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诊彩色图谱大全(珍藏版)-.doc
10页眼诊彩色图谱大全(珍藏版)眼睛五轮说1、肉轮(胞睑)——属脾(上胞属脾,下胞属胃),脾主肌肉,故称肉轮,主要反映脾之病变2、血轮(两眦)——属心(两眦在脏属心,心主血,心与小肠相表理,此处可以诊断心与小肠的病变),此部白睛血络稍多,内眦内尚有一红色肉状隆起,称为泪阜,在脏属心,心主血脉,故称血轮3、气轮(白睛)——属肺(白在脏属肺,肺主气,肺与大肠相表理,可诊断肺与大肠的病变)肺主气,故称气轮白晴血管丰富,脉络显而易见,通过白睛上不同部位脉胳的显现,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4、风轮(黑睛)——属肝(在脏属肝,肝主风,故称风轮,肝与胆相表理此处可以反映肝胆功能异常5、水轮(瞳神)——属肾(在脏属肾,肾主水,故称水轮,肾与膀胱相表理此处可诊断肾与膀胱的疾病)轮属标,脏属水,轮之有病,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运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外显症状,来推断相应脏腑的病变黑眼圈:肝肾虚血瘀,黑为肾之色,眼袋为脾所主,脾现黑色,为脾虚不治肾水,肾水反侮脾土所致眼睛结构眼诊简介:眼诊主要是通过观察五轮的脉络,颜色,形状等异常变化,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预后气轮望诊气轮(白睛)上的脉络浅显易见,并随着五脏六腑的疾病变化而改变,出现不同的颜色,形状的变化,所以临床以白睛作为诊病的主要观察目标,通过观察白睛上脉络的变化来确定五脏六腑的疾病。
其它各轮如肉轮、血轮、风轮、水轮的血管深不易发现白睛区分为头颈区、胸背区、内外眦、下腹与盆腔区、胃病腰椎区、大肠与痰液区其中胸背区的脉络可反映出肩背、心、肺、肝胆等脏腑病变;下腹与盆腔区可反映肾虚、冲任失调、泌尿系感染、前列腺、子宫、小肠、生殖系等病变;大肠与痰液区反映大肠、痰湿类疾病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白睛出现明显脉络时,并不一定出现脏腑器质性病变,只能说明该脏腑功能失调因此,临床上望眼诊病时不能孤立的观察白睛的脉络变化,而要结合其它临床资料,具体分析,最后确定具体疾病身体的上部位患病,病变多在瞳孔线以上体现身体下部位患病,则多在水平线以下体现左眼体现左侧的疾病,右眼体现右侧疾病,部分疾病双眼都有体现,身体上部位疾病也可以在瞳孔水平线下表现头颈区望诊辨证(1)头颈区定位:本区位于黑晴上方,约占上半部分白睛的1/3左右2)头颈区最上方如果出现半圆形紫色隐性血斑,说明头部受过外伤或曾有脑震荡;如正中出现短而垂直向下的充血脉络,提示颈椎上段1、2、3 、节病变,此病多出现后脑麻木、头晕、头痛、多梦、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如果脉络出现的部位偏于两侧,并向外延伸,多为颈椎下段病变,常出现颈项僵硬;若终点向同方向眼角处偏斜,会出现肩背酸痛、上肢麻木等症状。
脉络呈棕色为病程较长,且在本区一侧出现异常脉络并延伸到眼角上方,多为脊椎病影响到内脏植物神经,多见心悸胸闷、头痛失眠等症如果这一血丝的颜色呈深色,而且长到达眼珠的外缘时,则说明患者颈椎病较严重若左右侧颈椎血丝在中间相连,则颈椎疾病更加严重如甲亢等胸背区望诊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又可根据病理位置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左胸背区定位:头颈区左侧,眼眦水平线以上部分巩膜(白睛)为左胸背区靠近头颈区的肩背上肢区;靠近左侧目眦的心脏区和中间的肺病区三个部分左胸背区望诊辨证:如果头颈区的异常脉络由头颈区延伸至肩背上肢区域时,提示此人患有颈椎病,而且已经影响到肩背上肢部分,临床可见肩背酸痛、手指麻木、肩关节运动受限等症状胃病和腰椎区望诊本区在病理状态下多出现Y形、波浪形、网状曲张或直线向上脉络,及色素斑块浸润为主要表现1)胃病、腰椎区定位:位于黑睛下方,面积占下半部分白睛的 1/3 左右,与头颈区上下相对应2)胃病、腰椎区望诊辨证:如果出现自下向上的垂直充血脉络,多见于外伤引起的腰椎病变,临床可见腰部僵硬、不能长时间弯腰、棘突有压痛偏歪等,可考虑腰椎增生、间盘突出等病骶椎区:在眼球底部正中处,出现一片圆弧状的内出血后而引起的胰性血斑,患者曾经屁股着地摔伤过,或此处受过猛烈撞击,而引起的隐性血斑。
不管患者此伤发生在何时,哪怕在幼年,虽时隔几十年,但这一损伤而留下的痕迹是永存的轻摔轻碰当然不会留下痕迹了腰椎区:在眼球底部的近中心处为腰区腰区出现血丝时,表示腰有病此图表示腰部外伤引起了肾脏受伤,则腰区血丝会在中途与肾区血丝相连,腰部诊断比较容易脾胃病证:①脾胃虚寒;多见脉络浅淡;②脾胃湿热可见脉络红赤怒张;③中气不足可见脉络浅淡而细;④寒湿困脾见脉络浅淡而怒张;⑤胃寒可见胃区脉络浅淡;⑥胃热可见胃区脉络红赤;⑦胃虚可见胃区暗红而细;⑧胃实可见胃区脉络怒张,颜色或红或淡下腹及盆腔区望诊本区反映的疾病,大致相当于中医所说的下焦病,即横结肠以下至生殖器官以上的各系统,包括肠道、膀胱、生殖泌尿系统和中医的肾系疾病(肾虚所致的腰痛、尿频、盗汗、遗精、阳痿等)1)下腹及盆腔区定位:位于胃病区外侧至外眦水平线以下的部分白睛2)下腹及盆腔区望诊辨证:靠近外眦下方出现细长、淡红脉络向黑睛延伸,多为肾虚或冲任虚损,可见腰酸肢冷、气短乏力、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不孕不育、小便频数等症状如出现问号形紫色怒张脉络,巩结膜呈淡黄色或淡红色,多为子宫肌瘤、前列腺增生、卵巢囊肿等器质性病变靠近胃病区——侧出现异常脉络,则为小肠和直肠功能障碍,如腹痛、肠鸣腹泻、尿频尿急等症。
中间部分出现网状或线条状脉络充血,提示小便异常、浮肿、腰痛、性功能障碍等肾、膀胱系统疾患,包括西医前列腺炎、尿道炎、尿路结石的泌尿系统疾病 小肠病症望诊小肠病症:①小肠虚寒可见小肠区脉络浅淡;②小肠实热可见小肠区脉络深红大肠和痰证区望诊本区主要反映大肠疾病和中医的痰湿类疾病1)大肠与“痰”证区定位:胃病区内侧至内眦水平线以下区域2)大肠与“痰”证区望诊辨证:靠近内眦偏上部分,主要反映中医的痰饮类疾病,如痰湿内蕴引起的胸膈痞满、气喘咳嗽、头晕目眩、肢体沉重、心悸失眠等症,眼象多见肉絮状物质,呈白色或黄褐色、厚薄大小不一其中色白者为寒湿痰结;褐色多为痰热内蕴、血脂偏高面积大厚实者症状典型病重,面积小轻薄者病轻,症状不明显靠近胃病区的下半部分主要反映大肠病变,异常脉络多为长短粗细不-、颜色深浅不同的直线或波浪形充血怒张,从内眦下方伸向黑睛,只要提示大肠湿热、便秘、便血、痔疮等大肠病证:①脉络深红为大肠实热,鲜红怒张为大肠湿热;②脉络暗红而细为大肠津亏,浅淡为虚寒血轮望诊目眦在五轮中为血轮,在脏属心,因此双眦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出心系病变心主神志、主血脉,在病理上心系疾病既包括西医所指的心血管疾病,又包括大脑神经的各种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引起的情志类疾病。
1)内眦定位:即大眼角,包括一块肉状隆起的泪阜、半月皱襞及上下泪点所及的三角区域①内眦部充血,刺痛,多心火上炎;②内眦部红肿流脓,多心火炽盛,兼有瘀滞内眦望诊辨证:内眦是心包所属,心包可以保护心脏、防御外邪、助心主血脉,调节、输送血液营养全身心包引起的疾病多为功能性失调,包括心火、血虚、血瘀等引起的头痛失眠,心烦多梦、疲劳健忘等症,及心肾不交、阴虚火旺、痰火扰心等病理变化,均可通过内眦异常变化表现出来内眦呈鲜红或深红色为热盛心火上炎;淡白为心血不足,夹杂点状红色血斑为虚实夹杂,多出现口苦、失眠、咽干舌红的虚热症状2) 外眦定位:即外眼角外眦望诊辨证:外眦异常变化多反映心脏本身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痴线浅红色细长脉络为心血不足;颜色深红为血虚有热;脉络粗大青紫为胸阳不振、心血淤阻如脉络由外眦想角膜延伸,末端对角交叉为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等如果血丝短而细,此人心火旺,或有心律迅速若血丝长而粗,此人心脏已发生了器质性的病变如颜色鲜红,病在最近;呈深棕色,症状缓解,暂时处于稳定状态观察患者左眼上心脏区有血丝,而右眼的心脏区却没有时,也必须认定心脏有病,只是不太重若左右眼同-部位出现相同状血丝,则说明病情较严重了。
对其他区域的血丝观察,也必须与此相同即看完左眼,不要忘了再看右眼心系病证:①脉络浅淡为心阳(气)虛;②脉络暗红而细为心阴(血)虚;③脉络深红怒张为痰火内扰;④紫红弯曲怒张为心血瘀阻肉轮望诊肉轮在五脏中属脾,五行为土,与胃相表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升清、运化、主统血,脾虚运化失常则脾气不升,出现眼睑下垂、肠鸣腹泻、脱肛等中气下陷之证;脾虚不能统摄血液,则会出现心悸怔忡、视物不清及各种出血性疾病正常睑结膜呈薄而半透明状,表面平滑可见少量红色垂直走向的小血管分布病理状态下睑结膜表层组织疏松,略见水肿,色淡白,此为脾虚之证;如出现颗粒状红肿,则为脾虚生热1)脾血(阴)虚:可见睑结膜淡白,伴内眦色淡,以女性多见临床可见面黄唇白、肢冷乏力、视力减退、月经量少等症状2)脾气(阳)虚:除睑结膜淡白外,可见组织疏松水肿,重者下睑下垂,临床多表现为下肢肿胀、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多睡少食、语声低微等症状3)脾虚生痰:脾虚日久生痰,除睑结膜变化外,可见内眦睑裂处出现弥散性淡色脂肪状物质偏白者为寒湿,临床多表现痰白清稀、肢冷乏力、头昏重如裹、气喘咳嗽等症状偏黄色者为湿热,多见痰黄不易咳出、胸闷气急、口中粘腻等证4)脾虚生热:阴血不足,热从内生(阳旺),睑部可见明显充血,出现小颗粒状红肿,类似于眼科麦粒肿症,区别在于麦粒肿发病急,多红肿热痛,脾虚生热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般无明显肿痛反应。
5)心脾两虚: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心脾两虚多见睑结膜淡白,内眦色淡、虹膜呈局部不规则灰黄色临床多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眩晕健忘、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月经量少等“亚健康”状态病理现象:①眼睑下垂,眼睫无力,多中气不足:②目乏,多脾虚夹风;③眼睑非炎性浮肿,多脾虚夹湿;④眼睑红肿硬,多脾胃积热;⑤眼睑湿烂,痒痛,多脾有风湿热;⑥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多脾胃湿热有瘀;⑦眼睑结膜颜色变淡,多脾虚血少眼睑多属风热之邪外袭或肺、肝、脾湿热蕴伏,上攻于目而成如果眼睑浮肿,白眼珠红赤疼痛,眼眵黏稠量多,并伴有头痛,恶寒发热,咽喉肿痛,是属风热之邪侵袭肺经,以致肺气不宜所致若是眼睑红肿,白眼珠赤涩而痛,眼睑黏稠,并有口渴,尿黄,便干,口苦,脉弦多属肺、肝郁热,上攻于目而成;如果病人眼睑微肿,白眼珠微红,眼眵稀薄而量少者,多属脾肺两经湿热,熏蒸于目而致风轮望诊黑睛即西医解剖学的虹膜和角膜部分,虹膜被角膜覆盖,要透过角膜才能看到虹膜在眼部解剖中是葡萄膜最前面的一层,表面呈高低不平的皱襞隆起和内陷(隐沟),皱襞和隆起呈辐射状由内相外伸展,直至巩角膜缘风轮望诊辨证:(1)肝血不足的虹膜变化特点:呈淡棕色或灰白色,形状以环形或不规则块状分布为主。
病人多表现为视物不清、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月经量少或延期、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爪甲不荣,或见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2) 肝血淤滞的虹膜变化:肝血瘀滞主要是由于肝脏本身代谢障碍,或其他相关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及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造成的多见于慢性肝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肝脾肿大虹膜多为黑色、纹理不清、色泽灰暗,或见黑色窟窿临床表现胁肋刺痛、脘腹胀满、四肢无力、浮肿、眩晕等症状3)肝失疏泄的虹膜变化:虹膜色淡无华,如肝郁气滞、郁久化热则虹膜呈灰暗色,少光泽①角膜溃疡,表面白色为肝热,带黄色为肝脾湿热,此时舌根部常有黄腻苔;②角膜溃疡表面较清洁,或呈灰色,为气虚或肝阴不足,后者常伴有淡红色的角膜新生血管;③角膜或虹膜新生血管粗大者,多火郁于肝,或气滞血淤,细小者多肝阴不足;④前房积脓,为肝脾实热;⑤瞳孔紧小,多血分有热、或肾热;⑥睫状压痛明显,多肝热重;⑦角膜葡萄肿或眼球突出,多肝火旺或肝气盛水轮望诊瞳孔为水轮,在脏属肾,五行为水肾主藏精,主骨生髓,正常生理状态下,瞳孔能随光线的不同进入量自动调节其开放面积,正常光线下瞳孔的半径约为瞳孔中央至角膜缘(黑睛)半径的1/3左右。
如果瞳孔缩小多提示疲劳过度、肝肾虚损(阳气不足);瞳孔过大多为肾精不足,虚火上炎(水不制火,火盛阴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