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课件新人教版.ppt
8页13 植树的牧羊人,一,二,三,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2.读准多音字,,,,,,,,,,,,,,,,,,,,,,,,,,,,一,二,三,二、重要词语 1.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2.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3.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4.张扬:把隐秘的或不必让众人知道的事情声张出去;宣扬 5.溜达:散步,闲走 6.琢磨:思索;考虑 7.硬朗:身体健壮 8.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9.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一,二,三,三、作者介绍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很难被归类,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以让·乔诺为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名叫“让·乔诺”的街。
主要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1,2,3,4,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点拨: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时间,在荒漠中种出了大片的树林,把荒漠变成了绿洲1,2,3,4,2.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记人散文,在叙事方面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请简要说说作者采用这一视角有什么好处 点拨:作者采用局外人“我”的第一人称视角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我”在文中仅仅是个旅人、一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因缘际会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了森林村庄在文中,“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种树人的事迹显得真实可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另外,“我”由于不是和种树人朝夕相处,因此,实际上对种树人的生活了解得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这个地方沧海桑田的巨变却令“我”震撼,因此,种树人的生活就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1,2,3,4,3.本文开篇和结尾部分都进行了环境描写,给人的感受却截然不同,这是采用的哪种写作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点拨: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开篇写到的是被废弃的村庄,一片荒芜贫瘠、颓废阴沉。
泉眼干涸,屋顶倒塌,教堂钟楼崩裂虽然房屋排列有序,但生活的迹象一点也察觉不到那块没有任何遮拦的高地上,刮着很大的风,让人受不了 结尾部分因为树木的存在,环境变得生气盎然,老人种下的树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远远看去如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那些树就像年轻人一样有活力,而且威风凛然地生长着,整个森林绵延不断,像海洋一样,给人舒服的感觉向山下走去,以前干涸的土地,现在流着潺潺的泉水,这和以前荒芜贫瘠的丘陵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2,3,4,4.核心图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