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炼铁厂m高炉工艺技术规程.doc

47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38698488
  • 上传时间:2018-05-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2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x 炼铁厂炼铁厂 1260m3高炉工艺技术规程高炉工艺技术规程(试行)(试行)1 高炉主要炉型参数及系统整体工艺流程(见图高炉主要炉型参数及系统整体工艺流程(见图 1))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数值数值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数值数值1有效容积m3104911炉缸高度 mm38002炉喉直径mm600012炉腹高度 mm33103炉缸直径mm760013风口中心线标高 mm118004炉腰直径mm880014高炉有效高度 mm233005炉腰高度mm162015炉缸截面积m²45.3466炉身高度mm1257016高径比Η/Dm/m2.657炉喉高度mm200017风口数 个208炉腹角79°43`32″18铁口数 个29炉身角83°38`41″19死铁层高度mm1450.510铁口中心线标高 mm830020铁口夹角°1702 高炉原燃料及产品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高炉原燃料及产品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 2.1 高炉原燃料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 贯彻精料方针,实现高品位、低渣比 2.1.1 高炉原料结构 入炉矿石包括:烧结矿、球团矿、生矿综合入炉品位TFe≥60%入炉矿比例: 烧结矿 70~75% 球团矿 20~25% 块 矿 5~10%12.1.2 对烧结矿、球团矿和块矿的质量要求品位 TFe≥58%铁份波动≤±0.5%碱度 R=2.0;波动≤±0.05%FeO 波动≤±0.75%转鼓指数≥80%低温还原粉化指标 RDI+3.15mm≥65%烧结矿粒度(≤5mm)≤6%品位 TFe≥63%FeO≤0.7%转鼓指数≥90%常温抗压强度 2KN/球球团矿膨胀率〈15%品位 TFe≥64%块 矿 块矿粒度:5~40mm2.1.3 对焦炭、煤粉的质量要求 焦炭粒度(〈25mm〉要求:〈5% 煤粉粒度要求-200 目的达到 80%灰份硫份挥发份 水分M40M10CRICSR焦炭≤12% ≤0.6%/≤5% ≥80% ≤7%//煤粉≤10% ≤0.6%/≤1%////2.2 高炉产品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 铁铁 种种铸 造 生 铁牌号牌号铸 34铸 30铸 26铸 22铸 18铸 14铁铁号号代号代号Z34Z30Z26Z22Z18Z14C≥3.30SI>3.20~3.60>2.80~3.20>2.40~2.80>2.00~2.40>1.60~2.00>1.25一组≤0.5二组>0.5~0.9锰三组>0.9~1.30一级≤0.06二级>0.06~0.10三级>0.10~0.20四级>0.20~0.40P五级>0.40~0.90一类≤0.030≤0.04二类≤0.04≤0.05化化学学成成分分S三类≤0.0523 高炉炉内操作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高炉炉内操作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 制订高炉的基本操作制度(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热 制度、冷却制度和造渣制度) ,在于维持高炉炉况的长期 稳定顺行,保持活跃的炉缸工作和合理的煤气流分布,以 获得高炉高产、优质、低耗和长寿的效果。

      3.1 送风制度 送风制度主要作用是保持适宜的风速、鼓风动能和理 论燃烧温度,使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热量充沛稳定控制方式为选择合适的送风面积、风口长 度、风量、风温、湿分、喷吹量、富氧率等参数,并根据 炉况变化对这些参数进行调节,以达到提高煤气利用,保 持炉况稳定和高炉高效运行的目的正常情况下: 标态风量:2500~2800m3/min;实际风速 200~260m/s; 工作风口个数:20 个 风口长度:≥450mm 鼓风动能:6500~10000kg.m/s 3.1.1 风量 正常情况下,高炉保持全风量作业 3.1.1.1 风量确定的依据 3.1.1.1.1 满足强化冶炼的要求; 3.1.1.1.1 风量与料柱透气性相适应的原则 ; 3.1.1.1.2 合适的风速或鼓风动能原燃料条件较差时,风 量过大会造成崩料或管道行程等事故,破坏高炉顺行,长 期慢风作业不仅影响产量,还会造成炉墙挂结及炉缸堆积, 有计划的长期慢风作业,应改用小风口或堵部分风口 3.1.1.2 加风应具备的条件 3.1.1.2.1 风量、风压稳定,二者相适应; 3.1.1.2.2 高炉炉温充足; 3.1.1.2.3 炉况顺行,下料均匀; 3.1.1.2.4 风口工作均匀良好; 3.1.1.2.5 风机允许加风; 3.1.1.3 减风条件 3.1.1.3.1 下料速度显著过快且风温煤量已用尽,炉子向凉;铁铁 种种炼 钢 生 铁牌号牌号炼 04炼 08炼 10铁铁 号号代号代号L04L08L10C≥3.50 SI0.45>0.45~0.85>0.85~1.25一组≤0.4 二组>0.4~1.0锰三组>1.0~2.0特级0.1一级≤0.1~0.15 二级>0.15~0.25P三级>0.25~0.4特类≤0.02 一类>0.02~0.03二类>0.03~0.05化化学学成成分分S三类>0.05~0.0733.1.1.3.2 发生管道连续崩料,难行悬料等; 3.1.1.3.3 炉凉时; 3.1.1.3.4 低料线作业超过十五分钟且查明原因仍继续亏料 时; 3.1.1.3.5 风压超过正常水平时; 3.1.1.3.6 因故影响正点出渣铁时; 3.1.1.4 减风原则 减风应当及时,适量。

      属于事故性减风,应一次减到 需要的水平,不能造成风口灌渣;事故未完全消除,风量 不能恢复到原水平 3.1.1.5 放风条件 3.1.1.5.1 出铁不正常; 3.1.1.5.2 冷却设备或送风装置烧坏; 3.1.1.5.3 处理悬料、偏料及管道行程; 3.1.1.5.4 发生直接影响高炉生产的事故; 3.1.1.6 放风原则 放风时应避免造成风口灌渣,并考虑防止风机故障 3.1.2 风温 正常情况下,高炉全用最高风温炉况不顺时,变动 风温必须谨慎,加风温应该缓慢进行,每次增加一般不得 超过 50℃,两次加风温间隔一般不少于 20 分钟 3.1.3 风口布局 风口在一般情况下应等径、等长、全开风口破损大、 漏水多,休风更换后,应临时堵上该风口炉况长时间不 顺或其他原因需要长时间慢风时,休风将风口加套或堵部分风口 3.2 富氧鼓风 富氧鼓风有利于提高冶练强度和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 促进间接还原,提高煤粉的置换比,有利于增加煤量,降 低消耗 3.2.1 富氧工艺流程 总管→支管→压力表 1→截止阀 1→压力调节阀→截 止阀 2→压力表 2→快速切断阀→流量调节阀→流量孔板 →止回阀→高炉冷风管道 3.2.2 停富氧条件 3.2.2.1 高炉慢风作业; 3.2.2.2 炉况不顺行; 3.2.2.3 高炉低压和休风; 3.2.2.4 因故高炉放风。

      3.2.3 关氧阀门可一次关到底,开阀门应缓慢进行 3.2.4 富氧率、氧压要求 3.2.4.1 富氧率根据生产需要和喷煤量、风温的多少确定, 当煤比>150kg 时,富氧率不低于 2.0% 3.2.4.2 氧压要求≥0.6Mpa;当氧压小于 0.6Mpa,应立即 停氧3.3 喷煤操作 高炉喷吹煤粉是高炉强化冶炼和增铁节焦的重要措施 应根据炉况、风温高低、富氧量的多少以及煤粉中灰份、 硫份的高低和粒度组成情况,为高炉选择一个最佳喷吹量 煤粉的作用滞后时间比较长,一般为 3 小时(煤的挥发份 越高,热滞后时间越长) ,在固定风温的情况下应及时调4整喷吹量,确保热制度的稳定 3.3.1 加煤条件 3.3.1.1 炉温下行; 3.3.1.2 重料下达 3.3.2 减煤条件 3.3.2.1 预计炉温向热; 3.3.2.2 高炉减风、慢风作业; 3.3.2.3 风温有余地; 3.3.2.4 轻负荷料下达 3.3.3 停喷条件 3.3.3.1 炉况失常; 3.3.3.2 高炉因故放风; 3.3.3.3 风口有涌渣灌渣 3.3.4 个别风口停喷条件 3.3.4.1 风口损坏漏水; 3.3.4.2 个别风口向凉涌渣、挂渣、灌渣; 3.3.4.3 风口未全开,进风量较少; 3.3.4.4 煤粉磨风口。

      3.3.3 煤粉质量要求见喷煤工艺技术规程 3.4 装料制度 高炉上部装料制度是利用改变炉料在炉喉分布状况与 上升煤气流达到有机配合来完成冶炼过程装料制度要配 合送风制度,实现“上稳下活” 装料制度包括批重、料 线、布料方式、装入顺序等 3.4.1 调剂方法3.4.1.1 料线:料线在碰撞点以上,降低料线加重边缘,提 高料线发展边缘正常料线使用范围在 1.0-2.0 米 3.4.1.2 料批确定原则 a、保证炉况顺行 b、有利于提高煤气利用 c、上料能力允许 3.4.1.3 多环布料 3.4.1.3.1 档位:布料档位总数 6 个由炉墙至高炉炉喉中 心线的档位序数依次为 6、5、4、3、2、1. 3.4.1.3.2 布料档位及圈数选择: a、增加焦碳外侧档位或圈数,可疏松边缘,加重中心; 反之,则相反; b、增加矿石外侧档位或圈数,可加重边缘,疏松中心; 反之,则相反; c、矿石和焦碳外侧档位或圈数同时增大,则边缘和中心 同时加重;反之,边缘和中心都减轻档位和圈数变更对 气流的影响程度如下表:5序号变动类型影响备注1矿焦档位同时向相反方向变动最大不轻易采取,处理炉况失常选用2矿或焦档位单独变动大用于原燃料或炉况有较大波动3矿焦档位同时向同一方向变动较大用于日常调节炉况4矿焦档位不动时,同时反向变动圈数小用于日常调节炉况5矿焦档位不动,单独变动矿或焦圈数较小用于日常调节炉况6矿焦档位不动,向同方向变动矿焦圈数最小用于日常调节炉况d、从 1→6 对布料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1、2 变动幅度太 大,一般不宜使用。

      3、4、5、6 变动幅度较小,可作为日 常调节使用焦碳平台对控制炉内矿焦比、粒度分布有重 要作用,所以在日常操作中不宜多做变动正常气流调节 主要通过变更矿石档位和圈数来完成 3.4.1.3.3 布料方式调整幅度: a、改变档位、圈数时,应注意加权平均倾角的变动量, 一般变动量不得过于激烈 b、布料方式作长期调整时,二次调整间隔时间一般应 ≥24小时C、布料方式作临时调整时,调整时间一般应为≤24小 时 3.4.1.4 为消除明显的偏料和管道行程,可临时采用定点布 料或扇形布料 3.4.1.5 空料线过深时,采取疏松边缘的布料方式 3.4.2 布料方式:有四种布料方式:即环形布料、定点布料、 扇形布料和螺旋布料 3.4.3 装料要求:定期校对 α 角开关量、模拟量,γ 角开 度,β 角位置和料线零位 3.5 炉缸热制度和造渣制度 3.5.1 炉缸热制度 3.5.1.1 热制度直接反映了炉缸工作的热状态高炉冶炼过 程中控制充足而稳定的炉温,是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基本 前提,过低或过高的炉温都会导致炉况不顺影响炉温变 化的因素很多,变化幅度小时可通过煤量、风温、富氧量、 风量进行调整,变化幅度较大时必须调整焦炭负荷。

      3.5.1.2 要求铁水物理温度在 1480℃~1520℃,保证低硅冶 炼的需要 3.5.2 造渣制度 高炉冶炼,必须了解炉渣中各化学成份对炉渣性能的 影响造渣制度应适合于高炉冶炼要求,有利于炉况稳定 顺行,有利于冶炼优质生铁造渣制度根据本厂当前原燃 料实际情况、生铁品种要求、炉况顺行情况等,确定炉渣 碱度和炉渣成分正常情况下,R2=1.1-1.2,R3=1.3- 1.35 63.5.2.1 要求炉渣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熔渣温度≥1500℃ 3.5.2.2 有足够的脱硫能力,在炉温和碱度适宜的条件下, 应能炼出优质生铁 3.5.2.3 对高炉砖衬侵蚀能力较弱 3.5.2.4 一定含量的 MgO 在渣中有稳定炉渣性能的作用 高炉冶炼,要求渣中 MgO 含量控制在 8- 11%,Al2O3<15% 3.5.3 高炉冶炼炉渣碱度选择原则 3.5.3.1 保证生铁质量;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