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ppt
33页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与划分方法刘树伟 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考古学家在巴比伦发现动物肝标本 模型,认为它是在3000~4000年前 巴比伦王朝的僧侣们用作卜卦的工 具 • 2000年以前,我国《黄帝内经》中 ,对于肝的名称、大小、位置已有 记载称实质性器官为脏,肝脏的 功能为“收藏”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6世纪以前,欧洲一直根据Gallen( 131~200)观察动物所得,认为人 肝是一个分叶肝 • 16世纪,Vesaleus(1514~1564)通 过尸体解剖,认识到人肝不同于动 物肝,是一个整体性的器官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654年,Glisson研究了肝内管道, 发现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被一共 同的结缔组织鞘所包裹,“Glisson系 统”一词由此而生 • 1882年,Rex采用腐蚀铸型新技术, 研究了哺乳类动物肝和人肝的血管 系统,发现门静脉的分布出现明显 的区域性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898年,Cantlie根据门静脉的分布,认 为左、右半的分界线应在肝的胆囊窝, 由此出现了“Cantlie线”的概念 • 1909~1919年,Ruge和De Burlet试图在 人肝的表面找出相当于分叶肝中的所谓 主要肝裂,但未取得预期结果。
• Martine(1920)、Segel(1923)、Menikoff(1923)等研究了肝内管道的分布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一直到1940年以后,人们受到肺段划 分的启发,肝叶、肝段的研究才形成 高潮,也促使肝外科进入了新纪元 • 国外有:Hjortsjo, Elias & Petty, Healey & Schroy, Gans等• 国内有:孟宪民、黄翠庭、姚家庆、 凌凤东、韩永坚,吴孟超、夏穗生、 廖亚平等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使用过的方法有:解剖剥离、腐蚀铸 型、X线造影、管道色素注射和水冲 法等 • 关于肝叶、肝段的划分,观点众多, 但国内多采用韩永坚的两半肝、五叶 、四段划分法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954年,Couinaud根据Glisson系统的分支 与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分肝为左、右半 肝、五叶和八段 • 1989年,Couinaud又把尾状叶(段Ⅰ)右 侧、下腔静脉右前方和右侧附近的肝组织 称为段Ⅸ •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Couinaud肝段划分法 ,并认为它是最为完整和具有实用价值 二、肝叶、肝段的概念• Glisson系统的分布• 肝静脉的走行Couinaud肝段 Ø尾状叶(Ⅰ);Ø左外叶(Ⅱ,Ⅲ);Ø左内叶(Ⅳ);Ø右前叶(Ⅴ,Ⅷ);Ø右后叶(Ⅵ,Ⅶ)。
肝段Ⅸ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正中裂median fissure: 又称主门裂或 Cantlie线,内有肝中静脉走行正中 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至胆囊切 迹中点的连线;在肝脏面,经胆囊窝 中份,越横沟入腔静脉沟 • 依正中裂划分的左、右半肝并不等大 ,右半肝通常大于左半肝,约占全肝 重量的60%• 正中裂在肝前缘的位置多不恒定,经胆囊 窝中点左侧者约占51.4%,经胆囊窝中点者 约占42.3%,经胆囊窝中点右侧者约占 6.3% • 正中裂的位置多不通过肝门静脉的分叉点 ,经分叉点左侧者约占74.5%,经分叉点者 约占12.7%,经分叉点左侧者约占12.7% • 正中裂多呈一直线,但也可呈不规则的曲 线此裂所在平面与肝门平面约成60°~80° 夹角,角的开口向左,为50°~125°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左叶间裂left interlobar fissure: 又称 脐裂,内有左叶间静脉和肝门静脉左 支矢状部走行 • 左叶间裂在肝膈面为肝镰状韧带附着 线左侧1cm范围内与下腔静脉左壁的 连线;于脏面,为肝圆韧带裂和静脉 韧带裂 • 左叶间裂所在平面与肝门平面约成45° 夹角,开口向左。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左段间裂left intersegmental fissure: 又称左门裂,内有肝左 静脉走行 • 左段间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 壁至肝左缘上、中1/3交点的连线 ,转至脏面止于左纵沟中点稍后 上方处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右叶间裂right interlobar fissure: 又称右门裂,内有肝右静脉走行 • 右叶间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右壁 至胆囊切迹中点右侧的肝下缘外、 中1/3交点的连线,转至脏面,连 于肝门右端• 右叶间裂大多呈弓形,但也有少 数呈直线形 • 此裂为一接近水平位的斜裂,其 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约成30°~45° 夹角,角的开口向右因此,右 前叶膈面大而脏面小,右后叶则 相反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右段间裂right intersegmental fissure : 又称横裂,在脏面为肝门右端至肝 右缘中点的连线,转至膈面,连于正 中裂 • 此裂相当于肝门静脉右支主干平面, 既分开右前上段 (段Ⅷ)和右前下段 (段Ⅴ),又分开右后上段(段Ⅶ) 和右后下段(段Ⅵ) 四、肝段研究新进展• 1995年以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和 MRI技术的发展及肝外科的进步,人 们对活体肝内管道的解剖有了新的认 识,对Couinaud肝段提出了质疑。
那 么对肝段划分究竟有哪些新的进展, 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