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诗墙导游词范文 常德诗墙.docx
7页常德诗墙导游词范文 常德诗墙常德诗墙导游词范文1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常德,一条沅江静静地穿城而过,给常德这座湘西北历史文化名城增加了不少的灵气,常德诗墙,更是沅江装扮这座漂亮城市的独特的人文景观之一 闲逛常德,她的历史文化遗存已不多见了,但是常德诗墙,这项新的文化工程正成为这座漂亮城市的标记性建筑,一踏上常德的土地,热忱好客的常德人,总要带你去巡游宏伟而极富文化内涵的诗墙和诗墙公园······ 熟识常德,是从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沅江起先的 沅江,造就了常德,也曾给常德带来经年不息的水患 那么诗墙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全长6华里,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六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267首 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948名书法家用书法的形式、集于一墙,精彩纷呈 其间刻嵌43篇精致的中外石壁画 诗墙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主动向上的思想内容和精致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八方来客 当代诗、书、画界誉它为“三绝诗书画”、“亘古绽开的艺术长卷”、“明邦首创”、“中华一绝”;台湾闻名学者余光中称它为“诗国长城”、“半部文学史”。
2000年9月5日,上海基尼斯总部正式对其命名被誉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 徜徉在诗墙旁,常德丰富的荆楚文化和湘湖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百代沧桑》反映常德历史风云,时代变迁 选刻诗词259首 其中,有“善卷让王”的古老传闻,有“春申保国”的历史记载,有李自成“禅隐夹山”的真实考证,有一代散文大师沈从文笔下的《常德的船》的胜景描绘······ 《名贤题咏》反映古今名贤涉足武陵,歌咏常德 选刻诗词144首 这里,有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刘禹锡,题咏常德的传世佳篇 《武陵佳致》反映常德名胜美景,自然风光 选刻诗词243首 阅读该篇,“极目楚天舒”、“桃源仙景”、“壶瓶飞瀑”、“德山神韵”、“柳叶轻舟”、“花溪鹭渚”、“潇湘八景”等,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兰芷风华》反映常德人文物况,民俗风情 选刻诗词261首 这里,“沅有芷兮澧有兰”的吟唱得到充分展示 湘君、湘夫人的传闻;宋玉、李群玉的音容;湖上“采菱”的欢歌;山间“竹枝词”的传唱;独具特色的擂茶、傩舞、丝弦·····是那样源远流长,令人如痴如醉 《华夏新声》篇是诗墙的第五篇章,放眼祖国,看中华民族崛起。
选刻诗词253首 “虎门销烟”的抗争,“五四”洪流的呼喊,“武昌起义”的枪声,“长征”成功的开颜,开国大典的盛况和香港、澳门的回来,一个半世纪的重大事务,如一幕幕威猛雄壮的话剧呈现在眼前 《五洲撷英》篇是诗墙的第六篇章,面对全球,领会世界文明 选刻五大洲54个国家的名家名诗111首 莎士比亚、歌德、拜伦、雨果、普希金······群星绚丽,风采怡然 是不行多得的世界诗歌荟萃篇 2000年,常德市委、市人min政府实施“诗墙、外滩、沅水梯次开发”的方案,搬迁诗墙外滩砂卵石场,拆除原全部建筑物,细心打造诗墙公园 经过3年建设,形成了6华里长的风光带 园内植银杏、香樟、杨柳、榕树等树木共130多种,植耐水草皮6万多平方米,各种景点和五陵奇观点缀其间 诗墙上五陵阁、春申阁、排云阁、渔夫阁四大楼阁屹立,既是防洪闸口,又使古城增加深厚的文化底蕴,诗墙和公园显得古香古色 平日,旅游参观者川流不息;夜幕驾临和晨曦乍吐,这里更是游人如织,被常德人誉为休闲第一处 历史上,人类创建的文明往往由于自然灾难或人类自身的愚昧(政治运动)、贪欲(斗争)毁于一旦 但是,人类建设文明的力气恒久大于毁灭文明的力气。
常德人民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以其理性、热忱与睿智同步进行文化建设,创建出一项名震中外的文化工程,无怪乎,这座位于长江中游毫无地理优势可言的城市,接连获得“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从诗墙上,人们不难解读出了他为什么有如此魅力的隐私 常德古名武陵,建城两千余年,素称文物之乡 近年来,国家投资一亿零八百万元,以2.92公里长的防洪墙为载体,修建一座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化的诗墙,命名为“中国常德诗墙”,荟萃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 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 常德诗墙导游词范文2 常德诗墙位于常德市沅水防洪墙外侧,是三山三水之沅江风光带的主体景观 常德古名武陵,建城两千余年,素称文物之乡 近年来,国家投资一亿零八百万元,以4公里长的防洪墙为载体,修建一座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化的诗墙,命名为中国常德诗墙 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 常德诗墙全长4公里,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时代风采》、《千古绝唱》八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
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1213名书法家书写,真、行、隶、篆、草集于一墙 其间刻嵌43篇精致的中外石壁画 各大篇章墙名和篇名,分别由中国当代闻名书法家赵朴初、沈鹏、启功、颜家龙、孙其峰、王学仲和萧娴、张仃、臧克家、方毅、陈自然等题写,曹禺、舒同、吴作人生前也分别作了武陵风流、风景这边独好等题签 诗墙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主动的思想内容和精致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八方来客 当代诗、书、画界誉它为三绝诗书画、亘古绽开的艺术长卷、明邦首创、中华一绝;台湾闻名学者余光中称它为诗国长城、半部文学史 中国常德诗墙曾获吉尼斯总部命名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并被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赞扬为一大创建的常德诗墙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看后赞扬常德诗墙不仅是常德的一大景观,更是常德一绝 诗墙上武陵阁、春申阁、排云阁、渔夫阁四大楼阁屹立,既是防洪闸口,又使古城增加深厚的文化底蕴,诗墙和公园显得古香古色 常德诗墙导游词范文3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参观“中国常德诗墙” “中国常德诗墙”是我们常德市委、市人min政府于1991年接受市政协的提案,经过10年建设,修建的一座大型文化工程。
2000年9月,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被誉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艺术墙” 诗墙以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全长3千米,楼台点缀,气概恢宏,共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和《五洲撷英》6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词和中外名诗1200多首 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全国900多位名书法家书写,正、草、隶、篆集于一墙,精彩纷呈,其间还刻嵌43幅精致的中外石壁画 各大篇章墙名和篇名,分别由我国当代闻名书法家赵朴初、沈鹏、启功、方毅、陈自然等题写 一代艺术大师曹禺、舒同、吴作人生前分别作了“武陵风流”、“风景这边独好”等题签 诗墙建成以后,受到各方面青睐 当代诗、书、画界誉它为:“三绝书诗画,一墙天地人”、“名邦首创”、“中国第一墙” 台湾闻名学者余光中称它为“诗国长城”、“半部文学史” 2002年朱总理视察诗墙,赞扬“诗墙是一大创举” 2003年,国家建设部授予诗墙“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同时,旅游部门评定它为常德十大美景之首和湖南百景之一 它还是全国诗教先进单位和爱国主义教化基地 现在您看到的是:第一部分《百代沧桑》,反映了自先秦以来常德数千年历史、沧海桑田的史诗篇。
镌刻历代诗作257首,按年头依次排列 这部分的墙名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闻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篇名是集一代文豪郭沫若的遗墨 《中国常德诗墙序》是统领整个诗墙的序言 序的书法作者田英章,是国务院任命书的书写员、欧阳洵书法探讨会会长,其字体稳健俊秀,堪称一绝 《序言》由原中国韵文字会会长、湘潭高校教授杨春秋撰写,其文一韵三叹,堪称当代韵文佳作 第一首《击壤歌》是我国最早的古体诗歌之一 这是一幅由台湾画家冉茂芹先生创作的《善卷让王图》 相传尧舜时,枉山(即现在的德山)隐居了一位名扬天下的贤人善卷 由于他德高望重,舜帝主动提出要把王位禅让给他,于是带着娥皇、女英,亲到枉山,“以天下而让之” 但善卷不受,乐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后人仰慕和推崇善卷的德行,便改枉山为善德山,后来便简称德山 这是《春申保国图》 春申君是战国出名的四君子之一,为保卫楚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他住在常德上南门鸡鹅巷一带,死后留下了春申墓、珠履坊等古遗址 现在我们还特地在上南门建了一座“春申阁”以示纪念 《禅隐夹山》是依据李自成兵败后隐居石门夹山为僧的故事创作的 李闯王兵败后,曾禅隐夹山寺,人称奉天玉大和尚。
后圆寂在这里 这是巨幅《常德览胜图》,题字是闻名书法家、我省书协主席颜家龙先生 《常德览胜图》取材于沈从文的闻名散文《常德的船》,画面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控巴蜀而带洞庭、连荆襄而接滇黔”的古城常德的盛景和高樯林立、千帆竞流的商埠繁华景象 这幅力作在2000年7月的北京诗墙书画作品展览中,受到参观者高度评价 在抗日斗争时期,常德会战曾震惊海内外 这首《洞庭碧血》如歌如泣,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守城的八千男儿浴血奋战十六昼夜、抗击十万之众的日寇三路围攻常德的情景 《文明曙光》图是反映常德重大考古成果的一幅作品 它反映的是我市澧县城头山文化 城头山文化的发觉,将我国人类文明史往前推动了两千多年,其中还反映了开拓稻田种植之先河的史实 如游客挚友有爱好,可去澧县城头山参观 这里是其次部分《名贤题咏》 《名贤题咏》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当代闻名书法家沈鹏题写墙名,由我国闻名女书法家萧娴题写篇名 萧娴,康有为的高足,人称“女书圣”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