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8页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能告诉我你的好朋友是谁吗?学生回答 师:哦,老师知道了XXX是XXX的好朋友如果他这样介绍:XXX是好朋友能行吗?生:不行,这样就不知道谁是谁的好朋友了 师:朋友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在介绍的时候就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朋友,这样别人才能明白在数学中,也有描述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概念,比如说:倍数和因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有关这个方面的一些知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 生:自然数,小数,分数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根据12个小正方形摆成的不同长方形的情况写出乘、除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12=12 2×6=12 3×4=1212×1=12 6×2=12 4×3=1212÷1=12 12÷2=6 12÷3=412÷12=1 12÷6=2 12÷4=3师:在这3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第①组每个式子都有1、12这两个数。
生:第②组每个式子都有2、6、12这三个数 生:第③组每个式子都有3、4、12这三个数 师:(指着第②组)像这样的乘、除法式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 师: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2和12、6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生:3、4和12有因数和倍数关系,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生:我认为1和12也有因数和倍数关系1是12的因数,12是1的倍数 生:可以说12是12的因数吗? 生:我认为可以,12×1=12,1和12都是12的因数 师:说得真好,从上面3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 师出示: 1、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12 × 5=60 45 ÷ 3=1511 × 4=44 9 × 8= 722、8是倍数,4是因数…………… ( )强调: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师出示:0×3 0×100÷3 0÷10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生: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生:我补充,0不能作为除数 师:所以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整数,不包括0 师生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我有一个疑问,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这两种说法一样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他的问题? 生:我觉得好像不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 生:我认为不一样,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 师: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两者可不能搞混哦! 2、 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2、3、5、9、18、20 师: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有好几个数都是18的因数,你也发现了吗?谁能把这6个数中18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2、3、9、18都是18的因数 师:18的因数只有这4个吗? 师:看来要找出18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能不能把18的所有因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全部找出来。
投影仪出示学生的不同作业交流找因数的方法 师:出示18的因数有:1、18、2、9、3、6; 你知道这个同学是怎样找出18的因数的吗?看着这个答案你能猜出一点吗? 生:他是有规律,一对一对找的,哪两个整数相乘得18,就写上 师:他是用乘法找的,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找到什么时候为止? 生:可以用除法找用18除以1得18,18和1就是18的因数再用18除以2…… 师:用乘法和除法找都可以,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更容易呢? 生:乘法 板书: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18的因数也可以这样表示课件出示集合圈图) 组织交流: 通过刚才的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有办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重复也不遗漏? 突出要点:有序(从小往大写),一对对找(哪两个整数相乘得这个数),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来 用我们找到的方法,试一个 课件出示: 填空: 24=1×24=2×( )=( ) ×( )=( ) ×( ) 24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 再试一个:16的因数有( ) 师:一个数的因数,我们都是一对一对地找的,为什么16的因数只有5个呢? 生:因为4×4=16,只写一个4就可以了。
师:观察18、16的所有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可以从因数的个数,最小的因数和最大的因数三个方面观察 生:18的因数有6个,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18. 16的因数有5个,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16. 师:谁能把同学们的发现,用数学语言概括起来 边交流边板书: 因数: 个数 最小 最大 有限 1 它本身 2、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但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而且发现了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那么一个数的倍数,怎样找呢?找一个小一点的,2的倍数,请你们在纸上写 师:停,写完了吗?你能把2的倍数全部写下来吗?那怎么办? 生:不能全写下来,可以用省略号表示没写完的 师:你写得这样快,有小窍门吗? 生:用这个数有顺序地乘1、2、3、4、…… 先写2,再逐个加2 板书:2的倍数:2、4、6、8、10…… 师:2的倍数也可以这样表示出示用集合圈表示的2的倍数) 找出3的倍数:3、6、9、12、15 …… 观察2和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 倍数 : 个数 最小 最大 无限的 它本身 无 师:找出30以内5的倍数: 生:5、10、15、20、25、30 师:这一次你找到了哪几个?为什么不加省略号呢? 课件出示:30以内5的倍数的集合圈图。
引导学生抽象地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和最大因数分别是什么,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结论,向学生渗透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的思想方法 三、巩固 完成课后练习 四、回顾整理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40分钟的时间一闪而过,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提升,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让我感觉无尽的惊喜 课堂导入,亲切,有效,让学生先在脑海中留下“关系”这种印象,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明白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然后通过试一试、练习、特别是(8是倍数,4是因数…………… ( ))的辨析,让学生明白: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 通过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让学生通过多个实例找到规律 在教学中由于过分依赖课件,致使有的环节没有深入,没有给学生时间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