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49页2023年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陈某与陆某是邻居陈某家建房挖地基:导致陆某房屋墙面出现裂缝陆某遂找陈某要求修缮:遭到陈某拒绝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陈某不可以挖地建房:因为挖地建房会损坏邻居陆某的房屋B.陆某家墙面出现裂缝:属于意外事件:陈某不需要承担责任C.陈某可以挖地建房:但对邻居陆某房屋造成的损害应当给予赔偿D.陈某在自家的地基上建房:造成陆某家的墙面出现裂缝:不需要承担责任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物权法》第九十一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筑物、铺设管线以及安装设备等: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第九十二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按此法规定:陈某挖地建房应该是可以的:但如果对邻居的房屋造成损害:则应当给予赔偿2、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_____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摇控器D.潜艇上的声纳系统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人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学会利用超声波:这就是利用“声纳”的原理来探测水中目标及其状态:如潜艇的位置等。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工作:微波炉是利用微波工作: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117.熊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但是南极洲没有熊:原因是_____A.在熊这个物种出现之前:南极洲就与其他板块隔离B.南极洲的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熊不能适应:无法生存C.南极洲生物构成不能为熊提供足够食物:因而熊无法生存D.南极洲曾发生过重大地质变化:熊全部灭绝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动物的地理分布:与地质发展史有密切关系6南极洲早在熊类祖先出现之前便是一个海洋环绕的大陆:不与其他大陆相连大洋的隔断使陆生熊类根本不可能往那里迁移:所以南极不可能发现北极熊的踪影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我国宏观调控中的总量平衡主要指_____ A. 结构平衡 B. 供需平衡 C. 生态平衡 D. 信贷平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保持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被恩格斯称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中不包括_____ A. 细胞学说的建立 B.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 达尔文的进化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17世纪时发现的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政策执行必须公平公正,政策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公共政策执行的:_____ A. 合法性原则 B. 权变性原则 C. 合理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共政策执行的合理性原则是指,公共政策执行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政策执行必须在人民和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公共政策的执行应当是为大多数大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服务的政策执行必须遵循公平正义原则,政策面前人人平等故本题答案选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公文标题中:在任何情况下:_____是不能省略的A.文种B.事由C.机关名称D.发送机关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公文标题一般应具备三要素:即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这样的公文标题能起到提示的作用:使人一看就明白这份公文是哪个机关发来的:说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种类的公文:既便于阅读、处理:也便于归档和查找因此公文标题的三要素一般要写全也有部分公文省略标题中的一至两个要素:但不可随意省略:尤其不能省略“文种”一项。
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做自己的独创作品发表的行为:可能侵犯合作者的_____A.一项权利B.二项权利C.三项权利D.三项以上的权利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答案解释:未经合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做自己的独创作品发表的行为:可能侵犯合作者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翻译权、依以上权利获得报酬的权利及其他故本题答案选D7、世界大河中,与长江流向大致相同的是_____ A. 尼罗河 B. 印度河 C. 亚马逊河 D. 伏尔加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 C 解析: 尼罗河与伏尔加河大体上都是由南向北的流向,B项印度河大体上是由东北向西南的流向,只有C项亚马逊河与长江的流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机器人专家曾提出过这样一种理论,即:当机器人与人的相似度达到95%,它将变得极其恐怖影片《她》表现了类似的认识:那套非常厉害的程序,已经与人类极其接近,但因为那微乎其微的一点差异,最终导致了其自身的崩溃有人说,那5%的差异,可能就是人性 下列符合这段文字观点的表述是:_____ A. 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超乎想象 B. 人类对机器人的优势微乎其微 C. 机器人与人类的本质差异所在 D. 人类对机器人的主要认识依据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文段由机器人专家的理论引出对影片《她》的评价:虽然影片中的机器人与人类高度相似,但是因为傲乎其微的一点差异(即人性),最终导致了其自身的崩溃文段最后落脚点在机器人与人类的本质差异——人性上C项与此最相符,故为正确答案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8、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是_____A.,德才兼备B.,具有管理能力C.,强烈的管理愿望D.,符合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要求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成功地履行管理职能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强烈的管理愿望一个管理者良好的工作成效:和他所具备的通过下属的协同努力而达到目标的强烈愿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_____是公文的生效时间:是公文生效的重要标志A.成文日期B.印制日期C.发文日期D.定稿日期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成文日期是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时间本题选择A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属于_____ A. 内部的组织成本 B. 外部的交易成本 C. 管理的机会成本 D. 委托代理成本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可以分为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三部分故本题答案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下列不属于党政机关公文的是_____ A. 决议 B. 批复 C. 公报 D. 条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8条规定,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_____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本题材料中储存介质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故c项人选,A项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说法本身错误,B项强调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强调系统优化方法:与本题无关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试用期规定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__A.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B.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C.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D.是否约定试用期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11条第2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故排除C,依据第19条关于试用期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排除A,第17条第2款规定:“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可知试用期可由劳动合同双方约定:D正确:排除,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可见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合同应当提前3日通知单位:不可以随时解除合同B为答案14、下列属于国家级云南历史文化名城的是_____A.昆阳B.曲靖C.巍山D.腾冲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云南省有5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昆明、丽江、大理、建水和巍山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_____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本题所属考点-《马哲》16、“两弹一星”是指:_____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导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以及人造卫星本题选B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为止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被称为:_____A.行为能力B.权利能力C.法律事实D.法律责任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故本题答案选B18、移栽果苗若干颗,如果小明、小王二人合栽,8小时完成先由小明栽了3小时后,又由小王栽了1小时,还剩下总棵树的11/16没有栽已知小明每小时比小王多栽7棵,问共要移栽果苗多少棵,_____ A. 112 B. 115 C. 148 D. 16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法律是_____A.《宪法》B.《民法》C.《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