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资料.doc
6页论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泛智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为创立独立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基础,对西方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泛智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一)夸美纽斯简介扬.阿姆司.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著名的捷克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出生于捷克的尼夫尼兹的一个磨坊主家庭,父亲是摩拉维亚兄弟会的成员在其父母相继去世后,由兄弟会资助,接受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但是,夸美纽斯对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深恶痛绝,指责学校是才智的屠宰场,是儿童恐怖的场所,因此立志改革教育在赫波恩学院和海德尔堡大学学习期间,夸美纽斯分别阅读了古代教育思想家以及人文主义者和同时代思想家的著作,如德国教育思想家拉特克的教育改革思想,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新工具》一书中的理念等,都引起夸美纽斯极大的兴趣,这些思想理念也成为他日后教育理念形成的重要源泉1614年,夸美纽斯回到捷克,开始主持兄弟会学校的工作此后他将毕生精力致力于学校教育事业。
在“三十年战争” ①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间在欧洲发生的以德意志为主要战争的国际性战争)中,德国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对捷克进行了残酷屠杀和掠夺,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工作也因此被迫中断战争中,他的藏书和文稿被毁于一旦,妻儿也死于战争引起的瘟疫1628年,夸美纽斯被迫离开祖国,开始终身流亡的生活在波兰的黎撤避难期间,夸美纽斯进行了大量教育理论著述活动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先后写成教育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著作《母育学校》(1628)、教科书《语言入门》(1631)和教育思想代表作《大教学论》(1632)等而《大教学论》一书奠定了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后,夸美纽斯在上述著作的基础上开始泛智教育思想的研究,先后出版了《泛智的先声》(1639)一书,在匈牙利建立了一所泛智学校,后又写成《泛智学校》(1658)、《世界图解》(1658)等书1656年,夸美纽斯定居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那里出版了《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1670年11月15日夸美纽斯于阿姆斯特丹逝世二)十七世纪的欧洲与捷克十七世纪的欧洲正处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生产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日益尖锐。
与此同时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此时,捷克社会和人民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困扰之中,国内起义斗争不断哈布斯堡王朝为加强对捷克民族的思想奴役,企图使捷克民族天主教化,而“胡斯运动”②注(“胡斯运动”,1419—1434年间捷克人民反对德国封建主和天主教会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捷克爱国者胡斯而得名以来,天主教会权势恢复,天主教被宣布为捷克的唯一国教,1672年7月还颁布了迫害新教徒的命令,对新教传道者进行驱逐,夸美纽斯所在的兄弟会的许多成员也被迫流亡国外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捷克国内阶级斗争尖锐贵族控制政治和经济,对农民、平民进行奴役和压榨,广大人民生活经济极端困难的环境中这种压迫不可避免的延伸到文化教育领域,学校只是为贵族设立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孩子连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也无法得到保证贵族儿童虽然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但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全面的,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学校成为儿童恐怖的场所因此,创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全新的教育体系,改革旧的学校教育,提倡教育的普及,扩大教育机会,成为时代要求和人们所要解决的重要教育课题。
夸美纽斯所在的兄弟会,继承了胡斯运动的文化传统,加之本身阶级性(兄弟会成员多为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的影响,十分重视儿童的生活及教育在捷克兄弟会学校,不论贵贱,不论男女,招收所有儿童;实行泛智的民主的教育;在学校管理上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深受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影响的夸美纽斯开始研究“泛智教育”,并系统地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该是普及的,并且应该是以科学知识的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相当广泛的一种教育,人们受了教育可以认识真理,学到智慧,并且学会把知识正确运用于目标上,从而消灭社会关系中的一切不正常的现象”二、泛智教育思想的内容(一)泛智教育思想的基础 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是以“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为基础的1)泛智论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泛智论”其所认为的泛智论是一种包括所有科学的统一的、包罗万象的科学和艺术泛智论”的集中体现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夸美纽斯强调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把一切知识领域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每个人,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正是基于此想法,夸美纽斯有着“人人均应受教育”,“人人必须学习一切”的主张。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都应该学习一切最重要的知识,所以主张所有儿童不分性别,不论富贵贫贱,都应进学校夸美纽斯还认为“只有接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而这种教育是一种“周全的教育”,它包括“博学”、“德行”和“虔信”三方面博学”指包含一切事物的知识;“德行”指外表的礼仪和内在与外表的动作的整个倾向;“虔信”则指一种内心的崇拜人们借此可以皈依最高的上帝这三个方面密切相关,通过周全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有效利用现世人生,并适当地预备未来人生这三个方面还是泛智教育的要点夸美纽斯对泛智教育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认识事物,即学习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知道一切必须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用处这就要求我们,借助科学研究接近对各种事物的普遍认识,接近“泛智”第二,行动熟练,即把对行动的准备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充满活力,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而且精炼第三,语言优美,即能够正确地运用语言,使语言完善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程度2)教育适应自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该在各个方面与自然相适应这里的“自然”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二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教育应该以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为依据,找出 教育的普遍规律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引用了古罗马学者西塞罗的话,:“假如我们把自然看作我们的向导,她是决不会把我们领入歧途的由此可见,夸美纽斯所提倡的教育应该是以自然为借鉴的,教育的严谨秩序应该去模仿自然来建立他还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按照机械原则安排的,都是有秩序的,而秩序是事物的灵魂,教育也不例外只有保持良好的秩序,事物才可保持其地位和力量,学校应该按照一定秩序去组织在其看来,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所有人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而且秩序是以自然作用为借鉴的教育应该做到符合人的天性,适合人的年龄夸美纽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定天赋,都有领悟万物的能力,“我们不必从外面去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我们只需使他原有的、内在的东西显露出来,并去注意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通过实际观察,夸美纽斯根据每个人在智力、性格、爱好等个体差异性,将儿童分为六类,自此基础上主张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应使每个人的智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着重强调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天性”,每个人都应该顺着其自然的倾向去发展二)学制系统和泛智的课程内容在“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的基础上,夸美纽斯总结了学习的程序,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
他认为人类的学习应该从婴儿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而且应明确分为不同的学习期,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与四个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学四级学制系统.婴儿期(从出生至6岁),与之相应的为母育学校夸美纽斯认为,每一个家庭都是一所母育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母育学校为儿童的体力、道德和智力发展奠定基础他把孩子比作一棵树苗,认为父母应该不竭余力地把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孩子,使孩子能够从娇嫩的树苗成长为粗壮的树干这些知识为儿童进入国语学校学习打下基础而当孩子长到6岁时,父母则应该把他们送入国语学校进行学习此时正如树苗长大,必须由把他移植到果园以便它更好的生长儿童期(从6岁至12岁),与之相应的是国语学校夸美纽斯主张,在每个城镇和乡村都应设立一所国语学校,这所学校应该不分性别、阶级和家庭背景,均等的招收儿童接受教育国语学校以把对人生有用的事物教授给这一阶段的儿童为目标,更加注重祖国语言的学习,因此而命名夸美纽斯建议在国语学校里应设置国语、计算、测量、经济和政治常识、道德教育、历史、地理、音乐等课程他认为国语学校的教育应包括一切适合儿童的事物,而且学校内儿童应尽可能一起接受教育,以便儿童间相互激励和督促。
这样,夸美纽斯就把在校学生分为6个班,每个班拥有一个教室和必备的教材而日常教育更注重与娱乐结合,所有儿童寓学于乐,使其天性按照预期的方式发展少年期(从12岁至18岁),与之相应的是拉丁语学校夸美纽斯主张在每一个较大的城市都设立拉丁语学校,招收有理想的学生进行更彻底的教育在这所学校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四种语言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学校设置的课程主要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稽核、天文、音乐)、物理、地理、年代学、历史、伦理、神学等这些课程为有志继续接受高深教育的学生作了充分的准备拉丁语学校同样将在校学生分为6个班,这一时期的分班是以学科为依据的,分为文法班、自然哲学班、数学班、伦理学班、辩论术班、修辞学班,这样分班是为了在每个学科方面都能给以学生彻底的、初步的训练青年期(从18岁至24岁),与之相应的是大学夸美纽斯认为,每个王国或省都应该设立大学,招收部分最有才华的人,为其提供任何科学或学科的全面训练,将其培养成教师或学者招收学生时,学校采取公开考试进行选拔,只有勤劳努力、德行优良的成绩优秀的人才能进入学校学习在大学,分哲学科、医学科、法学科、神学科四科进行教学为了使大学课程具有普遍性,夸美纽斯认为大学必须有精通一切科学、艺术、语言且能力较强的教授和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在大学,所有学者都应该以为人类谋福利为目标进行学习夸美纽斯企图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学制和泛智的课程内容,让人们能够涉猎全部知识,具备真实的学问、道德和信仰并认为当人们长到二十四岁,接受了大学的教育,就如树木结了果实,到了摘取的时候日后,人们在夸美纽斯提出的学制系统的基础上,将其发展为“七级学制”,增加了妊娠学校、成年学校和老年学校三)班级授课制十七世纪的欧洲,大多数学校缺乏统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计划上课不分班级,不同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同时学习,而且也没有学年和学期的划分,学校的教学效率很低为了提高泛智教育的效率,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论上加以了论证夸美纽斯按照学生的年龄和成绩分成班组,并在学校中建立起人员制度,这样划分的班组学校通称为班班级授课制要求把每个班级彼此都分开,每个班级有固定的教室在教室内部,每个班级都有讲台和一定数量的凳子,老师的讲台比学生的凳子高些,学生面向老师而坐这与现在教室布置基本一致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个班级都应该有一定目标和固定的教科书,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应该学习同样的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率,减少老师的麻烦,而每个班级的教学必须拟定好计划并按计划进行。
为了保证班级授课制的实施,通常由一个老师给一个年级的学生同时上课,并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小组,选出组长协助老师管理学生,而被选出的人因该是德才兼并的同时,学校实行学年制,每个学年分成四个学季每年招生一次,秋季开学;学年末还要举行考试,只有合格的学生才能升级夸美纽斯认为,班级授课制的实行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