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察深圳育才小学有感.doc
24页挂职深圳育才小学有感戴红涧西区青岛路小学2005年11月29日挂职深圳育才小学有感为了加快洛阳市涧西区教育的发展步伐,进一步提升区各小学校长的管理素质和业务能力,更新现代教育理念,涧西区教育局组织安排区属小学校长赴深圳育才小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挂职锻炼我有幸于本学期9月25号赴深圳参加了学习,本次活动安排周密、内容丰富、收获很大 这所有着22年历史的育才学校管理井然有序,校园整洁宁静,学生穿着得体大方、师生彬彬有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走进课室,看到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研讨气氛和学生敏锐的思维、独度的见解,让我们赞叹不已;与校长、教师座谈,他们为人谦和、态度坦诚和对工作的执着让我深受感动我们十分珍惜在校学习考察的时间,细心地观察,认真地观课,诚心地与该校校长、教师交流,得到很大的收获和启示结合我区教育大环境和我校的教育实际情况,吸取深圳育才小学的成功经验,我计划今后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以下几方面给与关注: 一、创和谐校园,追求精细化、人性化、开放性管理和谐校园必需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应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联系起来,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让师生享受教育教学的成果,当快乐老师,做快乐学生。
和谐校园还应是管理与教学都有序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班子是关键,而校长是灵魂学校要加强班子建设,建立健全的、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以和谐的观念和方法激励教师主动发展首先,作为学校工作的决策者、学校日常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校长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教学工作的运作深圳多数校长都接受过东、西方教育,文化程度高,视野开阔,办学理念先进,为人儒雅,以人为本的意识较浓无论与教师洽谈工作,还是与学生讨论问题,我们都要学习深圳育才学校校长的耐心和彬彬有礼,充分体现校长较高的人文素养目前的学校管理中动辄以某种利益或惩罚相助、教师根本无法真正地发挥其创造性和价值,缺乏民主、自由的管理会极大抹杀人的创造性真正能发挥员工最大价值的管理应该是让教师感觉不到管理的存在,而不是人人自危约束的制度因此,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应体现平等、民主、团结的原则,学校管理者应统揽而不包揽、放手而不撒手、大度而不失度学校每学期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设立一些奖项,如学困生关爱奖、突出贡献奖、特殊服务奖等,并根据所得荣誉给予适当奖励再者可让学校每一位老师都轮换当当班主任,或有几名老师共同但当班主任,分工详细,每个领导分管到各年级,共同管理,丰富各自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其次,建立人文学校,突出管理中的文化性是学校发展的趋势使然学校的校园建设更是体现人文关爱、人性化管理每栋楼都设置残疾人通道,每层楼梯转弯处均设置防滑地砖;由于学校面积有限,因此学校充分利用每个角落放置桌子和椅子供学生休闲时间使用学校还充分利用空间摆放各种花草,尽量创设舒心环境让师生愉悦地工作和学习传统学校的管理多表现为与利益挂钩的各种考评,忽视了人文、环境在管理中的特殊意义目前各地学校正在逐渐改变文化在管理中作用过低的现象,努力构建本校共同的文化氛围,用一种共同的目标激励教师,用共同的价值观感染教师,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校要注意关心了解每位教师的心理,及时解决教职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教师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真正地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发自内心地去爱这个家,为这个家尽责任、做奉献再次,我们要认真对待学校的每项工作,真正体现“学校无小事,事事为教育”比如说校园文化的建设,即便是洗手间也要注意如走进洗手间,我们要求洗手间干净明亮、色彩亮丽之外,还可在墙上悬挂着格言、谚语、名人名句等;学校的会议室,也要让人耳目一新,椅子分类摆放整齐,地板擦洗得光亮照人;下课期间我们听不见学生们大声喧哗,看不见学生们追逐打闹,只看到他们在低声细语;在电教室听课期间我们听不见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学生到校期间,我们听不到校园的吵杂声。
整个学校呈现一片祥宁、和谐的气息,所有的这些,无不凝集着学校的严格规范、精细管理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生不能闭门造车,只有开放、民主,才能培养学生有现代意识,有国际视野,有能力应对未来为了做到这些,我们要学习深圳的学校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心智的机会,利用社会资源为校所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的三级网络定期邀请社区专家或职能部门专业人士到校开设讲座,就社会热点、难点展开大讨论,让学生及时掌握最前沿知识,了解世界最新动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召开校长与学生的讨论会,学生们可以针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问题当场向校长提出意见,并请校长当场解答二、以托校园文化,规范学生行为别人叫我做我就做这是“人律”;有制度管着而不能做别的叫“他律”;一切都是我应该这样做的是“自律”这三种方法将是我校今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常见的方法我认为,人律,是一种以人管人的方法;他律,是一种制度管人的方法;自律,是一种文化管人的方法我们要让青小的学生学会自律,就要创建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依托我们的校园文化,去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工作如下:1、依托管理文化规范教师行为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是轻“管”重“理”,注重给全体教师共同的教育理念、情感理念和心理理念的梳理,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
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一批“三心二意”(三心:研心,研究学生的心、钻研学习的心;放心,敢于放权不包办的心;享受心,享受孩子、享受工作的心二意:创意,工作不断创新;善意,即善待自己又善待别人的教师形成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中坚力量另外,学校通过别开生面的“软管理”活动,无形而有机地渗透了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理念如青年教师拜师会,《我的育人观》教师演讲、班主任班级文化交流等,看似活动,实则学习,目的就是使我们的教师规范训练的方法与手段日臻科学2、依托教师文化引导学生行为开展“大手牵小手,风雨人生路”活动,以教师的成功带动学生的成功,实现青小“不求人人成为精英,但求人人走向成功”的新的办学理念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树立座右铭:“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多挑重担,少推责任;多做实事,少说空话;多吸收,少批判;多思考事,少议论人;多为成功想办法,少为失败找理由让老师成为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让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3、依托校史文化激励学生情感走进校门就可以看见学校大厅和陈列室里悬挂的一张张夺目的证书,无不展示着青小傲人的今天老师们常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大厅和陈列室,激励学生为青小的不断发展努力。
4、依托制度文化训练学生行为坚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日常规范》、《青岛路小学教师忌语十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针对性地设计家校联系反馈表,有效引导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结合每月开展的“道德标兵”、“优秀班集体”等评比,使学生的每日常规趋于规范5、依托课程文化启迪学生行为我们在抓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和班队会等的同时,以多元化的校本课程为契机大力营造开放创新的校园文化我们的校本课程是英语和航模,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视听文化和英语、航模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文化,吸取精华,去其糟粕6、依托班级文化培育学生行为我校的班级文化各具特色,有的开设了“评比栏”----看谁五星得的多;有的设置了“我能行----心灵手巧展示台”等,有的还有“图书角”、“英语角”、“加油站”、“爱心小提醒”等都让人耳目一新,也是学生的心田得到滋润,心灵得以熏陶,个性得到展现,才能得以发挥,每个班都从各自的特点出发创特色,学生的日常行为自然得以培育和规范7、依托走廊和墙壁文化促进学生行为我们的走廊和墙壁会说话我们在学的走廊和墙壁上都张贴了很多标语、警示图、谚语等,让师生无论身处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切实地感受到校园文化带来的美好享受,自觉自主地把自己当成校园的主人。
自发学习、锻炼和发展,师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8、依托活动文化弘扬学生行为学校定期开展一系列专题教育周、教育月与德育论坛活动完成“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化、常规教育系列化、养成教育经常化”的德育目标如开展“英语主持人”、“童话剧表演”、“数学速算”、“作文大赛”、“书写比赛”等活动,学生踊跃参加,在快乐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感受文化浸润的无穷魅力,与文化同行,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摒弃三、开展“四雅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四雅,即典雅,学生了解经典名著;文雅,学生具有文化品位;优雅,学生有较好的行为举止;儒雅,学生有君子人格和儒雅风范四雅”教育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经过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充分参与丰富多彩的结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活动,夯实德育基础,锻造德与品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具体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活动:1、培养五种习惯在1~3年级开展培养学生五项良好习惯活动生活习惯:即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主动为父母、他人帮忙;作息有规律,珍惜时间;消费文明,勤俭节约;遵守校规和公共秩序卫生习惯: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保持自己心理卫生。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注重发展自己的特长;不怕困难和失败,有韧劲有拼劲;谦虚好学不自满,有求知欲求成欲;学习别人长处,互相鼓励进步;具有为祖国刻苦学习的初步志向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爱惜公共财物;尊重劳动人民,长大为人民服务;不怕脏累苦,勇挑重担;知道团结起来有力量,为集体劳动更光荣交往习惯:尝试守信,举止礼貌;是非分明,乐于助人;尊重别人,对别人的帮助怀有感激之情2、实施“六美”要求,六个主题,一个主体一个年级一年级:字迹工整美:学会写铅笔字,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认真仔细,规范整洁二年级:作业清爽美:作业要清清爽爽,漂漂亮亮,格式、字体等规格要统一、美观三年级:着装大方美:简朴穿着端庄、大方、美观四年级:举止得体美:系统进行公民意识、成才意识、环境意识、生命意识、交往意识和审美意识的教育,使他们举止得体,不但与场面相协调,而且与身份、年龄相协调五年级:表达流畅美: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上,都应该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在会说、会写中体现出一个人的“四雅”风范六年级:思维创新美:学生处在思维形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时期,所以要加大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3、开展“七心”教育人与人之间(扩大到社会):中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热心献给他人人与自然之间:爱心献给环境人自身内部:信心留给自己,恒心留给自己四、转变观念,促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既是“自我教育者”,也是“研究者”要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转换,教师本身就必须是一位积极的、有效的教育研究者这既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前提条件我们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提倡要让学生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照统一的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我们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