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丙酮尿症诊疗常规.doc
2页苯丙酮尿症(PKU)诊疗常规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遗传性氨基酸代谢异常的疾病由于本病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的发育而导致智能严重落后,因此早期进行筛查诊断,及时给予合理治疗,可以减少或避 免智能低下的发生 一、检查步骤 (一)初筛血phe≥2mg/dl(切值)时为可疑患儿,通知复查血Phe>4mg/dl 时至少需 二次复查 (二)先将可疑患儿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登记 (三)询问检查症状体征,如吐奶、皮肤颜色、湿疹、惊厥、尿臭、遗传病史等情况并记 录,然后开出化验单 (四)采静脉血进行Phe 、Try检查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出生时可表现正常,若未经治疗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症状 1、智力低下,出生数月即表现出智能发育的落后 2、惊厥发作,约有1/3的患儿伴有癫痫 3、皮肤、毛发色素减少,皮肤逐渐变白,毛发由黑变黄 4、尿及汗液有鼠尿样臭味 5、新生儿即发生呕吐、面部湿疹样皮疹等 (二)实验室检查:毛细管电泳检测血Phe、Try浓度 1、血Phe3岁 15-35 开始治疗后3—7天测定血苯丙氨酸浓度,待血浓度降至允许范围时(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血苯丙氨酸理想控制范围年 龄 血苯丙氨酸浓度(mg/dl) 0-3岁 2-4 3-9岁 3-6 9-12岁 3-8 12-16岁 3-10 >16岁 3-15 尽可能的添加天然饮食,其中首选母乳,乳儿应坚持母乳喂养,根据患儿血苯丙氨酸 浓度确定母乳喂养次数与治疗奶粉配合使用,(母乳中苯丙氨酸含量仅为牛奶的1/3)。
无母乳者可添加少量牛奶每次更换食谱3—7天后复查血苯丙氨酸浓度,根据其血浓度 进行食谱调整,使血苯丙氨酸维持在允许范围,同时注意热量、维生素等营养素的供给, 注意防止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2、BH4缺乏症BH4D引起的血phe浓度的增高,多数小于16mg/dl,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虽能使血 phe很快下降,但仍会出现进行性神经系统的损伤,如抽搐发作、智力落后等,故单纯饮 食治疗无效,需服用左旋多巴,5-羟色胺和BH4等药物治疗 四、随访治疗期间,应定期测定血苯丙氨酸浓度血浓度超过或者低于允许范围者,给予饮 食调整,并于调整后3—7天复查;控制理想者可每2周至1个月复查一次,同时给予饮 食指导每6个月至1年监测体格发育(身高、体重、头围、血色素、微量元素、血浆蛋 白测定),每年评价一次智能发育情况由于个体差异,每个患儿对苯丙氨酸的耐受量不同,在饮食治疗中应根据患儿具体 情况调整食谱,即制定个体化食谱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少到12岁,最好终生治疗对已达生育年龄的PKU女性,要告知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的重要性应计划妊娠, 需在妊娠前半年开始严格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在6mg/dl以下,直至分娩,以免影响胎儿 神经系统的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