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际式教学法的质量控制.docx
3页交际式教学法的质量控制 交际式教学法的质量控制□ 赵莉教师论文发表 教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 教育论文发表网摘摘要:论和发展入手,探讨了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尤其是弱势交际观和强势交际观的应用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和提出的问题,并在让学生专注在语言及学习过程的机会4)学生的自我经验成为课堂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环5)试着让课堂学习和课堂外的语言使用情境结合该理论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课堂中教授的语言和教室外的语言的相互关系在这样的概略定义下,任何帮助学生发展在真实情境中的交际能力的练习活动,都被视为合理且有助益的教学活动,因大量的影音资料和真实语境来理解英语及英语文化,教改系列书籍,在单元选材上都兼顾了知识型欣赏性和实用性, CLT的各种教学活动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体现但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并不显著,表现在这些活动课堂耗时较多,使得教学内容不够全面充实,另外,语法和词汇的学习由课堂转为课下自学,使得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很不适应而且从英语笔试的角度看,各类试卷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核也体现的不是特别充分,使得许多学生心生“热闹过后一无所获”的感触。
教师在担当“交际活动”的设计,组织,观察,评估等诸多角色时,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顺利,教师的预设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方面存在偏差和低效针对这些情况,如何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统一起来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海姆斯在1971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书中,补充了语言能力说之不足,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强调了语言的交际能力,并解释了交际能力所包括的四个社会文化因素:语法的正确性,语言的可行性,语言的得体性,和语言的可接受性这四种因素充分体现了语言的社会性和功能性,并成为了衡量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显然,在外语教学中只传授系统语法知识是不够的,应将交际能力定为主要目标之一但没有语言能力做基础,交际能力就会成为无解和运用,语法、造句等方面较弱,也谈不上交际能力的训练所以,在当前很多学校还不具备实行强势或任务型交际教学法的条件下,尤其是还有很多学生来自根论和教学法的运用,以及地道和流畅的口语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理证和实际运用上吃透交际法,必要时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和教学法学习以及再培训,才能达到满意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选择,例如:1)如何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作出科学评估,或者评估的指标是什么2)在教学中如何制定语言和交际能力目标,怎样使交际题材,交际功能和语法等内容溶为一体,并实现知识能力的系统性,学习的渐进性当然,交际式教学法的有效性还取决于一个重要因素,即教师能否理解学生,并作出恰当的反应(appropriate response)。
教师需要辨识出学生的哪些语言错误时由于母语习惯和文化背景导致的,并需要教师做出“只有以目标语为母语的的人才可以作出的反应”前者是外籍教师所通常欠缺的,而后者则是中国教师所欠缺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提高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创造更普遍的外语习得环境已成为必须参考文献:【1】Finocchiaro M.& Brumfit C. The Functional Approach: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2】Howatt,A.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Oxford Uniersity Press,1984.【3】Long, M. H. & P. Robinson. 1998. Focus on form: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 in C. Doughty & J.Williams (eds.). Focus on Form in 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4】 Nunan,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New York: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91【5】 冯颖. 强弱势交际观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0, (免费 【6】 李放.“强式”与“弱式”交际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7】 尹世寅.五步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比较及其在西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作者单位:装甲兵工程学院基础部外语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