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析邹韬奋以读者利益为中心报刊思想.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00242982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6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解析邹韬奋“以读者利益为中心”报刊思想    (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系河南商丘476000):G238:A:41-1413(2011)07-0000-02(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02400440092)摘要: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其“以读者利益为中心”的报刊思想至今为人所推崇基于此,本文将从“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与时俱进的态度、为大众服务的“孺子牛”精神”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期对当代的媒体人有所借鉴关键词:邹韬奋报刊思想读者利益中心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其“以读者利益为中心”的报刊思想至今为人所推崇毛泽东曾这样评价:“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一、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常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人生的基本选择作为报人的邹韬奋很重视手中的那支笔,用它担负起了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当他还是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时,就提出办报要“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鹄的”[1]1926年接编《生活》周刊后不久,即发表《本刊与民众》表示:“本刊的动机完全以民众的福利为前提”,为此,曾拟定周刊的宗旨是“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

      1928年在《〈生活〉周刊究竟是谁的?》一文中又进一步表示:“求有裨益于社会上一般人”可以看出,邹韬奋是抱着为社会服务的目的为此,他很注意了解社会上发生的各类问题,并随时进行分析研究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士,邹韬奋又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舆论宣传的任务9月26日出版的《生活》周刊第6卷第40期上,他一连发表三篇“小言论”和一篇《对全国学生贡献的一点意见》,呼吁全国人民一致抗日针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邹韬奋一再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这使《生活》周刊处在了风口浪尖邹韬奋被迫出国为此,这样两个问题便由此而生:世界的大势怎样?中华民族的出路怎样?带着这两个问题,他把英国、法国、美国、苏联、意大利、德国作为考察重点两年之后回国,先后创办《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等报刊,继续投入到国内的抗日救亡宣传,并把立场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考察邹韬奋的报刊活动,可以看出,中国文人所常有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在他身上得到很好体现而从一定角度看,这种忧患意识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优良传统,它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正因如此,才使得我们这个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

      邹韬奋用他手中的那支笔引领着他的读者,负起了那个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二、与时俱进的态度韩非子曾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邹韬奋作为报人为人称道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能站在大众的立场上,并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引着大众向着前进的路上走邹韬奋在接编《生活》周刊后的读者利益中心观是建立在“有裨益于社会上的一般人”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这种思想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但他能立足于“以民众的福利为前提”,说明他已具有了基本的民本意识和民主主义思想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生活》周刊上发表《我们最近的思想和态度》一文表示:“剥削大多数民众以供少数特殊阶级享用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终必崩溃;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终必成立一方崩溃,一方成立,在时间上的迟早,则视努力的程度以为衡”可以看出其思想已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自此,《生活》周刊也由一份职业教育的刊物变为以新闻时政评述为主的新闻周刊这一立场的变化,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面对威逼利诱,他又如此表示:“站在中国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站在一个清楚认识中国局势而有良心的新闻记者立场上,对于中国前途,我认为只有改变生产关系,而后可以促进生产力。

      舍此之外,并无第二条出路[3]1935年《大众生活》周刊在上海创刊,在发刊词《我们的灯塔》中邹韬奋提出刊物的使命是“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同时还对中国的形势、革命的对象、革命的方式等作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阐述1936年在《生活日报》创刊词中表示:“本报的两大目标是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进大众文化”1941年更进一步强调“一个报纸对社会能起引导的作用,绝对不是由于它要怎样便怎样,必须由于它能够灵敏地意识到社会大众的真正的利益,在这个立场上,教育大众,指导大众[4]可以看出,邹韬奋的思想随着形势的发展在不断进步,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到大众解放、民族解放思想,从以个人为出发点到以集体、以国家为出发点,从而使其所办报刊成为引导先进思想、主持正义的舆论阵地正因为能顺应时代的要求,“与进步主潮息息相关”,所以邹韬奋所创办的报刊才能在时代的激流中,很好的引导着读者前行三、为大众服务的“孺子牛”精神综观邹韬奋十余年的报刊实践,可以看出为大众服务、代表大众利益是其报刊理念的主线,也是“韬奋精神”的核心1936年7月31日邹韬奋曾在《生活日报的创办经过和发展计划》中说“我只有一个理想,就是要创办一种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作喉舌的刊物……要创办一种真正代表大众利益的日报。

      被抓捕在国民党的监狱中又表示要做一个“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新闻记者可以看出,邹韬奋很清楚报刊之所以能被读者喜爱、产生大的舆论影响,就在于要能想读者所想正因如此,所以邹韬奋很注意保持和读者的良好关系,处处为读者所想在报刊文风上,主张用好朋友“促膝谈心”的方式为此,他注意写作语言的通俗简洁、事实的生动明了在内容选择上,他重视报刊的有趣与有益,力求精警就拿广告来说,在选择和刊登上有严格限制,凡是骗人害人的广告,一概不登在报刊形式上,他重视“创造的精神”他主编的报刊都极具个性色彩,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从内容安排、图片设计到校对、印刷、装帧等都尽量做到精美、鲜明、活泼,为的是给读者一个好印象、一种有益的精神食粮栏目设置上丰富多彩,尤其重视抓“一头一尾”头”是言论,“尾”是回复读者来信对待“小言论”,邹韬奋曾说:“每期的‘小言论’虽仅仅数百字,都是每周我最费心血的一篇,每次必尽我心力就一般读者所认为最该说几句话的事情,发表我的意见对待读者来信,他拿出“全副精神答复”除此之外,他还为读者办事、购物、组织活动等这种“傻子似的”服务热情,这种把读者当成好朋友的做法实属可贵四、结语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新闻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受众的地位也日益被重视起来。

      这就要求当代媒体人应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要像邹韬奋那样心中时时装着国家、装着人民,立足在给受众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受众不断进步,提高其审美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另外,还要加强和受众的联系,注意倾听受众的心声在媒体走向市场、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今,媒体人要拿出邹韬奋办“读者信箱”的态度,认真对待受众,不要流于形式,不要使受众的心声如同“泥牛入海无消息”要记住,一旦受众感觉得到了重视,你也就赢得了他的喜欢与爱戴注释:[1]邹韬奋:《生活周刊是谁的》,《生活》周刊第4卷第1期,1928年11月18日.[2]邹韬奋:《弁言一》,《生活》周刊第一卷汇刊,1927年10月.[3]毕云程:《邹韬奋五周年祭》,《世界知识》,第20卷第6期,1949年7月.[4]邹韬奋:《领导与反映》,《新华日报》,1941年1月11日.李雪梅,女,商丘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系讲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