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皱纹盘鲍养殖.ppt
98页皱 纹 盘 鲍 养 殖 l鲍,俗称鲍鱼,是珍贵的海产软体动物 其软体部非常发达,肉质细嫩,味道 鲜美,被誉为海味珍品之冠它含有蛋 白质24%,脂肪0.44%,灰分0.98%,其 贝壳可作为中药,称为“石决明”,具有 清肝明目之功效,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 素与14种氨基酸l随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鲍的 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海岸线漫长,劳 动力资源丰富,对开展鲍的增养殖,有 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发展鲍 的增养殖事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第—节 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l一、分类地位l皱 纹 盘 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1952)],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 )、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 Prosobranchia)、原始腹足目( Archaeogastropoda)、鲍科(Haliotidae )鲍科仅此1属,即鲍属(Haliotis)l二、地理分布l皱纹盘鲍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日本本 州东北沿岸和朝鲜半岛沿岸皱纹盘鲍 ,个体较小,最大个体约14厘米它在 日本的产量,约占日本鲍总产量的1/2 l皱纹盘鲍在我国,自然分布海区是从辽 宁沿海向南分布到江苏连云港附近。
是 我国北方惟一的种类,也是我国最主要 的经济贝类的种类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l一、外部形态特征l(一)贝壳l具3层螺层,壳顶部偏于壳的右后方,螺 旋部很小,而体螺层极大,几乎占贝壳 的全部自第二层中部开始到体螺层边 缘,具一列距离均匀、由小渐大、从右 开始沿着壳左缘螺旋式排列的突起这 列突起,在靠近体螺层边缘有几个开口 与外界相通,称为壳孔或呼水孔在生 活时,外套触手就从这些开孔处伸出l1. 头触角 2. 上足 3. 下足 4. 右外套前叶 5. 足背部 6. 外套膜 7. 右侧壳肌 8. 肝脏角状部 9. 消化腺 10. 螺旋状内脏块 11. 围心腔 12. 中央外套触角l 13. 肛门 14. 鳃 15. 左侧壳肌 16. 左外套触角 17. 左外套前叶 18. 眼 l壳孔是排泄、生殖与呼吸的孔道壳表 面为褐色或暗红色,生长纹明显壳内 面异常亮洁,具美丽的珍珠光艳色泽 壳口卵圆形,外唇薄,内唇厚,具有片 状内包遮缘壳内面中央有一卵圆形的 右侧壳肌痕,在左前侧有一狭小的左侧 壳肌痕,无厣(图1—1)l(二)头部l 鲍的头,位于身体的前端在头部背 面,有1对深色细长的触角在触角的外 侧基部,各有一粗的眼柄,1对黑色的眼 点生于其顶端。
在两触角之间,有一扁 平突出的头叶在其l腹面,有发达可活动的吻吻中央,有 一纵裂的开口,即为鲍的口在口周围 ,有行小突起,称为小唇l(三)足部l足,位于腹面,大而扁平,几乎与壳口 相等,由于适应匍匐爬行与吸附的生活 方式,而变得非常发达l(四)外套膜l外套膜是包围在身体背面的一层薄膜, 除左前端腹面和内脏囊前端与皮肤相连 外,几乎整个外套膜内缘都与右侧壳肌 相连l(五)内脏囊l当贝壳去掉后,中央区有一大块右侧壳 肌内脏囊的主要部分环绕于右侧肌的 下缘,呈一大块状,在其末端呈角锥状 游离环绕于右侧壳肌的后方至右后方, 该部分的色泽常因其最大面积的消化腺 及生殖腺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消化腺通 常为深褐色,在成熟期,雄性生殖腺呈 浅黄色,雌性生殖腺呈墨绿色,生殖腺 仅包围于角锥体部分l二、内部结构l(一)消化系统l鲍的消化道,约为体长的3倍多消化系 统由口区、食道、嗉囊、胃盲囊、胃、 消化腺、肠及肛门等部分组成l(二)呼吸系统l鳃,是主要呼吸器官,位于心脏之前, 外套膜中,一对,鳃比右鳃略大l(三)循环系统l心脏位于围心腔中,被透明的围心腔壁 所包围具左、右心耳各1个和1个梨形 的心室心室被直肠所贯穿。
l (四)排泄系统l具左右1对肾脏,左肾小,右肾较大肾 的中央背面靠近右侧壳肌左后方处有一 缝形裂孔,为生殖产物排人肾腔之孔道 生殖产物,也由右肾孔排出至呼吸腔 ,经壳孔排出体外,故右肾孔也同时用 作生殖孔l(五)生殖系统l鲍为雌、雄异体,但无两性的显著特征 ,无交接器,也无其他的附属腺体在 近繁殖季节,生殖产物充满整个生殖腔 ,该腔位于体之背部,包盖于整个的胃 、嗉囊及消化腺的表面,延展到右侧壳 肌的左缘成熟的精卵,直接排人右肾 腔,经右肾孔至呼吸腔,从呼水孔排出 体外l (六)神经系统l鲍的神经系统不发达,不集中,而且经 过扭转,神经节延长、扁平l(七)感觉器官 l一般的感觉,表现在整个体表的皮肤上 ,在头叶、口、口唇以及足口面、足腺 区、鳃叶、外套边缘等部位的感觉细胞 较多尤其在头触觉、上足触觉、上足 乳突、外套触觉、嗅检器、眼以及平衡 囊等处的感觉细胞特别集中第三节 生态习性l一、生活习性l(一)栖息环境l皱纹盘鲍,一般生活在海底岩礁间,从低潮线 以下至水深15m左右的浅海区,栖息区海水清 澈、潮流畅通、海藻繁茂以水深2~6m内较 多 l(二)生活方式 l鲍,属于“夜行性”动物,通常白天匍匐于岩礁 间或隐蔽处,不食不动,而到夜间,表现十分 活跃,四处爬行搜索食物。
l(三)对水质要求 l1.水温 皱纹盘鲍在日本与我国仅分布于北部 海区,其生活水温下限约2~3℃,而上限却可 达28~29℃,摄食、生长最佳水温为15~20℃ l2.溶解氧 1L海水溶解氧不低于7mgl3.pH 7.6~8.4 l4.盐度 皱纹盘鲍在盐度为28~35范围内都能 生活,但盐度在25以下生活不正常l5.氨氮 1L海水中不高于50μgl6.透明度 4~5ml(四)底质l皱纹盘鲍营附着生活,多以岩礁或大块 乱石等为附着基质,平时以宽大平跖而 有力的足吸附其上为躲避敌害袭击, 特别喜欢阴暗的地方,如岩礁的下部、 洞穴与缝隙中通常在潮流畅通、海藻 繁茂、洞穴缝隙多的环境,特册有利于 鲍的生活l(五)越冬、渡夏、迁移l鲍有明显的季节性,随着水温的高低而 上下移动冬春水温最低时,向深水区 迁移;初夏水温回升后,便逐渐向浅水 区上移;盛夏表层水温最高时,又向深 水处下移;秋末冬初水温有所下降时, 又移向浅水处鲍在生活条件较好和饵 料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一年的运动距离 不超过200米,是底播放流增殖的理想种 类二、摄食习性l(一)食性l鲍是以藻类为食的贝类,成鲍主要摄食褐藻类 ,如海带、裙带菜等;其次是绿藻;再次为红 藻类。
l过去普遍认为,鲍在浮游阶段不摄食,依靠卵 细胞内的营养物质,供应幼虫继续发育所需要 的能量,一直发育到匍匐期后,才利用吻部的 频繁伸缩舔食基面上的单细胞藻类但20世纪 90年代初,有人对红鲍做过研究,发现鲍的浮 游幼虫能够直接吸收海水中溶解的有机营养 物质l稚鲍,主要摄食附着性硅藻类、单胞藻 类及微小酌有机碎屑、大型藻类的配子 体和孢子体出现第一呼水孔之后,摄 食量逐渐增加当壳长达到2mm以后, 还可摄食一些海带或裙带菜粉末饵料 当个体长达到4~10mm时,可以摄食小 而柔软的藻类当壳长达1cm之后,食性 与成鲍基本相同l(二)摄食量l在正常条件下,鲍的摄食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外界环境因子中,最重要的应是水温条件,其 次为饵料的种类与质量1985年在青岛海区对皱纹 盘鲍成体(壳长6.6~11.0cm),进行了周年的摄食 观察试验发现在春季与秋季,当水温在8~24℃时 ,是鲍摄食旺盛的时期其中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 旬,在繁殖期,有一摄食量下降期在水温超过 26℃的夏季,仍未见到停止摄食,只是摄食量又有 一次下降但低水温对鲍的生活与摄食不利,在水 温7℃以下,摄食量明显下降;水温低于5℃时,摄 食量下降至最低水平;当水温降至2.5~2.9℃时,仅 能见到海带叶片上有个别被舔食的痕迹,此时,大 多数个体出现附着不牢的半麻痹状态。
l另外,皱纹盘鲍对不同品种藻类的摄食 和选择能力是很强的,首先摄食它喜爱 的藻类对同一种藻的老嫩,也具有很 强的选择性,喜食嫩藻的叶片l(三)饵料与壳色l皱纹盘鲍的壳色,尤其是稚鲍的壳色与 饵料种类关系甚为密切以底栖硅藻为 食的幼体,在上足分化后期,开始呈现 浅红色或褐色用褐藻饲养时,贝壳呈 褐色用红藻饲养时,贝壳呈淡褐色或 褐色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分不同,壳色 也有不同,用未加螺旋藻粉的配合饲料 饲养的鲍,壳色为绿色,而用加入螺旋 藻粉的配合饲料饲养的鲍,其壳色为褐 色l三、生长与年龄l(一) 生长l1. 幼体的生长 在皱纹盘鲍幼体的发育过程中, 由初期匍匐幼体阶段发育到围口壳幼体阶段, 约需3天左右,平均日增长15~20μm以后增 值50~60μm,约30d可长出第一呼吸孔,即进 入幼鲍期l2. 稚鲍与幼鲍的生长 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皱纹 盘鲍的前期稚鲍,平均日增长为100~150 μm ,当年4月底、五月初采苗至6月中旬剥离时, 稚鲍壳长可达3~5mm剥离后的稚鲍,平均 日增长100μm左右,再经4个多月的生长,至11 月,一般壳长可达1.3~1.4 cm,大者可达 1.6~1.7cm。
l3. 成鲍的生长 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皱纹 盘鲍的生长速度,往往与养殖条件和管 理水平有很大关系,各地不尽一致如 1998年蓬莱育苗场培育的日本盘鲍与皱 纹盘鲍杂交苗,当年年底平均壳长1.8cm 此时,运到福建莆田海区,至翌年7月 初平均壳长为5cm(其中6cm以上占30% 左右)但在山东海区养殖,平均壳长 只有4 cm青岛地区岩礁潮间带围池养 鲍,当年3月壳长3.5 cm的鲍苗,养殖20 个月,多数个体可长到7cm以上l皱纹盘鲍在自然界中生长,主要与水温 、饵料有着密切的关系鲍随着季节水 温的变化,每年有春末夏初和秋季两个 快速生长期鲍在7℃以下和26℃以上, 几乎不生长,生长最佳水温15~20℃l(二)年龄 l皱纹盘鲍由于生活在周年水温变化大、 饵料供应丰歉不均的海区,在鲍壳上会 出现明显的生长轮这生长轮颇与树的 年轮相似,在生长旺盛的季节,生长轮 明显,距离宽;而在生张缓慢的季节, 则相反,生长轮密,距离近在有些海 区,由于褐藻与红藻在一年里的不同季 节交替出现,在鲍壳上也表现出有规则 的不同颜色带l通常,人们可以根据生长轮来研究分析 鲍的年龄与生长情况据观察,皱纹盘 鲍在人工育苗及养殖条件下,第1年壳长 可长到20 mm左右(指1周年,以此类推 ),第2年为50mm,第3年为70 mm,第 4年为85mm。
四、主要敌害生物l在敌害生物中,有肉食性的鱼类、甲壳类;棘 皮动物和软体动物中的头足类、腹足类等其 中尤以凶猛的鱼类、蟹类、海星、海燕与章鱼 等危害最为严重而且,这类肉食性生物数量 多,遍布各海区 l除了肉食性的动物外,还有竞食性动物与附着 生物竞争性动物与鲍食性相似,也以海藻为 食,因而同鲍争夺食物如海胆类,它们繁殖 很快,且生命力强,造成鲍的食物不足,影响 鲍的生长与生存l附着生物如才女虫(Polydora)、穿贝海绵 (Clioa)、藤壶(Balanus)、盘管虫 (Hydroides);穿孔双壳贝类如石蛏 (Lithophagasubula)、海笋(Penitellaconrai) ;还有贻贝、牡蛎、苔藓虫及海鞘类等 它们或者穿孔寄生损坏贝壳,甚至伤 及肌肉,或者堵塞呼水孔,影响鲍的活 动与正常生活第四节 繁殖习性l一、雌、雄鉴别与性比l鲍是雌、雄异体,性成熟时雄性生殖腺 为奶黄色,雌性生殖腺为墨绿色,不需 解剖,将足与外套膜掀起即可分辨皱 纹盘鲍的雌、雄性比,基本上是1:1l二、繁殖季节l皱纹盘鲍的繁殖季节,在山东长岛与辽 宁大连海区,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而在青岛海区,却提早到6月中旬至7月 中旬。
在大连海区,夏季产卵水温上升 至20~22℃;青岛与长岛海区,产卵水 温为17~20℃,其产卵主要高峰期水温 为17~18℃由此可见,生活于不同海 区的鲍,其产卵水温有很大的差别,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