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1.doc
10页《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3.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仔细喜欢的部分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具准备:大榕树的录像带,课件,学生提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鸟的天堂1、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生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每每置身于此地,都有一种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2、学生美读课题3、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这儿有三个生字,三个多音字,看他是否全读准了?(课件出示: 一簇簇 不计其数 树梢 做巢 应接不暇 兴奋)老师相机指导1)正音:兴奋(2)理解应接不暇(3)指导学生字:巢/梢/暇老师边书写 “巢”边解说: “巢”上部分三个“〈”要写得匀称,这是鸟的一家三口,下面是个扁“日”是鸟的窝,建在这树木上,所以“巢”就是鸟的——家)4、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说5、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这感慨地味道再读的浓一些指导学生读,突出“的确”6、大家齐读7、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你怎样理解?(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看到的是一株号称“鸟的天堂”大榕树,第二次去是在早晨,作者看到了很多的鸟,证实了这株榕树是真正的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指的就是一棵大榕树过渡句: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过渡: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配乐朗读1——9自然段1、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学生回答,并把答案写在黑板上2、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板书,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4、交流:①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我第一次看到”作者从自己的亲身阅历写出了这株榕树很大是的,巴金常旅国内外,可以说,见多识广,对巴金来说大榕树不足为奇,但这样大的却是第一次看到,可见之大②通过河面变窄来说明它的大③通过朋友的谈论体现它的大④“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由不可计数这个词,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5、课件出示这句话,再读,谁还有新的发现?①(应突出“一株”这个词,作者从远处看误以为是很多株榕树,走近看原来只是一株把体会带进去,都读读这句话②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
找相关句子读一读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出示照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③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和会场相比,相当于20多个会场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学生发表赞叹小结: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树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④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第二幅插图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大”小结: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她静卧在水的中央,独立成一个小岛,是那么的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啊所以作者这样感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6、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引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生齐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①作者还怎样写出了这些特点?(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它是怎么展示的?“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叶子密集到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这种生机勃勃?(“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指名读,轻轻自读指名读②同学们注意到这个“似乎”,现在把似乎去掉你觉得有“似乎”跟没有“似乎”有什么不一样?(这“似乎”不是没有,更不是绝对,而是带有神秘的,那种捉摸不透的,让人浮想联翩的的生命的感觉!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生感情朗读③读这句话,大家有没有疑问?“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师: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还可以与伙伴交流交流生自由地读、体会)④交流把你们各自的感受融入这句话中,好好地读读这句话一个接一个读下去小结:那是风吹,是鸟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的嫩芽,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所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7、齐读第八自然段8好的语言我们要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看谁记住的最多指导交流背诵三、迁移练笔,引向读“鸟”过渡: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什么能如此的美丽,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护几百年来,人们把这棵大榕树看作是一棵神树,把树上栖息的鸟看做神鸟,不许人们去触动它,如果谁打鸟,就会受到家法的惩治,多少年来天马河的人们就是以他们最纯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鸟,保护着树,所以,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2、交流小结: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生读:鸟的天堂。
3、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课件出示,学生静听配乐鸟鸣声,音乐和文中描述相吻合,先是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接着越来越多最后整个树上变得热闹了!百鸟齐鸣)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谈4、那是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请同学们回去后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部分1、导语:在“鸟的天堂”没有看到一只鸟,作者不免有些遗憾第二天早晨,作者又到了“鸟的天堂”,这次看到了什么?(许多鸟)2.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4.学生汇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两个“到处”说明鸟很多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应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说人或事情很多,接待,应付不起来在课文里是说鸟太多了,眼睛看不过来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说明鸟的姿态很多,种类也很多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体会到鸟儿很欢快,快乐地叫着5.教师借机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请大家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学生发散想象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学生齐读(投影出示)1)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7.教师追问:(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
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8.配上欢快的音乐,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二、深化中心,迁移教育 (修改后) 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大自然的恩赐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设计意图:“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精心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巧妙地引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深化了中心真正做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三、拓展延伸、激情写作 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设计意图:以自己是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导游词,激起了学生的自豪感,这样的作业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习作热情 四、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美丽的南国的树 (傍晚)[静] 鸟:多、自由、快乐——的确是 (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