生正 是行为人追求的,实际危害结果和行为 人追求的目的并无差距 2.3 行为与结果联系上的差异 直接故意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行为人追求-------------------------------------------------------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的直接目的,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 是必然联系。
而间接故意追求的目的与 实际结果的发生并不是同一个,其行为 与危害结果的联系具有不特定性,处于 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行为不是导致结果 发生的必然手段间接故意是结果犯, 产生特定的危害结果犯罪才成立,反之 则构不成犯罪而直接故意无论结果是 否发生都构成犯罪,危害结果发生是直 接故意犯罪的即遂,反之则是直接故意 犯罪的未遂 2.4 刑事责任方面之差异区分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最重要的一个意义 在于,在结果是否发生的情况下决定是 否定罪在间接故意中,若危害结果没 有发生,则不构成犯罪在直接故意中, 即使危害结果没有发生,仍构成犯罪, 不过是犯罪未遂在结果已发生,定罪 已无疑问的情况下,区分它们的意义在 于解决量刑问题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 则的要求,对直接故意犯罪的量刑一般 应重于间接故意犯罪这样的规定是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