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面积脑梗死并出血护理查房描述.ppt
24页脑梗死并出血护理查房脑梗死并出血护理查房 一、病因相关知识一、病因相关知识——概念概念 ? 大面积脑梗死是由于脑主干动脉(主要指颈内动脉或基底动脉分支主干)发生闭塞而未能及时获得充分的侧支循环所引起的脑组织广泛坏死、软化,梗死面积大梗死范围的大小目前尚无统一定义,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梗死灶直径在4cm以上,面积>20cm2,累积2个脑叶或梗死面积大于同侧大脑半球 1/2或2/3,主要死因为脑水肿、颅内高压和脑疝 ,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并发各种并发症由于脑组织受损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较一般脑梗死高 一、病因相关知识一、病因相关知识——概念概念 ? 出血性梗死是指脑梗死后由于梗死区血液灌注时发生的继发性出血出血性梗死多发生在大面积脑梗死后,也是直接影响病人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出血性脑梗死发生越早,预后越差 一、病因相关知识一、病因相关知识——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 大面积脑梗死可见于任何年龄,以成年居多 ? 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表现酷似脑出血,起病较急,可在活动时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疝形成等)及梗死部位的局限性定位体征(言语及肢体运动障碍、双眼同向凝视等体征)。
一、病因相关知识一、病因相关知识—病因病因 大面积脑梗死中房颤性梗死是常见的病因,也是出血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 ? 1、心源性栓塞多种心脏疾病在心律骤变时栓子脱落引起脑梗死,栓塞血管易于再通,受损血管壁脆弱易破当血液重新涌入时即发生栓塞区出血 ? 2、大面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容易发生出血出血性脑梗死的形成与梗死面积有着密切的关系出血性脑梗死发生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梗死面积越大,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几率越高梗死面积大于同侧大脑半球 1/2的大面积梗死几乎不可避免地都会出现出血性脑梗死 一、病因相关知识一、病因相关知识—形成的机制形成的机制 ? 1、闭塞的血管再通,主要为栓子的迁移、破碎、自溶,血液从破损的血管壁流出,发生漏出性出血; ? 2、侧支循环的形成,主要是形成的侧支循环的血管壁发育不全而破裂出血; ? 3、抗栓药物的应用 特别的抗凝药和溶栓药,都能增加梗死后发生出血的可能性 ? 4、梗死后血糖升高可使梗死面积扩大而进展为出血性梗死 一、病因相关知识一、病因相关知识——治疗治疗 ? 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出血性梗死急性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促进病变脑组织功能恢复。
可及时给予高渗脱水剂、利尿剂等治疗亦可酌情给予脑细胞活化剂避免使用溶栓及抗凝的药物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控制血压,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等综合治疗 二、护理二、护理——一般护理一般护理 ? 出血性梗死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 ? 给予低流量吸氧,保持氧饱和度> 97% ? 高热病人给予头部冰枕、冰帽,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表浅处置冰袋等降温处理,可有效控制中枢性高热,降低脑组织代谢和耗氧量,减轻脑水肿 二、护理二、护理——病情观察病情观察 ? 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要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 ? 特别是发病的最初3天 ? 当发现病人出现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意识发生改变,由清醒变嗜睡、甚至昏迷,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者,则提示有脑疝前驱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 同时建立静脉通道,以 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滴,确保药物于15~30分钟内滴完 二、护理二、护理——保证气道通畅保证气道通畅 ? 气道通畅是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和血液氧合作用的关键,缺氧不仅加重脑水肿 ,对维持缺血半暗区的神经组织的功能存活至关重要 ? 护理时必须定时监测血氧饱和度。
? 应用鼻导管予以2 ~4 L/min 吸氧 ? 严重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及易于误吸的高危人群,应考虑早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二、护理二、护理——血压的管理 ? 大面积脑梗死高血压一般不需要紧急处理降压指征: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Hg;新的指南建议,一旦发生出血性梗死,应使收缩压 <180mmHg或舒张压<105mmHg 二、护理二、护理——饮食护理 ? 脑梗死病人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 ? 对于意识障碍者或严重球麻痹的患者,应避免经口进食,以防止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 ? 采用置胃管鼻饲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的流质饮食 ? 每日5~6次,每次200 ~ 300 ml每次灌注营养液前必须证实胃管在胃内并抬高床头30° ~ 45°或半坐卧位 ? 进食30 min ~ 60 min后再放下,以防食物返流 ? 如需翻身、拍背、吸痰者也应在此前进行 三、并发症的防治 ? 肺部感染 误吸是卒中患者合并肺炎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的处理吞咽问题和误吸是预防吸入性肺炎的主要措施 ? 避免患者受凉,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和清洁。
? 经常变换体位,定时翻身扣背,及时清除口腔和气道的分泌物,加强康复活动是防治肺炎的重要措施 ? 进食后半坐卧位30~60min,进食速度和食物温度适宜,以免冷热刺激至胃痉挛造成呕吐 ? 做好口腔护理和相关器具的消毒,如氧气温化瓶和管道,超声雾化装置和气管套管,均应严格消毒后使用 三、并发症的防治 ? 泌尿系统感染 发病后神志不清者应尽早留置导尿管或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后者感染机会少 ? 定期更换尿管 ? 尿失禁者可行假性导尿 ,不主张反复导尿法 ? 加强尿道口消毒护理 ,定期做尿常规检查及尿液细菌培养,感染一经确诊,应用抗生素治疗 ? 肺栓塞和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 文献报道死于肺栓塞者高达 1/ 4 ? 一旦病情允许力争患肢早期活动和避免在患肢上输液 三、并发症的防治 ? 预防压疮 ? 定时翻身, 受压部位涂赛肤润,睡气垫床,气垫褥充气为50%~70% ? 尿失禁患者的皮肤必须保持干燥清洁 ,褥单平整,无残留杂物 ? 禁在患肢处放置热水袋取暖 ,防烫伤 四、安全管理 ? 评估病人,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全宣教,根据病情,床尾挂警示标识 ? 躁动不安的患者应使用带护栏的病床,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带,防止病人意外拔管、坠床、摔伤。
五、康复训练 ? 早期康复锻炼 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康复锻炼 ①肢体功能康复,每 2~4h为患者按摩肌肉和活动关节锻炼遵循由小到大,先轻后重,由近及远,先上后下,循序渐进原则,平卧时宜将肢体放于功能位 ② 语言康复训练,训练由听到看、到说,由字到词,先易到难的语言训练程序,循序渐进 五、康复训练 ③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可防止咽下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以上饮食护理可同时进行,对功能障碍者,进行空吞咽训练或给予冷刺激(冰冻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腭弓、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可诱发吞咽反射)在功能有所恢复后,可从糊状食物到半流质,再过渡到流质 六、血小板减少护理 ? 每日观察皮肤粘膜出血情况 ,若发现新瘀点、新瘀斑则应及时报告医师,同时记录其部位、大小、数量和时间 ?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洗澡更衣,勤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 ? 尽量穿棉织宽松衣物,避免皮肤受刺激引起出血 ? 如有破溃应及时处理,以防损伤造成出血或感染 ? 治疗时严格消毒,操作轻柔,做好血管保护,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应谨慎使用约束性治疗措施 ? 穿刺后压迫止血5~10min以上。
加剧出血的药物都需慎用 ? 发热时禁用酒精擦浴,以免加重皮肤出血 六、血小板减少护理 ? 保持病室安静、清洁、舒适, 空气新鲜忌干燥、污浊不清或刺激性气味同时保持鼻腔湿润,防止干裂加重出血,并嘱患者不要用手挖鼻 ? 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忌用牙签剔牙,以防牙龈损伤齿龈及舌体易出现血泡,小血泡一般无须处理大而影响进食的血泡,可用无菌空针抽吸积血,局部以纱布卷加压至出血停止 ? 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或明胶海绵片贴敷牙龈,及时用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清除口腔内陈旧血块,避免口腔异味而影响食欲和心情 六、血小板减少护理 ? 若出现腹痛、呕吐、便血,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出血 ? 头晕、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大汗、面色苍白加重,提示失血性休克 ? 应及时通知医师,并绝对卧床休息 ? 如呕血时,应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 严密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量、形状和次数,详细记录,随时测量血压、脉搏 ? 急性期予禁食,当出血停止后,给予流质饮食,食温不超过50℃,以后逐渐进半流质,软饭 六、血小板减少护理 ? 若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物模糊、颈项强直,甚至意识障碍,表示患者有颅内出血。
? 应立即给氧,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通知医师作好一切抢救工作, ? 按医嘱应用止血药物及降低颅内压药物,头部给予冰袋或冰帽 ? 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和意识的变化 ? 观察应用脱水药后患者的意识、瞳孔的变化,观察有无其他重要脏器出血征兆,同时监测血小板计数 ? 患者过度烦躁,会加重颅脑出血,按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注意避免过度镇静,以免影响病情观察,同时加护床栏,防止坠床 七、心理护理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常伴有四肢瘫痪、语言障碍,缺少与外界交流,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心理,表现为情感失控、丧失信心、不愿活动等因此针对每一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加以疏导,介绍康复锻炼的意义,增加信心,鼓励主动参与,以保证康复护理措施的实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谢谢!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