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地理必修章册学案第2单元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含答案.doc
14页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结合实例,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2.结合相关实例,理解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能说明城乡景观差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地理实践力)3.结合我国特色民居等案例,理解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协调发展人地协调观)1.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有哪些特点?2.地域文化特征在乡村景观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地域文化特征在城市景观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福建土楼体现出了地域文化的哪些特征?一、地域文化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2.主要特点(1)区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2)多样性:根据属性,地域文化可划分为有形地域文化和无形地域文化3)独特性: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4)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名师点拨] (1)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从成因上来看,是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地域文化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 将下列地理事物与对应的类型连线提示: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城乡景观空间尺度空间尺度举例大尺度聚落中尺度城市中轴线小尺度乡村的一座古建筑2.地域文化的体现地域文化体现地域文化典例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东北黑土地文化区的水稻田、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种植水稻的梯田城市建筑格局和景观杭州市和济南市的“山水风光城市”;意大利威尼斯的“水城”景观城乡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及民间文化艺术广东、福建、海南的骑楼[名师点拨] (1)体现乡村地域特征的农耕文化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景观以及乡村聚落景观2)体现城市地域文化特征的主要是城市建筑物风貌和建筑格局 [图表点拨] 教材第39页图222,该图展示出:东北黑土地文化区的黑龙江省商品粮基地,平整的水稻田一望无际,附近的屯子民居分布集中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农耕文化区的乡村景观往往具有相同的特色 ( )2.杭州市的“山水风光”城市的形成只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 )3.广州的“骑楼”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的产物。
( )提示:1.× 同属农耕文化的不同文化区往往会形成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如东北黑土地文化区的水稻田和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的水稻梯田2.× 浙江省杭州市的“山水风光”城市的形成受“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中华文化影响3.× 广州的“骑楼”是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与海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三、案例: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1.分布: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形成时间:形成于宋元时期,经明清和民国时期逐渐成熟3.特点(1)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2)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特别提醒] 客家文化植根于古代中原地区传统汉族文化,在长期移民生活中适应了南方山区地理环境,并融合当地畲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福建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认识地域文化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为多,少数散居在一些大中城市清代以来,由于满汉长期杂居,满族在语言、服装、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差异逐渐缩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阿尔泰语系17世纪70年代以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少数老人会说满话。
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类似口袋,俗称“口袋房”;房址多选在靠山近河的平缓之地,坐北朝南,背风面阳,冬暖夏凉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辈行“打千”礼;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现此礼节已被握手礼代替问题1 (综合思维)满族房屋的建造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提示: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冬季风为偏北风,故房屋朝向南,背风向阳,冬暖夏凉问题2 (综合思维)满族礼节的变化反映了文化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提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族群间交流增多,外来文化的传入,更方便、更礼貌的礼仪在人群中传播1.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下图所示:2.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的形成受环境差异、区划因素、移民、民族分布等因素影响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从成因上来看,地域文化的形成是自然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如下图所示:3.地域文化典例(1)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云南地处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宜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2)广州的骑街老楼:骑楼是跨在街道或胡同上的楼,楼房向外伸出并遮盖着人行道的部分,底下可以通行,如巴金在《秋》序中说:“我和几个朋友蹲在四层洋房的骑楼下骑楼是在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文化与海外文化相融合的结果3)四合院: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四合院的“四”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它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面靠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式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对外开一个院门;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在四合院中,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以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1.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1)~(2)题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1)D (2)B [第(1)题,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当地没有紧靠海洋,所以海鲜产品较少 当地山货较多,但对外交通不便,不易外销,另外根据气候特点可知腌腊制品较多第(2)题,闽台地区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评剧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 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材料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材料二 下图为法国巴黎街景和美国芝加哥街景图法国巴黎街景 美国芝加哥街景问题1 (综合思维)材料一中所反映出的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有哪些?“稻花香里说丰年”一句反映出乡村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提示:诗词中所反映出的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有“稻田、茅店、社(庙)、溪桥稻花香里说丰年”反映出乡村人们的经济活动是农业劳作,由此形成的稻田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问题2 (地理实践力)材料二中法国巴黎街景与美国芝加哥的街景完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主要由于巴黎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貌已经形成,在市中心区很少建造现代化高楼大厦而美国芝加哥城市发展历史短,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各种高层建筑物错落其间。
1.不同区域乡村景观(1)乡村景观:乡村景观随原始农业而出现,也称农业文化景观,包括文化、经济、社会、人口、自然等诸多因素在乡村地区的反映乡村景观是指乡村范围内相互依赖的人文、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域单元2)我国东西部农、牧景观差异地区人口分布生产活动生活习惯东部农耕区人口众多,密度较大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企业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西部牧区人口分散,密度很小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畜产品加工厂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3)乡村景观的地域文化体现景观地域文化 举例农业生产景观农业结构、耕作方式、农田景观、生产流程与场景东北黑土地的商品粮基地、云南哈尼族梯田、内蒙古草原牧业、新疆山地牧场等乡村聚落景观人口、聚落分布、房屋建筑与布局东北黑土地的屯子、云南傣族竹楼、黄土高原窑洞、北方的四合院、内蒙古的蒙古包等2.城市景观的地域文化体现景观地域文化体现举例建筑格局(布局)庄严雄伟、整齐对称;曲折变化、灵活多样;“山水城市”杭州、济南等“山水城市”;北京的中轴线对称;美国的市中心摩天大楼与周围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建筑物风貌建筑物外观、结构,体现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我国古代的宫殿建筑、南方私家园林建筑,国外的哥特、巴洛克等建筑风格城乡传统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古代建筑遗址、有代表性的文化古城与街区广州、厦门、海口等城市的骑楼老街;凤凰古城、平遥古城、北京故宫文化艺术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哈尔滨冰雪节、北京天坛、曲阜孔子文化艺术节、广州五羊雕塑2.读图,回答(1)~(2)题。
1)两图中建筑物的差异体现在( )A.空间布局形式 B.建筑结构C.地域组合 D.以上三个方面(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地域文化的差异(1)B (2)D [中国园林和欧洲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人地协调观:特色民居——海草房海草房多分布在胶东半岛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海草房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外面紧绷着渔网,海草最厚处达4米,建造一座海草房需用海草5 000千克以上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的厚厚的房顶可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被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的新式民居出现下图为海草房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1)海草房最可能分布在 ( )A.多雨的南方地区 B.寒冷的东北地区C.干旱的内陆地区 D.多风的沿海地区(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海草房越来越少的原因可能是 ( )①海水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减少 ②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③城镇化水平提高,工厂面积增加 ④生活水平提高,外出人口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为实现“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该村适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