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卷.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236221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9.2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卷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稍出近之,,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 、 ( 1)将课文横线部分补充完整 2)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我们在初中阶段还学过他的一篇散文是《》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B、蔽林间窥.之(偷看)C、觉无异.能者(特别、特殊)D、益习.其声(学习)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字翻译的准确性1)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2)驴不胜怒,蹄.之(3)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4、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几个心理变化:莫相知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5、老虎认为驴“技止此耳”其实是说驴除了“”和“”技能之外,没有其他本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现在通常比喻有限的一点技能也已经用晚了,用来讽刺了那些的人6、这篇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是2 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曰: “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 “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1、文中“苏子”即作者,是朝的文学家、政治家(人名) ,他字,号他与父、弟合称“”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使童子烛.之B、橐坚而不可穴.也C、役万物而君.之D、以形.求脱也3、解释下列加点字1)有鼠方啮.( ) (2)拊.床而止.之( ) ()(3)而遽.死也?( ) (4)向.为何声( ) (5)是.鼠之黠也!( ) (6)以声致.人( ) (7)扰.龙伐.蛟( ) ( ) (8)登龟狩.麟( ) (9)黠.鼠赋( ) ( 10)堕地乃走.()(11)既.止复作() ()(12)虽.有敏者()4、参照例句,翻译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落实。

      例:惊脱兔于处女它起初像处女一样沉静,然后像逃脱的兔子一样突然行动(1)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2)童子惊曰: “ 是.方啮也,而遽死也?”(3) 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4)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5)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 6)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3 (7)乌在其为智也?”5、鼠之黠的具体表现是“”6、本文第一段叙事,写;第二段分析,感慨从中,我们获得的启示是束氏畜猫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鬓,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1、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A.以啖肉故.(缘故 ) B.急从束氏假.狸猫以去 (借) C.意.为异物也 (意思 ) D.鼠度.其无他技 (估计 ) 3、下列加点字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举.世之物举.烛而索B、以.啖肉故以.形求脱C、家东西之鼠捕且.尽以为且.噬己也 D、狸狌生子若.孙若.所市于人者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咸.无所好.() ()(2)但.饥辄.嗥 () ()(3)南郭有士病.鼠 ()(4) 食已.()5、翻译下面句子束氏日市肉啖之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久之,鼠度其无他技6、狸猫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 7、这一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狼一屠晚归, 担中肉尽, 止有刺骨 途中两狼, 缓行甚远屠惧, 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夫 jiǒ ng_______,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 mí ng________, 意 xiá _________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乃悟前狼假mè i________,盖以诱敌止增笑耳1、上文选自(朝代)著名文学家(人名)所著的(书名) 2、根据拼音填充汉字,默写议论句3、一字多义: (1)之: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盖以诱敌()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②狼不敢前()4、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mè i: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5、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6、翻译下列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5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屠户果断杀死了第一匹狼,是因为他早已明白那狼是以假寐来诱骗他B、屠户之所以能战胜狼,原因之一是他占据了有利的地形C、狼以打洞得方式想从背后攻击屠户,是因为高高的柴堆可以掩护它D、本文生动地表现了狼的奸诈狡猾,以此反衬出屠户的机智勇敢8、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元曲赏析题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 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1、本文的作者是朝的,他与、、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2、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一枝花不伏老”本是一套曲,本曲独立成为了一首曲,流传下来B、 “铜豌豆”实际是突出作者玩世不恭的性格C、这首曲子,运用了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双关的修辞手法,语言富于气势, 突出了人物特点D、 “则除 ⋯⋯ 烟花路上走”突出了作者宁死不屈服、决不妥协、与黑暗势力抗争到底的精神6 四块玉 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杨花雪”的意思是“斜”在曲中指的是2、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本曲作者是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他与白朴、张养浩、郑光祖并称“ 元曲四大家 ”B、曲中 “ 凭阑袖拂杨花雪” 一句表明了所写时节正是冬天C、“ 一点相思几时绝” 中“ 一点 ” 表明主人公的愁绪若隐若现,似有似无D、本首散曲前三句直抒胸臆,后四句寓情于景,表达了女主人公深切的离愁别绪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本曲中“飞鸿”指的是3、本文的作者是朝的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了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B、作者选取秋天的景物,由远及近,渐显出一派色彩绚丽的秋景C、 “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D、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 断肠人在天涯1、“昏鸦”在这里是指“断肠人”在这里是指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B 、“古道西风瘦马”的“瘦”表现了旅人的辛劳C 、前三句勾勒出“秋”色,末二句点出了“旅”思D 、这首散曲主要表现了秋天的悲凉景象3、下列不正确的是()7 A、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汉宫秋》等B、曲中作者写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表达断肠人的内心C、“天净沙”是这首曲的曲牌名,“ 秋思 ” 是曲的题目D、曲中前三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 夕阳西下 ” 更增添了萧瑟感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 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1、曲中最能体现作者对江南情感的词语是2、 “芰荷”是指“晴岚”的含义是“飐” :3、下列对本曲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水仙子 ” 是这首曲的标题,“ 咏江南 ” 是本曲题旨所在B、“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一句点出所写的是秋天的景致C、“ 卷香风十里珠帘” 一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江南人家的富庶D、“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两句描绘了一派祥和之景课外文言文练习刘羽冲,性孤僻,好讲古制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②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村,沟洫甫③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 古人岂欺我哉?”【注:①经年:经过若干年②将:率领③甫:刚刚,才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会.有土寇()(2)州官使.试于一村()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谓可将兵十万8 3、用自己的话概括刘羽冲的两次失败:(1)(2)4、下列各项与本文主旨最接近的是()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C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D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之罪有三,请数④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 “ 可 ”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 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⑤,是罪三也 ”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⑥矣 出自( 《晏子春秋 · 晏子谏杀烛邹》 )注:①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②弋(yì ) :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这里指捕鸟③烛邹,齐景公的臣仆④数(shǔ ) :列举罪状,数说⑤士:先秦时贵族阶层的最低一级⑥闻命:接受教导齐景公喜欢射鸟 ,让烛邹掌管那些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 分)(1)使烛邹主鸟()(2)而亡之()2、下列 “ 之” 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 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B、 使烛邹主鸟,而亡之C、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D、于是召而数之公前3、翻译这句话 (2 分) 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4、晏子是通过“数烛邹罪”也在劝谏景公,指出他的错在(1)(2),从而使得景公“闻命”而烛邹免死,可见晏子是一个的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