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生活 小专题复习课.ppt
31页热点总结与强化训练(一)1.《经济生活》第一、二单元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广泛,考查的重点有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的发行量,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企业经营,就业问题,维护劳动者的权益等2.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复习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联系当前物价上涨问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及解决物价上涨的措施2)通过扩大内需以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的长效热点,结合这个背景,考查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或者综合考查消费、生产与分配的内在联系3)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联系国家高度重视就业问题、重大安全事故,考查国家高度重视就业的原因和措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热点一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1.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1)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量过多,超过限度,会造成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纸币贬值是影响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3)通货膨胀必然表现为物价上涨但不能认为凡是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会引发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商业银行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1)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起物价全面、持续地上涨因此,国家要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来克服通货膨胀2)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目前,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应对日益严峻的通胀压力商业银行通过提高存贷款利率,增加居民存款数量,减少企业贷款数量,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达到平衡,使物价降下来热点二 消费与生产1.消费与财政、税收(1)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2)国家发挥财政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增强了居民的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3)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2.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不能将二者等量齐观,更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2)高消费未必带来高增长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只有在正确消费观的指导下,与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才能对生产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否则,只能起阻碍作用3.投资、消费与出口(1)投资、消费和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我国,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直较高2)出口即外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确定性很大3)内需包括投资所形成的生产性消费,也包括消费需求4)目前,我国采取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措施,增加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针对我国当前内需不足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热点三 企业与劳动者1.结合劳动者的地位理解维权和就业(1)地位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②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2)维权①通过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就是对劳动者的承认和尊重3)就业①就业是民生之本,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社会再生产②劳动者应该树立职业平等观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就业问题(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2)通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3)统筹城乡,统筹区域,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
4)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1.2011年下半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蔬菜收购价格下跌、销售不畅的现象,如国庆节前哈尔滨上市的土豆每斤1元钱,最近哈市秋菜集中上市后,土豆价格下降了四成为减少菜农损失,各级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下列有助于解决“菜贱伤农”问题的是( )①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②建立供求信息平台,调整蔬菜种植结构③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降低蔬菜价格④实行蔬菜价格保护,加大农业补贴力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D菜贱伤农”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供过于求,提高劳动生产率会进一步提高产品供给量,对解决“菜贱伤农”问题没有直接意义,排除①;②有利于促进蔬菜供求结构平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④是解决“菜贱伤农”的正确调控措施2.2011年以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市场供应、降低流通成本、整顿市场价格秩序、促进货币信贷向偿贷回归的政策措施,物价较快上涨的势头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做到了依法行政B.政府做到了科学执政C.政府履行了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D.政府没有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解析】选C。
A中的“依法”与材料无关;B的主体是执政党;政府采取措施,稳定物价,是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C符合题意;D说法错误3.2011年以来,德州市通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发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活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新增私营企业1 992家、雇工19 349人,新增个体工商户16 511户,从业人员37 739人这说明( )A.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B.个体私营经济在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D.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城镇从业人员就业的主渠道【解析】选B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A观点错误;德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现了37 739人就业,体现了B;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C观点错误;D夸大了个体经济在解决就业中的作用4.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炫耀性、奢侈性和过度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也随之产生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 )①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③倡导节约意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
材料说的是消费中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行为,②是绿色消费,与材料无关5.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900万个,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 00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就业增长率的是( )①政府通过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手段支持创业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③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发展各类能大力吸纳劳动力的服务产业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解析】选D本题考查促进就业的知识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但企业不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的职责,故排除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也是政府的职责,不是针对劳动者而言的,③错误6.下表为某市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变化情况指标标 单单 位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农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 配收入 元2 360 2 476 2 622 2 936 3 255城镇镇居民 人均可支 配收入 元 6 860 7 703 8 472 9 422 10 439 农农村居民 家庭恩格 尔系数% 47.7 46.2 45.6 45.2 45 城镇镇居民 家庭恩格 尔系数% 38.2 37.7 37.1 36.9 35.5注:恩格尔系数高于60%是绝对贫困;60%~50%是温饱;50%~40%是小康;40%~20%是富裕。
1)说明该表反映的经济信息2)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上述变化对该市生产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表格获得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时,要做到“三看”、“两比”三看”即看题头、看表本身、看小注两比”指的是纵比和横比另外,在表述反映的信息时要做到全面解答第(2)问时,要注意从两个角度组织答案,一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二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答案:(1)①该市近五年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②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镇居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③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2)①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②该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形成了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