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路勘测复习知识点.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99034611
  • 上传时间:2023-11-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7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公路按功能可划分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20),主干路(20), 次干路(15),支路(10~15) .@公路网系统具有的特性:集合性,关联性,目标性,适应性2. 1)《规范》: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2) 反向曲线间 2倍为宜3. 横向力系数u愈大,汽车在圆曲线上的稳定性愈差 @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4. 圆曲线的运用: 1)采用超高为 2%~4%的圆曲线半径为宜 2)选用圆曲线半径时,最大半径值不宜超 过 10000m5. 一般认为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行驶的时间至少因有3s Ls (min) =u/1.26. 《规范》下列情况下可不设缓和曲线1) 在直线与圆曲线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2) 半径不同的同向曲线间,当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3)10. 纵断面图上两条主要线:地面线,设计线 @12 汽车质量:平移质量,旋转质量11. 汽车行驶阻力:空气阻力,道路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13.最大纵坡: 1)城市道路最大纵坡相当于公路按设计速度计的最大纵坡减少1% 2)高速公路最大纵坡可增加1% 3)海拔2000m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四级公路山岭,重丘区德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 4)平原,微丘区一般大于2%~3%;山岭、重丘区一般不大于4%~5%14. 《标准》规定(纵坡)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 3%,其长度应不小于最小坡长。

      若地形限制不严,当 设计速度》60km/h时缓和坡段宜小于2%,其长度宜为设置竖曲线以后直坡段长度15. 最小坡长规定汽车以设计速度9〜15s的行程为宜@16.最小纵坡不小于0.3% (一般以不小于0.5%为宜)17. 《标准》规定:二级,三级,四级公路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 200~500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越岭路线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0%且任意连续3km 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18. 《规范》:在积雪或冰冻地区,和成坡度值不应大于 8%;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0.5%;当 合成坡度小于 0.5%时,应采用综合排水措施,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19. 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三个限制因素:缓和冲击,行驶时间,视距要求20. 《标准》:一般最小半径为极限最小半径的 1.5~2.0 倍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公路设计速度的 3s行程21. 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满足两种视距的要求:夜间行车安全,跨线桥下行车有足够的视距22. 爬坡车道的起点应设于陡坡路段上载重车运行速度降低到“最低容许速度”处,终点设于载重车爬经陡坡路段后恢复至“最低容许速度”处,或陡坡路段后延伸附加长度的端部。

      23. 避险车道:上坡道型,水平坡道型,下坡道型和沙堆型24. 道路横段面:横断面设计线,地面线 25.横断面分隔方式:整体式断面,分离式断面 26.公路横断面类型: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单车道27•为了错车需要,应在不大于300m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出的路基宽度》6.5m,有 效长度〉>20m28. 道路平均宽度取3.50m,当u>40km/h时,取3.7529. 专用车道:爬坡车道(3.5m)变速车道(3.5m),错车车道(不小于5.50m),避险车道(不小于4.5m), 紧急停车带(5.00m),港湾式停靠站(3.0m)30. 《标准》规定最小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形条件在2.00〜4.50m之间,城市道路规定与公路基本相同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0.5m或0.75m31. 路缘石的形状:立式,斜式,平式等等32. 行车视距分类: 1)停车视距(反应距离,制动距离)2)会车视距3)错车视距4)超车视距 (会车视距约等于停车视距的2倍)33基本型曲线:直线-----回旋线(A1)-----圆曲线-----回旋线(A2)----直线顺序的组合形式.A1=A2:对称基本型,A1不等于A2:非对称基本型,A1=A2=0:简单型34.S形曲线相邻两回旋线参数A1和A2宜相等;当采用不等参数时,A1与A2之比应小于2.0,有条件以 小于 1.5 为宜35•卵形曲线公用回旋线的参数A宜在R2/2小于等于A小于等于R2 (小圆半径)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以满足 0.2~0.8 为宜。

      36. 复合型曲线相邻回旋线参数之比以小于1.5为宜37. 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4%,紧接大中桥桥头两端的引道纵坡应与桥上纵坡相同,其长度不宜小于3S行程38•大中桥上一般不宜设竖曲线,桥头两端在不得已设竖曲线时,其起终点应设在距桥头10m以外39•隧道内纵坡不应大于3%,但短于100m的不受限制最大纵坡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4%,纵坡不宜 小于 0.3%40.沿溪线的路线布局主要解决:河岸选择,高度选择,桥位选择三问题41 .两种桥位:跨支流,跨主流42. 越岭线主要解决:垭口选择,过岭高程选择,垭口两侧路线展线三个问题43. 过岭方式: 1)浅挖低填 2)深挖垭口3)隧道穿越44. 山脊线布局主要解决:控制垭口选择,侧破选择,试坡布线三个问题45. 丘陵区三种布线方式: 1)平坦地带 走直线2)较陡横坡地带 走匀坡线3)起伏地带 走直连线和匀坡线之间46.3S 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有机结合47. 定线按工作对象不同分为:纸上定线(按操作方法分为直线形定线法和曲线形定线法),现场定线,航 测定线48. 平原等定线重点:正确避让平面上的障碍,力争控制点间路线短捷顺直49. 山岭重丘区定线重点:安排好纵坡50. 交点坐标的采集方法:直接采集法,定前后直线间接推算法 51.纸上的路线放到地面上的方法:穿线交点法(支距法,解析法),直接定交点法和坐标法52. 交叉口类型:加铺转角式,分道转弯式,扩宽路口式,环形交叉53. 《城规》交叉口设计速度按各级道路路段设计速度的0.5~0.7倍算,直行取大值,转弯取小值54. 常用的交通组织方法:设置专用车道,组织渠化交通,实行信号管理,调整交通组织55. 交通岛设计: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56. 立体交叉的组成:跨线构造物,正线,匝道,匝道端部57. 立体交叉按相交道路跨越方式分为 :上跨式,下跨式;按其交通功能分为:分离式,互通式(部分互通 式,完全互通式,环形立体交叉)58. 部分互通式:菱形立体交叉,部分苜蓿叶形;完全互通式:喇叭形,苜蓿叶形,子叶形,Y 形, X 形, 涡轮形,组合型59. 匝道特性: 1)对称性 2)可达性3)局域性 4)独立性 5)组合性 (匝道速度一般为主线的 50%~70%)60. 匝道分类,按功能及其正线关系:右转匝道,左转匝道(直接式,半直接式<左出右进,右出左进,右出 右进>,间接式;按匝道横断面的车道类型分:单向单车道匝道,简双匝道,标双匝道,对向双车道匝 道61. 匝道在积雪冰冻地区超高不大于6%,合成坡度不大于8%62. 互通式立体交叉区域应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保证必要的识别视距和停车视距63•匝道汇入主线之前保持主线100m和匝道60m的通视三角形区64.变速车道包括:减速车道,加速车道;变速车道形式:直接式(直行方向交通量小时采用),平行式(直 行方向交通量大时采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