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2022年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doc
8页2022年宁夏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沸腾蒸发 B.天然气燃烧 C.玻璃杯破碎 D.湿衣服晾干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BCD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 D.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3.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对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黄铜、氧化铜都属于金属材料 C.一氧化碳、酒精都属于有机物 D.硝酸钾、磷酸二氢铵都属于复合肥料4.对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或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做法或现象解释A自行车车架表面刷漆隔绝空气和水,防止锈蚀B把硬水煮沸,降低硬度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成沉淀,使水软化C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滴加洗涤剂的水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洗涤剂对油污具有溶解作用A.A B.B C.C D.D5.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农业生产①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正常食用①农药要科学、少量、精准使用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C化学发展史D化学与环境保护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②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①美丽中国离不开化学②“绿色化学”是环境友好化学A.A B.B C.C D.D6.结合下列图示或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H Al2O3ABCDA.表示两个氢元素 B.该粒子是阳离子 C.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 D.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27.长时间剧烈运动,人体内会产生乳酸(化学式C3H6O3),使肌肉产生酸痛感。
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g B.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C.乳酸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涉及到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时,将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B.溶解时,振荡烧杯加速粗盐的溶解 C.过滤时,将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D.称量时,将粗盐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9.下列对宏观性质或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钠元素和镁元素存在本质区别,因为钠原子和镁原子的质量不同 B.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结构不同 D.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因为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10.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药品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选用的药品或方法A氧气水蒸气浓硫酸B氧化钙碳酸钙稀盐酸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D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锌粒A.A B.B C.C D.D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实验目的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有关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 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2分)12.2022年2月4日至20日,北京成功举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
1)本届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的冰晶外壳由塑料制成,该外壳材料属于 (写“复合材料”或“合成材料”)2)本届冬奥会期间提供的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食,受到各国运动员的欢迎,尤其以烤鸭、牛肉水饺更受青睐这两种美食中都富含的营养素是 (写一种)3)“低碳”是本届冬奥会的主题,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当前最环保的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该技术的过程之一,就是通过压力将二氧化碳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这个过程从微观角度看,未发生改变的是 13.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能力根据图﹣﹣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 2)在保持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一种)3)4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同时降低温度到10℃,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硝酸钾 氯化钠4)若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 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14.学习制取几种常见的气体并探究其性质,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1)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图写一个用A装置制取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将B装置与 (写序号)装置连接,可以制取二氧化碳2)依照图2所示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①根据蜡烛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②根据 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③根据 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三、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在A市探明铁矿藏(主要成分Fe2O3)储量巨大为将铁矿石变成钢铁,国家建设冶炼工厂,运入大量煤炭,用作冶炼钢铁原料、火力发电和生活燃料源源不断的钢铁从这里运出支持国家建设,但是随着持续大量使用煤炭,生态环境也日趋脆弱,甚至恶化进入新时代,A市政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重新审视发展模式A市地处高原,每年刮风和日照时间较长;附近拥有数条河流和许多湖泊,水资源比较丰富于是A市政府确定,围绕钢铁工业,大力发展“绿色”电能,用电生产氢气,用氢气取代煤炭,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焦炭,焦炭能够用于冶炼铁,说明焦炭具有 性2)根据地方资源特色,A市规划发展“绿色”电能,首先应当重点将 (写一种)转化为电能;然后利用电生产氢气利用电生产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氢气的化学性质和一氧化碳有许多相似之处写出用氢气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A市将氢气用于冶炼钢铁和生活燃料,所排放的废弃产物都是 ,对环境影响很小16.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用途,也有较高的医用价值某工厂用铁屑和稀硫酸反应生产硫酸亚铁将50k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跟足量的铁屑反应1)试计算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2)人体铁元素摄入不足会引起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17.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针对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发生反应展开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两种物质混合,有两种可能1)不发生反应,仅仅是简单混合;(2)发生反应,反应物减少或消失设计与实验一】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又滴加2滴氢氧化钠溶液。
试管内无明显现象产生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反应解释与结论一】如果氢氧化钠不与硫酸反应,一定是简单混合,那么溶液一定会呈现 ,但是这样的现象并未出现,说明试管内 ,即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反应设计与实验二】乙同学受到启发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用pH试纸测得试管内溶液的pH为a;然后向试管内滴加3滴氢氧化钠溶液(如图),振荡,又用pH试纸测得pH为b;继续向试管内滴加3滴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用pH试纸测得pH为c解释与结论二】三次测得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滴加,试管内溶液的 性在逐渐减弱设计与实验三】继续向上述试管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pH大于7时,试管内 ,证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反应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所做实验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18.某地区有盐碱地分布,化学兴趣小组针对盐碱地成分展开探究猜想与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认为盐碱地土壤中可能含有:①碳酸钠②碳酸氢钠③氢氧化钠【查阅资料】(1)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2)氯化钙溶液呈中性;(3)碳酸氢钙可溶于水。
设计与实验一】甲同学取少量盐碱地土壤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混合后过滤,将所得滤液分成三等份,依次编号为1号、2号和3号,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1号滤液滴加足量稀盐酸﹣﹣﹣滤液里可能含有碳酸钠,也可能含有碳酸氢钠取2号滤液滴加 溶液 滤液里一定含有碳酸钠相关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盐碱地土壤中含有碳酸钠设计与实验二】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并实验实验结论:盐碱地土壤中不含碳酸氢钠得出该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设计与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3号滤液 盐碱地土壤中不含氢氧化钠反思与交流】丁同学经过思考,认为盐碱地土壤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可能含有氢氧化钠,他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参考答案1.B10.A11.B12.合成材料;(2)蛋白质(或油脂);(3)二氧化碳分子13.(1)t℃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2)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3)<;(4)蒸发结晶。
14.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C;(2)①根据蜡烛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②根据蜡烛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故答案为:蜡烛熄灭;③根据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答案为: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15.解:(1)还原;(2)风能(或太阳能);2H2O2H2↑+O2↑;(3)Fe2O3+3H22Fe+3H2O;水16.解:(1)设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 98 152 50kg×19.6% x x=15.2kg答: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15.2kg2)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答案为:贫血17.【解释与结论一】红;没有氢氧化钠;【解释与结论二】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