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_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docx
5页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_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民 [明]张居正① 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②,侵欺拖欠云云,读之使人扼腕公以大智大勇,诚心任事,当英主综核之始,不于此时剔刷宿敝,为国家建经久之策,更待何人?诸凡谤议皆所不恤即仆近日举措,亦有议其操切者然仆筹之审矣,孔子为政,先言足食;管子霸佐,亦言礼义生于富足 自嘉靖以来,当国者③政以贿成,吏朘④民膏以媚权门而继秉国者,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渊薮⑤,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⑥日贪,国匮民穷,病实在此仆窃以为贿政之弊,易治也;姑息之弊,难治也何也?政之贿,惟惩贪而已至于姑息之政,倚法为私,割上肥己,即如公言豪家田至七万顷,粮至二万,又不以时纳夫古者,大国公田⑦三万亩,而今且百倍于古大国之数,能几万顷而国不贫?故仆今约己敦素,杜绝贿门,痛惩贪墨⑧,所以救贿政之弊也查刷宿弊,清理逋欠,严治侵渔揽纳之奸,所以砭姑息之政也上损则下益,私门闭则公室强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理逋负者,所以足国也官民两足,上下俱益,所以壮根本之图,建安攘之策,倡节俭之风,兴礼义之教,明天子垂拱而御之。
假令仲尼为相,由、求佐之,恐亦无以逾此矣! 今议者率⑨曰:“吹求太急,民且逃亡,为敌凡此皆奸人鼓说以摇上,可以惑愚暗之人,不可以欺明达之士也夫民之亡且乱者,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今为侵欺隐占者,权豪也,非细民也;而吾法之所施者,奸人也,非良民也清隐占则小民免包赔之累,而得守其本业;惩贪墨则闾阎无剥削之扰,而得以安其田里如是,民且将尸而祝之⑩,何以逃亡为?公博综载籍,究观古今治乱兴亡之故,曾有官清民安,田赋均平而致乱者乎?故凡为此言者,皆奸人鼓说以摇上者也愿公坚持初意,毋惑流言异时宰相不为国家忠虑,徇情容私,甚者辇千万金入其室,即为人穿鼻矣 今主上幼冲,仆以一身当天下之重,不逡破家以利国,陨首以求济,岂区区浮议可得而摇夺者乎?公第任法行之,有敢挠公法、伤任事之臣者,国典具存,必不容贷 (节选自《张太岳文集》) 【注】①张居正(1525—1582),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②翰:鸟的羽毛这里代指书信苏、松:指苏州府和松江府③当国者:这里指权相严嵩④朘(juān):搜刮⑤逋负:拖欠税赋渊薮:汇聚处⑥公室:诸侯的家族或政权。
⑦公田:文中特指王侯们受封和兼并的田地⑧贪墨:贪财好贿⑨率:轻率⑩尸而祝之:立尸而祝祷之尸,代鬼神受享祭的人穿鼻:任人摆布幼冲:幼小此信写于万历二年,此时神宗皇帝年仅11岁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凡谤议皆所不恤 恤:忧虑 B.然仆筹之审矣 审:周密 C.恐亦无以逾此矣 逾:超过 D.国典具存,必不容贷 贷:推卸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属于作者对“贿政”之弊论述的一组是(3分) ①来翰谓苏、松田赋不均,侵欺拖欠云云 ②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 ③为逋负渊薮,以成兼并之私 ④私家日富,公室日贪,国匮民穷 ⑤官民两足,上下俱益 ⑥吹求太急,民且逃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封信的第一部分,作者批评了宋阳山为政不作为,还引用孔子和管子的事例说明改革弊政是有历史依据的 B.作者指出,“贿政”“姑息”之弊造成了国家匮乏、百姓穷困,而惩治贪官和清理拖欠的目的就是使百姓富足、国家富足。
C.这封信表达出作者对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朘民膏以媚权门”的义愤以及对“贿政”“姑息”之弊开刀的决心 D.在论述整治“贿政”“姑息”之弊的同时,作者还从现实和历史的层面批驳了反对者说他的改革“吹求太急,民且逃亡”的论调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惩贪吏者,所以足民也3分) 译: (2)咸以贪吏剥下而上不加恤3分) 译: 试题答案:2.D(贷:饶恕) 3.B(①是宋阳山所论 ⑤是惩治后的得益 ⑥是他人议论) 4.A(作者对宋阳山进行勉励和安抚,引用孔子和管子的言论意在说明改革弊政、让老百姓富足的正确性) 5.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足”、判断句式译对各给1分2)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以”“恤”译对各给1分〕 [参考译文] 您来信说苏州和松江的田赋不均衡,存在着侵害欺凌和拖欠的现象,读了让人对此感到愤慨您凭着非凡的才智和勇气,真诚地做事,(此时)正当英明的皇上开始综合考核的时候,您不在这个时候清除这些陈旧的弊端,为国家建立更长远的政策,那还能等什么人呢?至于那些诽谤议论都不值得忧虑。
再说,)即使是我最近的一些做法,也有人评论办事过于急躁严刻然而,我这样做的考虑是很周密的:孔子对于政治,也说先要让百姓吃饱饭;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也说礼义是从富足中产生出来的 从嘉靖以来,掌管国家的人行政,不行贿就办不成事,官吏搜刮民脂民膏来讨好有权力的人而接着执掌国家大权的人,却又实行一律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造成拖欠税赋汇聚(的局面),而变成为豪强兼并的私产权贵一天天地发富,王侯一天天地贪婪,国家匮乏、百姓穷困,毛病确实在此我私自认为不行贿就办不成事的弊端,容易治理;而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的弊病,难以治理为什么呢?行贿办事的现象,只须惩处贪腐即可;至于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依仗法律的权威为自己谋取私利,割剥国家的财富以肥私,就是如您说的那个样子地位高、权势大的人,田地多至七万顷,粮食多至二万石,又可以不按时交纳赋税在古代,大的诸侯国的公田有三万亩,现如今有些王侯的田地比古代大诸侯国多出数百倍,能达到几万顷,国家哪里还不贫穷呢?所以,我现在约束和勉励自己朴素,杜绝贿赂,彻底地惩治贪财好贿,这都是用来救治贿政弊病的举措清除旧的弊病,清理拖欠税赋,严厉治理欺凌百姓、包揽代纳赋税的邪恶行为,这都是用来救治无原则地宽容的政治的举措。
贪财好贿的贪官减少了,那么百姓的收入就增加了,个人侵占的渠道封闭了,那么公家就会强盛所以惩治贪官是用来使百姓富足的,清理拖欠是用来使国库充足的国家和百姓两边都富足了,上面和下面都得到好处,这就是用来壮大根本的谋略,建立安定国家的策略,倡导节俭的社会风气,兴起礼义的教化,大明天子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治理好天下这样一来,)即使让孔子当国相,又由子路和冉求来辅佐,恐怕也不会比这做得更好! 现在有言官轻率地说:“(清理拖欠)翻老底求取太急,百姓将要逃亡,与朝廷为敌的大概就会是这些人这都是奸人在摇唇鼓舌企图动摇皇上的决心这种说法可以愚惑不明事理的人,却不能用以欺骗明白通达的人他们所说的)百姓逃亡将要作乱,都是因为贪官盘剥下面而上面却不加以体恤,豪强对土地加以兼并让百姓贫穷而流离失所所造成的现在那些侵夺欺侮他人暗地占有土地的都是权贵豪强,不是平民;而我制定的法律所施加的对象是奸人,而不是良民清除暗地占有(土地),那么百姓可以免除担保赔偿的拖累,能够守住自己的本业;惩处贪财好贿,那么民间就没有剥削的侵扰,百姓就可以在田里安心耕作像这样,百姓将会立尸而祝祷,他们为什么要逃亡呢?您博通书籍,探究古往今来国家安定作乱与兴盛灭亡的原因,哪里有为官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田赋均匀公平而招致作乱的呢?所以,所有这些话,都是奸人的鼓舌用来动摇皇上的。
希望您能够坚持当初的心志,不要被流言所迷惑从前宰相不为忠于君国计虑,顺从私情纵容私利,甚至用车运送千万金到自己的家里,(当然)就会被人任意摆布了 现在皇上幼小,我以一身担当天下的重任,只要有利于国家,革除弊政,能够成功,即使家庭破败,肝脑涂地,我也决不退让,我的决心哪里是这些毫无意义的没有根据的议论可以动摇或夺去的呢?您只管按照法律行事,如果有敢于阻扰国家法律、伤害担任大事臣子的人,国家法律制度都很完备,一定不会(对他们)宽容饶恕 答应天巡抚宋阳山论均粮足_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