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修订版哲学与人生-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ppt
71页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起来,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木料做成的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珠宝的盒子这么漂亮,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了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请同学们考虑:以上故事是哪个成语的来历?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买椟还珠,在我们的身边,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天天都在发生: 有外表看起来很漂亮却一点内在修养也没有的人,如用人民币点烟的人,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只注重装珠宝漂亮的盒子而舍弃珍贵的珠宝的人,象买椟还珠的人;有舍小家为大家,面对灾难心系群众的好干部,也有面对黑恶势力一身正气、铁面无私的女英雄;有面对危难,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当代革命军人;有心里只装着他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彰显不平凡的当代活雷锋… 生活中处处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想一想,大千世界,各种现象丰富多彩,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第四单元,陆玉匀,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铅笔是直的还是曲的?,,你认同“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句话吗?为什么?,眼见未必都为实,孔子周游列国被困于陈蔡国境之间,七日未进食弟子颜回讨到一些米来煮饭饭熟了,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饭吃,当颜回把饭端来时,孔子佯装没看见刚才的事,说道:我方才睡着,梦见先君,他说只有清洁的食物才可送给人吃颜回知道老师在怀疑自己偷饭吃,便禀明老师,刚才是柴灰落进锅里,挑不出来,弃之可惜,学生就把那点儿脏了的饭抓来吃了孔子这才发现错怪了自己的学生,慨叹道:“人们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看来眼见的也未必都真实啊!”这个小故事蕴涵着一个道理:仅从表面现象来判断事情,是很容易失误的故事,,米勒-莱尔透视幻觉: 哪条红线更长?,其实一样长哦,两个位于中心的圆哪个大?,这两条线是弯曲的吗?,其实一样大哦!,它们实际上是平行的,,闪烁的网格:当你的眼睛环顾图像时,连接处的圆片将会一闪一闪 【解析】德国视觉科学家迈克尔·施若夫和E.R.威斯特于1997年发现勒索闪烁的网格幻觉这种幻觉产生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无中生有的点,,眼光注视哪一块,哪一块就会停止,,闭眼的女人 闭眼的女人:盯着这个女人看,她的眼睛会突然睁开!,,少女还是老妇?,是瓶子还是两个人?,靠,又变帅了,哈哈镜,我们看见的未必是真实的,经验分析出来的结果也未必是真实的,那么我们究竟要相信什么?什么都相信,或者什么都不相信.,看到了事物的现象≠认识了事物的本质,上述的种种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1、认识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1)我们看到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是非常复杂的,绝不是仅仅用感官就能正确的反映出来的。
(2)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眼见未必都为实,传说古时候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外出经商,妻子在家守候数月后,丈夫十分想念妻子,回家探望,却看到了令他十分痛心的一幕——窗口里映出了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正与一个陌生男子吃饭,妻子还微笑着夹了一块菜喂到男人口中,感觉十分亲近他立刻认为妻子背叛了自己,再不愿往前走一步了他一怒之下毅然调头就走,很久没有回来当他白发苍苍之时,想到自己时日无多,趁有生之年要解开那个心结,于是他又回到了当年的家看到了他的妻子也已是满头白发,却孤孤单单一个人生活妻子坦诚地告诉他,那个男人是她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只是碰巧来此地看望她一下而已故事,一、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一束鲜花(现象),你能凭感官直接感受得到,而它所表达的意义(本质)你只能靠抽象的思维才能把握特定的环境具有特定的意义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易逝多变、个别具体的,是能被我们的感官或借助仪器观察到的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只能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假象,自然界中的假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成语典故,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 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败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金玉:比喻华美;败絮:烂棉花 (现象)此成语用来表达贬义,现在常用来形容某些华而不实,外表光鲜美丽而无修养内涵的人本质),案例一,美女吸烟,在我们的生活中,吸烟是常见的事但用人民币点烟却不常见我们见到的是现象,它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只有透过现象,通过抽象的思维出把握人的思想品质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言行举止才能表现出来,案例二,瞎子摸象,从前在古代印度有几个瞎子,都想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就让人领着他们到大象那儿去瞎子甲高一点,伸手摸到了象的耳朵,便激动地说:原来大象像一把扇子第二个瞎子乙矮一点,一把抱住了象腿,听到甲说大象像一把扇子,马上反驳道:不对不对,大象像一根柱子这时摸到象身的丙慢条斯理地说:你们说得都不对,大象就像是一堵墙拽住尾巴的丁哈哈大大笑起来:哪里,哪里,大象像根绳子被象鼻子卷住的戊气喘吁吁地说:我觉得,我觉得大象跟一条大蟒蛇一样在回去的路上,他们就一直争吵,谁也不让谁,谁都想占上风,谁都想要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 请思考回答:究竟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仅凭这几个瞎子用手摸就能得出正确结论呢?,启示:这个故事比喻只认识了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而未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现象与本质,两者不同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们是片面的、多变的,能够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我看到苹果落地, 怎么没看到万有引力?,漫画,万有引力,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一个同学的思想品质,肯定会通过他的政治观点、参加集体活动、待人接物、与人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苹果落地,水往低流总是表现这“万有引力”这个本质 总结:现象和本质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第一,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生活情境: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这种现象似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转第二,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公元2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天体,按照层次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明显错在把现象当成本质。
但这种错误的宇宙观在欧洲统治了1000多年,直到后来经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长期观测、研究,写出了《天体运行论》才第一次透过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天体运行,案例一,周正龙“华南虎照片事件”,,2007年10月12日,周正龙称拍到了野生华南虎照片,照片多达70余张,陕西省林业厅经“鉴定”认为照片真实,并奖励了周正龙2万元人民币经过公安、监察机关艰苦细致的工作, 2008年9月27日对此事件已经有了明确结果经查实,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案例二,老天使和小天使,老天使和小天使寄宿时遇上了两个不同的主人,一家很富有,但对人冷漠刻薄,一家很贫穷,但富于同情心,小天使问老天使:富有的叫我们住地下室为何帮他填补破墙洞,穷人那样热情却不拯救他家一头快要病死的奶牛?老天使对小天使说: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里面有个秘密的夹层,堆满了金块,我把墙洞填上是不让他发现这些财富而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善良的妻子,是我用奶牛代替了她啊! 小天使这才恍然大悟,转怒为喜 即使是小天使也会被亲眼所见的表面现象所蒙蔽小故事,3、把握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结合自己的经历,说明“有些事情并不像你看上去的那样”体现的哲学道理。
列举事例,说明如何把握事物的本质,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小故事,两小儿辨日 的道理,1.其中二个小儿可以从日常的现象中仔细观察,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本身就是具有一种钻研的精神2.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不轻易的动摇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坚持己见的行为3.而从孔子身上,可以看出,虽然当时的孔子已经是声名赫赫,可是依就敢于承认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无知,可以说是谦虚的表现,这是作为大家的风范4.就问题本身而言,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就是说事物具有二重性,而要得到真理的话,就必须认知其中的规律,这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必要过程2)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P96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第一: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小事故“怪兽”,有一天,法国大生物学家居维叶在午夜时被吵醒, 他看见一只怪兽,正把有角的头及两只蹄子伸进窗口, 嘴里发出阵阵怪叫,好像要一口吞下居维叶似的。
居维叶看了一下怪兽,却满不在乎继续入睡了 这只怪兽原来是顽皮的学生装扮的,想吓唬一下老 师当时居维叶并不知道这是学生恶作剧,可他为什么 一点不怕呢?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请教老师,居维叶笑着 回答了他们 居维叶说:有角有蹄子的动物,都是只吃植物而不 吃肉类的所以我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你与一个人接触,你就不知道这个人是好是坏常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知长期的接触,全面的把握某个人的情况,你就会知道这个人的本质好坏如果你不知道某个人的情况,你就不要轻易下结论惊弓之鸟”,案例一,古代有位神箭手,只猛扣弓弦,就将鸟吓得栽落下来这就是成语“惊弓之鸟”的来历 为什么不用箭就可以把鸟打下来呢?原来这位神箭手在一群大雁中看到有一只大雁飞得慢,叫声悲哀,从而判断出它是一只受过箭伤、失群的大雁,就趁它惊魂未定之际,猛扣弓弦,使它惊慌而跌落第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你能反驳这种观点吗?,上帝是万能的中世纪的哲学家们经常围绕上帝万能的问题,提出一些问题来进行争论,有一天,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上帝是否能够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起初,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十分荒唐可笑的问题。
然而,当那些天天宣扬上帝全知全能的经院哲学家们稍加冷静地思索这个问题时,他们都一个个目瞪口呆了原来,这个疑问句隐含了如下的二难推理: 如果上帝能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说明上帝不是万能的; 如果上帝不能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当然也说明他不是万能的; 上帝或者能创造出,或者不能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 总之,上帝不是万能的; 正是这个隐含在一个问题中的二难推理,使上帝万能的神学基础发生了动摇难怪有人说:一个问题就打倒了上帝!,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案例一,身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