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贸会计实务操作_会计学堂例文.docx
12页商贸会计实务操作_会计学堂 商业企业的计核算 商业企业的最大特点是买进货物,然后转手卖给别人,从中获取利润商业企业不对进来的货物进行加工、再生产以得到更大的利润 一般来讲,通过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就可以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商业企业商业企业的名称中一般都带有“商贸”“贸易”等字;企业的经营范围中通常有“批发”“零售”等字 第一节商业企业的流程 一、以商品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 商业企业的这一基本业务流程是与生产企业比较而言的生产企业主要是借助机器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再对外销售而商业企业只有购进、运输、储存、销售四个基本环节 (一)商业企业进货的一般业务流程 商品进货是商业活动中最基本的环节,一般包括五个步骤: 1、申请采购 企业一般由需求部门填制采购申请单,向采购部门提出需要采购商品的种类、规格、数量、到货时间等信息 采购申请单通常一式三联,由申请部门、采购部、财务部各持一联,财务部所持有的采购申请单,主要在后期审核采购合同同时使用2、供应商报价,签订采购合同 采购部门接到采购申请后,开始向所有供应商发出询价,各家供应商进行报价,最终确定采购供应商。
采购部门结合供应商的报价,开始制定采购计划,提交总经理审批 3、发出采购订单,签订采购合同 采购计划由总经理签字确认后,采购部门直接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确认后并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由会计人员进行审核,仓库、 财务各持一份复印件 4、采购商品入库 采购商品到货后,由仓库进行验收,根据“送货单”和“采购订单”核对名称、规格、数量、对应的采购单号、商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采购部门,有采购部门决定是否收货 如需退货,采购部门通知仓库和财务相关的退货信息,仓库开具“商品退货单”,根据退货单向供应商退货,同时将供应商确认后的退货单交给财务 经仓库验收合格的商品,仓库人员应开具“入库单”,并与供应商的“送货单”一起交给财务,便于财务对账 (1)进价核算方法:是指库存商品的购进价格来反映和控制商品购进、销售和储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进价核算方法可分为进价金额核算和数量进价金额核算两种 (2)售价核算方法:是指以库存商品的销售价格来反映和控制商品购进、销售和储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售价核算方法可分为售价金额核算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两种。
5、付款 企业购进商品,商品交接一般采用送货制或提货制,货款以支票、汇兑、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登方式结算 企业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好合同后,采购部门会收到供货单位开具 的专业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采购部门应核对发票所列商品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与合同订单是否相符,并将发票联和抵扣联交于财务部仓库保管员收到供应商货物时,应核对无误后,填制收货单或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给仓库记账,一联留采购部门,一联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结算合同约定付款的期限办理货款结算温馨提示: “送货单”应标明送货日期、送货单位名称、送货单位印章或经手人签名、货品名称、规格、数量,送货单应留仓库一联,另一联交给财务部门 “入库单”一式三联,经仓库主管签字后,第一联留仓库,第二联同送货单一起交财务部门,第三联交采购部门 “出库单”一式三联,经仓库主管签字后,第一联留仓库,第二联交财务部门,第三联交采购部门 “商品退货单”应显示退货日期,供应商单位名称,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对应的订单编号、退货原因等,退货单一式四联,第一联留仓库,第二联交供应商,第三联交财务部门,第四联交采购部门。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统一规定为三联,各联次必须按以下规定使用:第一联为发票联,由购货方作付款的记账凭证;第二联为抵扣 联,由购货方作扣税凭证;第三联为记账联,由销货方作销售的记账凭证 企业在进货环节中,根据供应商是否及时开发票,通常有三种情况:货票一起到;票到货未到;货到票未到会计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 1、货票一起到 企业收到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商品买价,税额部分可以作进项抵扣,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等科目 2、票到货未到 企业采购商品,先收到发票和相关单据,但商品未到,会计人员应将未到的商品作为“在途物资”科目核算 会计人员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金额记入“在途物资”科目,根据发票上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根据发票上价税合计数记入“应付账款”等科目 3、货到票未到 企业采购商品,货已经到达,但发票和相关单据都未到达,到月末会计人员应以合同价(不含税)或者市场价作为暂估价,将该批商品暂估入库。
到月末,会计人员应根据签订的合同价(不含税)金额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等科目温馨提示: 次月,等发票单据到达时,会计人员应先红字冲销暂估的金额,再按发票记相关单据进行正常的账务处理 (二)商业企业销货的一般业务流程 商品销售是商业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销售活动一般包括五个步骤:销售报价、评审客户、接受订单、商品出库、资金结算 1、销售报价 销售报价是由销售部门比照商品市场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确定产品售 价后,向客户报价本环节中,会计人员通常不参与 2、评审客户 企业销售业务发生前,应对潜在客户的信用、偿债能力等进行多方面调查分析,以确保企业销售后,货款可以安全收回,尽可能避免坏账、死账本环节由销售部门进行,会计人员不参与 3、接受订单 企业收到客户订单后,买卖双方商定价格,然后签订购销合同在签订合同时,会计人员应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重点审核合同内容是否和订单内容一致,以及收款方式等 4、商品出库,开发票 企业销售商品时,仓库应根据合同上注明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发货,并开发货单,做好出库登记,并向财务部送存一联。
5、资金核算 会计人员根据仓库送来的发货单开具销售发票,确认销售收入客户验收货物后,应按合同约定办理货款结算工作 企业在销货的环节中,根据客户是否付货款通常有几种情况:货到收款、货到款未收、预收货款等会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 (1)货到收款 企业发出货物后,收到对方的收账通知,根据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记账联,借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2)货到款未收 企业发出货物后,根据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记账联,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3)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是企业未发货之前,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先收取的款项,如收到销货单位存入的保证金或定金等 收到预收货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等科目;发货时,借记“预收账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收尾时,借记“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科目。
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将预收款项记入“预收账款”贷方 一、商品企业的期间费用的处理 商业企业除了采购成本外,还会发生其他支出,譬如报销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工资、银行手续费等费用这些费用不计入商品的成本,而是直接记入公司的各种费用,这种费用称为“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记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期间费用 1、销售费用 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为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销售佣金、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用,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材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及其他费用 发生销售费用时,借记该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等科目;期末,应将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2、管理费用 企业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为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和其他经费、工会经费(即将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拨交给工会的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审计费(即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查账)、资产评估等发生的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和其他资产的摊销、坏账损失、业务招待费、绿化费、排污费等。
发生管理费用时,借记该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长期摊销费用”“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等科目;期末,应将该科目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3、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 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即相关的手续费等发生财务费用时,借记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长期借款”等科目;发生应冲减的利息收入、汇兑收益、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该科目;期末,应将该科目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温馨提示: 商业企业会计人员在报销上述费用时,都应先审核费用发票及单据是否正确,签章是否齐全等,再根据原始单据进行财务处理 二、商业企业月末业务的处理流程 第一步:先对本月所有凭证重新进行审核,仔细核对减少差错 月末结账建立在日常会计凭证的日清基础上,要求日常的会计凭证数据和分录准确无误一般建议在月末结账时核对 第二步:进行相关项目的账实核对 1、现金 在结账日末进行清盘,编制盘点表,对平现金与现金日记账的余额。
若不平,应检查现金日记账和所有现金相关凭证,查清原因进行处理 2、银行存款 将银行所有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核对,余额若不平,要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3、存货 商业企业的存货是指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在月末时应对存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明细账进行核对如有差异,应查清原因进行 处理 第三步:核对税务认证清单与应交税金明细账等账户 (1)将税金进项税额认证清单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明细账进行核对 (2)将金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的销项清单和企业的应交税金——应 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明细账进行核对 (3)对于进行税额转出等其他应交税金的明细科目的原理是一样的第四步:查看所有明细账科目余额,对有异常的方向余额进行调整(1)将所有明细账与总账核对 (2)清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有无串户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