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威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doc
9页2014 年威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 年 2 月 7 日—2 月 23 日第 22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西南部城市索契举行 2 月 13 日中国获得第一枚金牌,颁奖仪式上五星红旗在中国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读下图 1(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 2(索契位置与大高加索地区地形图) ,完成 1,2 题 1.本届冬奥会中,中国第一块金牌产生的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应是A B C D2.关于索契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沿海风光美丽气候宜人,是西半球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B.高大山脉阻挡了冷空气到达,深受海洋影响,冬季温和湿润 C.据等高线分布判断,大高加索地区的山脉为南北走向 D.大高加索山脉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巴西和澳大利亚分别是南美洲与大洋洲的两个大国,近几年两国同中国的经贸合作越来越 密切。
读下图,完成 3,4 题 3.关于巴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巴西文化是单一性的足球文化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D.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4.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一带 B.有“坐在矿车上、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C.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中部为盆地地形 D.银杏树、合欢树、桉树是本国特有树种 俄罗斯和美国是位于北半球的两个大国,其地理特征有着许多相同与不同的特点读下图,完成 5,6 题 5.关于俄罗斯和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均面临北冰洋、太平洋 B.两国的最大河流均注入北冰洋 C.两国城市均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地区 D.两国的天然气都很丰富,并且能通过管道运输出口至中国 6.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两国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A.俄罗斯的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 B.美国的地势是东西部高中部低 C.河流夏季汛期俄罗斯比美国长 D.河流凌汛美国比俄罗斯更加突出 海峡是联通海洋之间的重要通道,在方便船舶通行的同时,也能给沿岸国带来巨大的经济 收入;海峡更是军事要地,在战争时期若控制了海峡就等于控制了战争。
下图是世界四个 重要的海峡示意图 7.关于图中的海峡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最低的海峡是图中的① B.目前建有海底隧道的海峡是图中的② C.位于西半球的海峡是图中的③ D.四个海峡中运输最不繁忙的是图中的④ 下图是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维度的关系统计图 8.关于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纬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 500 米以上地区 B.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增多 C.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20°N~60°N 地区 D.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 下图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下图,完成 9~11 题 9.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10.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图中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 11.乞力马扎罗山被誉为“赤道地区的雪山”,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人文因素 D.地形因素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下图是台湾省 地区图读图回答 12,13 题 12.关于钓鱼岛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我国东海,属于低纬度地区 B.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属于热带气候 C.在台湾岛的东北方向,属于无人居住岛 D.岛屿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13.关于台湾省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降水南北差异大 B.地势低平,山地少平原多 C.河流短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D.生物多样性,有“世界花园”之称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读三江源图(下图) ,完成 14,15 题 14.关于图中 a 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条国际性河流 B.自东向西注入太平洋 C.全年水量季节变化小 D.该河三角洲附近人口稀少 15.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B.三江源地区降水量丰富,使江河水量稳定充足 C.湖泊和沼泽对河流的流量起着重要的天然调蓄作用 D.三江源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下图是北京近年 某时期 PM2.5 来源统计示意图据此,完成 16,17 题。
16.北京 PM2.5 来源最多的两个渠道是 A.区域污染传输和机动车 B.燃煤和扬尘 C.农业及畜禽养殖和工业 D.机动车和燃煤 17.为减少大气中 PM2.5 的含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实行机动车限行.鼓励乘坐公交、地铁 B.推行使用洁净能源 C.淘汰高耗能产业 D.餐饮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我国地域广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据此, 完成 18,19 题 18.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多于内陆 B.农村多于城市 C.南方山区易发泥石流 D.北方高原多发台风 19.自然灾害中,直接与冬季风相关的是 A.雷电和冰雹 B.高温和干旱 C.台风和风暴潮 D.寒潮和冻害 20.采取补充部分耕地,以确保我国 18 亿亩耕地红线的合理措施是 A.整理复垦废弃土地 B.实行退耕还林 C.大力围湖填海造田 D.积极发展畜牧业 21.下列传统民居图片(下图)与所标注地区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下列对一些地理事物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小麦的收割时间从南向北越来越晚,是纬度升高温度降低小麦成熟晚的原因 B.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携带使用氧气包,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 C.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是因冷空气不易到达内部的结果 D.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由于当地的灌溉水源无污染、水质甘甜 环黄渤海地区(下图)是我国重要地理区域。
读下图,完成 23~25 题 23.关于环黄渤海地区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沿海工业基地密集地区之一 B.区内发展工业的能源和水源比较充足 C.传统工业应继续扩大规模,不需转型 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数量少 24.关于黄渤海地区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内省会城市实现了高速公路互通 B.京津唐等大城市春季雾霾天气频发 C.地价攀升是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D.青岛是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 25.下列描述符合威海地域特点的是 A.是我国著名的无花果、大枣和樱桃之乡B.收割小麦的时间是山东省最晚的地区 C.全年降水多,降水空间分布均匀 D.交通发达,铁路和公路联通了各市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45 分) 26.读下图(欧洲西部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8 分) 走进欧洲西部,解密区域特征 欧洲西部分布的国家很多,区域地理有着许多共性特征, 也存在着差异 (1)英国与法国之问的海峡 A 是_________,法国与意大利之间的山脉 B 是 _________ (2)从位置上看,英国的纬度比法国的_________,英国位于法国的_________方向 (3)以气候分析,英法两国共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两国的农业在这种气候影响下, 形成了以_________生产为主的特点,该农业生产的产值占本国农业产值的比例较高,其 中英国为 70%、法国为 50%。
(4)简要说明欧洲西部国家工业发展状况 27.下图(考察路线及考察站位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 (7 分) 极地科考,彰显中国力量中国极地科学考察活动,起步晚、发展快、成绩大2013 年 11 月 7 日我国第 30 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经过澳大利亚的弗里 曼特尔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两个港口,首次完成环南极大陆航行,又建成了中国第四个南 极科学考察站“泰山”(76°E.73°S) 考察船于 2014 年 4 月 15 日返回上海 (1)本次赴南极考察的这段时间正值我国的_________(季节) ,选择这一时间去南极考 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察队于 2014 年 2 月 8 日建成泰山站,此时威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考 察船从上海至长城站依次通过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______ (3)泰山站的建筑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28.读下图(亚太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8 分) 聚焦“亚太”地区,关注区域稳定发展亚太地区(泛指亚洲及太平洋沿岸国家)的自然地理 和经济发展多样性的特征十分显著,有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之称。
(1)关于图中区域范围内的论述,正确的有_________ (填写字母) A.北半球与南半球所示范围是相同的 B.东半球与西半球的范围不相等 C.北温带地区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世界的四大洋均有分布 (2)亚太地区有世界上面积居前三位的国家是_________,分属的大洲是_________;图 中,北极圈自东向西通过的国家依次是_________,其中国家本土完全位于西半球的国家 是_________ (3)2014 年的太平洋西部备受世界瞩目,焦点是因日本、菲律宾、越南不断挑起争端, 公然挑衅中国、韩国的固有领土和所属海域,美国扮演了很不负责任的角色请你说说中 国的哪些岛屿、海域受到何国的袭扰和挑衅? 29.读下图(长江黄河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7 分) 比对江河,知河情兴国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区域;长 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被誉为“黄金水道” (1)下列对于长江黄河两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写字母) A.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个阶梯 B.黄河和长江都向东注入东海 C.两河下游都流经平原并形成地上河D.长江和黄河支流都很多 E.长江和黄河都有凌汛现象 (2)长江和黄河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河段和主要原因不同,请分别说明 _____________。
(3)下列描述属于 a 三角洲的是________,属于 b 三角洲的是________ (填写字母) A.京杭运河扬州河段运输繁忙 B.被誉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C.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D.人们上下班可以乘坐高速铁路 E.戏曲、茶和丝绸文化等地方特色浓郁 F.后备土地资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 (4)甲乙两地形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甲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下图(2014 年 5 月 30 日全国高温与降水量预报图) ,回答下列问题 (8 分) 研读天气图,做事智多星 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 帮助我们及早做好准备,合理安排好生活和生产活动,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带来的危害 (1)5 月 30 日,我国 37℃以上的高温集中分布的两个区域是_________降水集中分布 区域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两图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