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课堂PPT.ppt
8页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l一、生平与著述l罗伯特·登哈特: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博士,大学教授,政治顾问l代表性著作:l《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l《公共组织理论》,l《公共行政:一种行动取向》,l《意义之寻求》,l《公共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中人的行为管理》,l《公共服务的新生》,l《公共服务中的行政领导》1.l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l(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背景l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是质疑和超越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是质疑和超越新公共管理理论(NPMNPM)的一种尝试的一种尝试l((1 1))NPMNPM的特征(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胡德教授的归纳):的特征(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胡德教授的归纳):l专业化管理;专业化管理;l明确目标,测量绩效;明确目标,测量绩效;l产出控制,强调实际成果;产出控制,强调实际成果;l部门拆分与重组以打破部门本位主义;部门拆分与重组以打破部门本位主义;l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质量降低成本;l吸收和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吸收和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和方法;l强调有效利用和开发资源强调有效利用和开发资源l((2 2))NPMNPM的核心理念的核心理念lA A、管理的自由化:、管理的自由化:l管理者必须从政府的繁文缛节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政治家和其他人必须管理者必须从政府的繁文缛节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政治家和其他人必须让让““管理者管理者””来管理,要解除规制与分权,使管理过程(如预算、人事、来管理,要解除规制与分权,使管理过程(如预算、人事、采购)等合理化。
采购)等合理化lB B、管理的市场化取向、管理的市场化取向l竞争;竞争;l私营部门管理的普遍化(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和技术优于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管理的普遍化(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和技术优于公共部门);2.l(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与概念基础(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来源与概念基础l1 1、民主公民权理论、民主公民权理论l((1 1)公民权的概念:)公民权的概念:l一般的理解:公民权即一种合法的身份,具体包括由法律体系规定的公民一般的理解:公民权即一种合法的身份,具体包括由法律体系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权利与义务l宽泛的理解:公民权涉及的是一些与一个人在某一政治共同体中成员资格宽泛的理解:公民权涉及的是一些与一个人在某一政治共同体中成员资格特性有关的更加一般的问题,如公民的权利与责任,而不问其合法身份;特性有关的更加一般的问题,如公民的权利与责任,而不问其合法身份;l((2 2)利已主义的公民权观:)利已主义的公民权观:l政府的首要目的就是增进社区以及社区内部个人的经济利益,国家以及公政府的首要目的就是增进社区以及社区内部个人的经济利益,国家以及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应该只是建立在自利观念的基础上。
政府的作用就是确保民与国家的关系应该只是建立在自利观念的基础上政府的作用就是确保个人自身利益能够自由、公正的相互影响个人自身利益能够自由、公正的相互影响l((3 3)政治利他主义的公民权观(积极的公民权):)政治利他主义的公民权观(积极的公民权):l超越个人利益,关注更大的公共利益,对公民有着更高的要求超越个人利益,关注更大的公共利益,对公民有着更高的要求l公共精神或政治利他主义包含着:爱与责任;公共精神或政治利他主义包含着:爱与责任;l只有爱与责任才可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协调一致;只有爱与责任才可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协调一致;l公共精神需要培育和维护,而对正义原则、公共参与和公共审议的不断关公共精神需要培育和维护,而对正义原则、公共参与和公共审议的不断关注则能够有助于公共精神的培育与维护注则能够有助于公共精神的培育与维护l((4 4)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恢复一种基于公民利益而自身利益的公民权)越来越多的人们要求恢复一种基于公民利益而自身利益的公民权l 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把公民视为公民而非顾客、委托人、不仅追求效率,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把公民视为公民而非顾客、委托人、不仅追求效率,而且追求回应度的提高和公民信任度的增加。
而且追求回应度的提高和公民信任度的增加3.l2 2、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社区与公民社会的理论l((1 1)、健康的社区生活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健康的社区生活对于现代人的重要性:l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益中介,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有益中介,l是现代人生活的主题;是现代人生活的主题;l((2 2)、)、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对于现代的个人生活与民主治参与都对于现代的个人生活与民主治参与都至关重要至关重要l公民社会: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个人对话与评议的地方;这公民社会: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个人对话与评议的地方;这种个人对话与评议是社区建设与民主的本质所在;种个人对话与评议是社区建设与民主的本质所在;l公民社会:由充当个人与更大社会之间联系舞台的各种社会团公民社会:由充当个人与更大社会之间联系舞台的各种社会团体所构成体所构成l是公民在草根层次积极参与舞台;是公民在草根层次积极参与舞台;l((3 3)、政府在建立、促进和支持公民与其社区之间关)、政府在建立、促进和支持公民与其社区之间关系上能够发挥关键性的积极作用:系上能够发挥关键性的积极作用:l政府帮助建立强大的公民互动网络,开辟新的对话与争论渠道,政府帮助建立强大的公民互动网络,开辟新的对话与争论渠道,就民主治理问题进行公民教育;就民主治理问题进行公民教育;l公共行政官员能够为社区和社会资本建设作贡献:鼓励公民参公共行政官员能够为社区和社会资本建设作贡献:鼓励公民参与决策而增进社会资本;与决策而增进社会资本;4.l3 3、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l((1 1)阿吉利斯的人本观:)阿吉利斯的人本观:l认为组织研究应该更关注个人的发展,在组织的发展中促进个认为组织研究应该更关注个人的发展,在组织的发展中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人的成长与发展;l((2 2)罗伯特)罗伯特··戈利姆比沃斯基的人本主义组织观戈利姆比沃斯基的人本主义组织观l批评传统组织理论所主张的自上而上的权威、等级控制及标准批评传统组织理论所主张的自上而上的权威、等级控制及标准的工作程序等个人自由个人道德不敏感;的工作程序等个人自由个人道德不敏感;l主张一种组织发展观:即通过组织创造解决问题的开放氛围以主张一种组织发展观:即通过组织创造解决问题的开放氛围以使组织成员正视问题而非争斗与逃避;在组织中的个人与群体使组织成员正视问题而非争斗与逃避;在组织中的个人与群体之间建立信任,用知识和能力的权威来弥补甚至取代角色或地之间建立信任,用知识和能力的权威来弥补甚至取代角色或地位的权威。
决策权责应尽可能接近信息源;使竞争有助于满足位的权威决策权责应尽可能接近信息源;使竞争有助于满足目标l即最大限度地增进个人与其工作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即最大限度地增进个人与其工作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l以及建立一些既承认组织使命的实现,也承认组织成员的成长与以及建立一些既承认组织使命的实现,也承认组织成员的成长与发展的报酬体制发展的报酬体制‘‘l为组织内部的人们增加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空间;为组织内部的人们增加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空间;l努力创造冲突得以积极、恰当浮现和管理的条件;努力创造冲突得以积极、恰当浮现和管理的条件;l努力增强对团体过程及其绩效后果的认识;努力增强对团体过程及其绩效后果的认识;l((3 3)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价值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价值在公共行政中的作用5.l4、后现代公共行政4、后现代公共行政l批评主流的行政学思想:批评主流的行政学思想:l实证主义的知识获得方法;实证主义的知识获得方法;l理性主义的假设(基于市场的理性选择理论),理性主义的假设(基于市场的理性选择理论),l技术(专家)统治观技术(专家)统治观l信奉信奉““会话会话””理念:理念:l公共问题通过公共问题通过““会话会话””要比通过要比通过““客观客观””地测量或理性分地测量或理性分析更有可能得到解决;析更有可能得到解决;l““会话会话””理念把行政官员与公民视为彼此充分参与的,他理念把行政官员与公民视为彼此充分参与的,他们不仅仅是召集到一起谈话的理性个体,而且是在一种他们不仅仅是召集到一起谈话的理性个体,而且是在一种他们作为人而相互接洽的关系中的参与者,们作为人而相互接洽的关系中的参与者,l这种协商与达到共识的最终过程也就是个体随着自己的参这种协商与达到共识的最终过程也就是个体随着自己的参与而彼此相互接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包含与而彼此相互接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分包含了人类个性的所有方面,他们不仅有理性,还有经验、直了人类个性的所有方面,他们不仅有理性,还有经验、直觉和情感。
觉和情感6.l(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l1、1、““新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概念:理论的概念:l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l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是在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提出和建立的,l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自我利益的主导行政模式;l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扬弃而非全盘否定;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行政理论的一种扬弃而非全盘否定;l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l((1 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l((2 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l((3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l((4 4)、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l((5 5)、责任并不简单;)、责任并不简单;l((6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l((7 7)、公民权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公民权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7.l三、简评:三、简评:l提出和建立了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与公共利提出和建立了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与公共利益,更加适合现代公共社会和公共管理实践需益,更加适合现代公共社会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的理论选择;要的新的理论选择;l吸收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合理内容,承认新公共管理吸收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合理内容,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但摈弃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但摈弃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固有缺陷;固有缺陷;l把效率和生产力置于民主、社区、公共利益等更广把效率和生产力置于民主、社区、公共利益等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中,泛的框架体系中,l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管理主对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目前占主导地位的管理主义公共行政模式都具有某种替代作用。
义公共行政模式都具有某种替代作用l有助于建立一种以公共协商对话和公共利益为基础有助于建立一种以公共协商对话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行政的公共服务行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