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小说的源流与发展.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0204496
  • 上传时间:2022-04-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9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代小说的源流与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的源流与发展 一、小说的概念与分类 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杂篇·外物》中第一次将小说作为文体概念使用是桓谭的《桓子新论》: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著录了小说十五家,惜作品已失传班固从治身理家、可广视听的作用出发对小说下的定义,成为传统目录学的经典概念,一直到清代纪昀《四库全书总目》都将小说列入属于实录而非虚构的子部或史部另外,有关小说的界定与分类,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认为小说可“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并将小说分为十类:偏记、小录、逸事、琐言(世)、郡书、家史、别传、杂记(搜)、地理书、都邑簿明代批评家胡应麟仍依班固目录学的观念,认为“小说,子书流也然谈说道理,或近于经;又有类注疏者纪述事迹,或通于史;又有类志传者”,将小说归于子部和史部,列唐人传奇入小说,而拒通俗长短篇小说和文言小说于门外,分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后三类非叙事)清代纪昀分三类: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辑琐语从篇幅可分长中短篇,从语体可分文言与白话,从源流可分志人(轶事)、志怪、传奇、话本、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世情、讽刺、公案侠义、狭邪、谴责等等。

      二、小说的源流、发展与晚熟 在小说孕育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小说与上古神话、与史传、诸子散文的关系 古小说: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小说而是史乘的一个分支魏晋六朝,小说创作实绩卓著,古小说成为一独立文体并有了明确的分类如专记人物言行片断的轶事(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语林》,专记神仙鬼怪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列异传》、《博物志》、《拾遗记》、《殷芸小说》等中国小说到了唐代,才由萌芽状态趋于成形,古小说分化为有史料价值的野史笔记,有故事性的实录见闻即笔记小说,有意虚构、娱情娱性的传奇小说三类唐人传奇分为传与记两类:以传为名的多以人物为描写中心,以记为名的多以事件为描写中心传奇小说文备众体、寄意笔端文言笔记体小说在唐有《太平广记》、宋代有《杨太真外传》、《李师师外传》等,元代有《娇红记》(《剪灯丛话》明刻本12卷),明代瞿佑《剪灯新话》四卷20篇,李祯《剪灯余话》,五卷21篇,邵景詹《觅灯因话》、《钟丽情集》等,清代有蒲松龄《聊斋志异》、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沈起凤《谐铎》、袁枚《新齐谐》、、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张潮《虞初新志》等 宋元话本,即民间讲唱文学中说话艺人的底本。

      从源流上看,通俗说话体与文言笔记体的发展不是一条线,,它起于民间,从宗教说唱“讲经文”发展为“俗讲”、变文(唐代俗讲的话本)发展为民间说话说话”分为说公案即说铁骑儿,说经即说参请,讲史、小说(又称银字儿,分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赶棒、发迹变泰,篇幅短、题材广、哀艳动人、最受百姓欢迎,是话本小说的来源)四类话本小说有《清平山堂话本》,明代以后有拟话本小说,指的是民带以后文人模仿宋元话本创作的专供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三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