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doc
2页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主要 维度或基本要索有一一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 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程目标就是以这三大维度或三大要素 为脉络来进行表述的总目标对小学生经由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预期 发展水平作了高度概括,分冃标则对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 具体发展内容作了明确界定总目标和分目标一起,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正 如《标准》所指出的,虽然总目标分解为三个分目标,“但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 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同时能兼顾或达到多个分目标小学生的科学学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知识的获取:二是科学技能的掌握;三 是有关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标准》的分目标正是对应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表 述的调查研究表明,我们的教师对于传授科学知识最为驾轻就熟;对培养儿童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似乎也并不陌生;但在引导、帮助儿童棠握科学技能尤其是掌握科学探究技能方面却 感到困难重重,力不从心所以,《标准》在分日标的第一部分就列出了科学探究。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中的“探究”,应同时指探究活动和 探究技能;“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中的前一个“探究”侧重探 究技能、而后一个“探究”则指探究活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 学的主要途径”以及“但也需明确,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小,灵活和综合 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中的“探究”都是指探究活动讨论的要点:课程如此重视“科学探究”,是否可以不顾科学知识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培养呢?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 《标進》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 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 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科学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 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 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及自己阅读有关书籍理论得知:我国新课程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的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小,形成从形象、 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络例如科学课标将此课程总目标分解成: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分目标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把各分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可以而且常常需要 在某一堂课、某一个教学环节上对某一个分目标比较侧重,但在另一堂课、另一个教学环节 上又会体现另一个分目标,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三个分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由于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我们的教师容易偏重科学知识这一个分冃标而忽略了科学探究分冃 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分目标希望引起注意,避免出现这种倾向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元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 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其教 学方法就不能简单地照搬知识传授的做法,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科学素养中的 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索与书本知识不同,不属于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或 称为经验知识或默会知识这类目标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操练学会,而是必 须习得的。
这里的习得是指学生需要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 感悟、最终内化的结果这是直接经验习得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 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 地、充分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 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这是科学学习与传统自然学科知识学习最大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