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语言学习的语言能力倾向.pdf
9页第二语言学习的语言能力倾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江 新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udies in the W est on language aptitude.The ai m is to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on language aptitude and promoteour ow n research work . The paper consists of 4 parts: 1. A review of the earlier workon language aptitude; 2. a discussion of some controversial issues concerning languageaptitude tests; 3.an introduction to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on languageaptitude; and 4.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languageteaching.不同的人学习第二语言的速度有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与学习者的个人因素有很大关 系,其中语言能力倾向(language aptitude)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它 是个人具有的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具体能力(Carroll, 1981)如果从个人学习语言材料 或发展语言技能所需时间的角度给语言能力倾向下一个操作性定义,那么语言能力倾向就是能够促进语言材料学习、 加速语言技能发展的一整套能力(Gardner 张凯, 1995, 1997),但总的来说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本文对西方语言能力倾向的研究进行综述,目的是增进我们对语言能力 倾向这个影响学生语言学习速度的重要因素的了解,以便根据我国语言教学实践的需要 开展语言能力倾向研究 为了便于下面的讨论,首先要弄清 “能力倾向” 这个概念在心理学上,能力倾向(aptitude)是一个很常见的概念(参见荆其诚, 1991;朱智贤, 1989)能力倾向(又称性向)指个人在某个领域经过学习或训练可能达到的某种能力水平,它不是已经具有的现实能 力,但是在已有能力中可以显示出来,可以对它进行测量,并且可以预见到经过进一步的 训练,能够在某个特定方面取得成就能力倾向分为一般能力倾向和特殊能力倾向。
一般 能力倾向指个人在广泛的活动领域达到某种能力水平的可能性,智力测验所测的就是一 般能力倾向,它是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需的特殊能力倾向是在某个特定方面例如音乐、 绘画、 体育等达到某种能力水平的可能性,它是完成某一方面特殊活动所必需的语言能力 倾向也是一种特殊能力倾向 无论是一般能力倾向还是特殊能力倾向,都是指可能发展的 潜在能力,而不是已经发展的实际能力68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4期(总第50期)能力倾向测验(aptitude test,又称性向测验)就是测量一个人适合做什么,即他在哪 个方面最有潜能,最能作出成就的测验能力倾向测验常常指特殊能力倾向测验,通常是 成套测验,它的主要目的是对将来的成绩作出预测(郑日昌, 1988) 和一般能力测验相比, 能力倾向测验对学习和训练的预测效果更好一 语言能力倾向的早期研究关于语言能力倾向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编制语言能力倾向测验上 在本世纪上半叶,研究者开始编制能够预测第二语言学习成绩的语言能力测验Henmon(1929)对有关研究进行较早的综述,他发现最初的研究集中在智力即一般能力 测验上,但是后来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编制特殊能力测验上,例如Iow a测验(Stoddard T iyk; T is; T iys” 。
该测验测量语音编码能力3)拼写线索(spelling clues):受测者根据给出的某个词的发 音线索,猜测该英语词的拼写例如根据 “ernst” 猜 “earnest”,在几个候选词中选择一个正 确的词该测验测量母语词汇以及语音编码能力4)句子中的词(word in sentence):受 测者在一个句子中识别出某个词或者短语,该词或短语的语法功能与另一个句子中的某个词或短语的语法功能相似例如呈现两个句子,在第一个句子中有一个词划线,在第二 个句子中有五个词划线,受测者的任务是在第二个句子的五个划线词中选择一个词,该词 的语法功能与第一个句子的划线词相似该测验测量语法敏感性5)配对联结(paired78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4期(总第50期)associates):受测者先学习一个英语与外语的对译词表,然后进行多重选择测验该测验 测量联结记忆能力 可见,语言能力倾向的前三个成分在MLA T中得到了测量,但是第四个成分 “归纳 性语言学习能力” 没有得到很好测量, Carroll自己也承认这一点MLA T最初是为美国 外事服务研究机构的外语课程招生而编制的,后来有各种版本,包括小学版(Carroll (2)兴趣(interest); (3)词汇(vocabulary);(4)语言分析(language analysis); (5)声音辨别(sound discri m ination); (6)声音与符号的联结(sound2symbol correspondence)。
Pi m sleur认为,这6个分测验的目的是测量语言 能力倾向的三个成分:(1)言语智力(verbal intelligence),测量对词的熟悉性以及对语言 材料的推理分析能力;(2)动机(motivation);(3)听觉能力(auditory ability)由此可见, LAB很强调语言分析能力和听觉能力强调听觉能力,原因是Pi m sleur 研究发现, 20% - 30%的儿童外语学习不成功是因为听力差造成的,尽管他们的其它能力 处于正常水平(Pi m sleur, Sundland W esche, 1981),而不是因为测验真正 测量了潜在的语言能力Cumm ins(1979)认为语言水平有两个不同部分,一是认知? 学术专业语言水平 (cognitive?academ ic language proficiency, CAL P),二 是 基 本 人 际 交 际 技 能(basic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 B ICS) 认知? 学术专业语言水平(CAL P)指总的语言 水平,相当于智力中的一般因素,基本人际交际技能(B ICS)指口语流利程度和在社会交 往中适当使用语言所需的技能。
语言能力倾向测验可能很好地测量了CAL P,但是忽视了B ICS.Krashen(1981)也有类似的观点,他提出能力倾向测验与 “学习” 有关,与 “习得” 无 关,MLA T所测的技能只是课堂语言学习所要求的MLA T可以很好地预测CAL P,但不 能预测B ICS 很多研究支持CAL P与智力有关的观点Genesee(1976)发现学生的智力与他们的 法语(第二语言)词汇、 语法和阅读技能有关,但是与母语者对他们的口语技能的等级评定分数无关Ekstrand(1977)发现智力与阅读理解、 听写和自由写作水平的相关比较高,但 智力与听力理解、 口语水平的相关比较低N eufeld(1978)提出,每个人都具备掌握语言技能的能力,但是不同的人掌握高级语 言技能的能力不同,这取决于个人的智力,不存在先天的语言能力倾向O ller和Perkins(1978)的观点与之相似,他们认为语言习得不存在特殊的能力倾向,智力的一般因素就可以解释语言水平的大部分变异 对此,Carroll(1981)和Skehan(1986)进行了反驳Carroll(1981)提出,虽然智力与语 言能力倾向可能有交叉重叠,但是这二者不是等同的,因为许多外语能力倾向测验与外语 成绩之间的相关高于智力与外语成绩的相关。
Skehan(1982)对外语能力倾向的研究证实 了这一点,他发现,用语言能力倾向预测外语学习成绩比用言语智力更加有效,语言能力倾向与言语智力不是等同的Skehan(1986)认为能力倾向测验之所以能够很好地预测语言成绩,不仅因为它的确 测量了内在的语言加工能力(这种能力在学习第一和第二语言中是相同的),而且因为它 测量了使用非语境(decontextualized)语言的能力(例如正规语言测验测到的就是使用非 语境语言材料的能力)他提出这个观点的证据,来自他对Bristol语言项目(W ells,1985)被试的继续研究Bristol语言项目是一项对英国Bristol地区的125名儿童第一语 言发展的纵向研究Skehan对Bristol项目中的64名大年龄被试进行了语言能力倾向测 验,他发现:语言能力倾向与第一语言发展之间的相关大多数是显著的;语言能力倾向与 外语成绩之间相关也很显著而且,语言能力倾向不仅与第一语言发展之间有正相关,与 家庭社会阶层也有正相关 虽然儿童的口语能力与家庭的社会阶层无关,但是儿童的文字能力、 将语言本身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能力与家庭的社会阶层有关,即儿童处理非语境 语言的能力与社会阶层有关。
这个间接证据表明处理非语境语言的能力在语言能力倾向 测验中得到了反映Skehan(1986)认为语言能力倾向测验测量了语言加工能力和处理非98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4期(总第50期)语境材料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对语言学习都很重要 最近, Gardner和M acIntyre(1992)在一篇综述文章中提出,语言能力倾向促进语言 习得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正迁移 如果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或技能与新技能或新知识相关,那 么可以推论他对新材料的学习也会快得多 也就是说,语言能力倾向可以看成是一块认知 海绵(cognitive sponge),如果某种能力对某种新技能的习得是适宜的,那么该技能就会 被这种能力所吸收,如果个人的这种能力发展得很好,这种技能的获得就比较快,如果不 是,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把它变成个人能力的一部分这种解释得到了W esche(1981)和Skehan(1986)研究的支持W esche(1981)利用能力倾向测验和访谈将语言学习者分为三组:分析能力强组、 记忆能力强组和两种能力相当组然后分别采用与能力匹 配的不同方法进行训练,发现与能力匹配的训练导致较好的语言学习结果也就是说,当个人的能力与学习的材料相匹配时可以促进学习。
Skehan(1986)证明不同的学生能够利 用自己的长处去学习语言材料他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在英国语言军校学习阿拉伯语的学 生进行分类,所得结果虽然不是很明确,但是也可以说明,有的语言学习者对语法很敏感、 有很强的归纳学习能力(分析型),有的人记忆能力、 组块学习能力很强(记忆型),这两种 类型的语言学习者都可以获得成功 将语言学习能力倾向看成是一块认知海绵,这种观点表明, (1)如果要研究语言能力倾向的性质,那么就要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实际过程,以了 解哪种技能或知识是在哪种环境下获得的 确定了与这些技能有关的能力之后,对它们进 行测量,这样对成绩的预测就可以得到改进2)这种观点有助于区分智力和语言能力倾 向 智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影响学生对指导和解释理解的好坏,影响学生根据任何一种 学习经验对指导和解释进行推论(参见Carroll, 1962),语言能力倾向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促进新技能向已有技能的正迁移 这种观点清楚说明,智力和语言能力倾向在正式和非 正式语言学习环境中都起作用3)这种观点还可以解释智力和语言能力倾向之间之所以 存在正相关,是因为它们在相同技能上有共同变异,但在因素分析研究中又可以获得相对 独立的维度(参见Gardner 如果课程计划得比较好,机会和练习比较充分,那么能力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