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诗词《子夜吴歌·夏歌》原文译文赏析.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1180144
  • 上传时间:2022-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诗词《子夜吴歌·夏歌》原文译文赏析 《半夜吴歌·夏歌》 唐代: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处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解释】 半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半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半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半夜四时歌》李白的《半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

      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赏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 诗首句“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宽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消失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明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 “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敞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着一“隘”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喧闹场面,如同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西施咏》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照实描绘 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应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劲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示意: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报仇”的目标下抑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缘由之一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奇,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的想象了。

      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由于假如是借镜湖湖水的清亮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扩展阅读:李白早年天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根据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头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头承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