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2课时认识吨教案苏教版20220521110.docx
3页第2课时 认识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例2和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2.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并认识“吨”难点: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1.猜测老师的体重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首先应该用什么重量单位呢?确定单位以后再猜测师:大家的猜测都是对的,老师的体重要用千克作单位强调: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时,通常用克作单位;计算比较重的物体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2.引入“吨”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生:蓝鲸教师多媒体展示蓝鲸的相关资料师:蓝鲸这么大,用“千克”肯定不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更大的重量单位:“吨”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本例题的轮船、火车、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些物体的重量强调:计量比较重的或大件货物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用“t”表示。
二、教学新知1.初步感受1“吨”1)搬一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向米粮店借用袋装大米现在一般一袋是100千克学生上来试一试,搬一搬看看100千克一袋的大米有多重2)大家算一算:一袋大米重100千克,那么10袋大米就是100×10=1000(千克)(3)要准备10袋大米也不现实,所以教师就要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这样的10袋大米有多少教师指出一袋大米100千克,1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如果没有大米,也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比如重100千克的杠铃)2.估一估教师拿出纸笔和磅秤,让学生到上面称一称体重选几位同学,不用全班都称,把学生的体重记在纸上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学生的体重才是1吨)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1)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有哪些物体,各有多少?(如一头牛重500千克,头牛刚好是1吨)(2)提问:1袋水泥重多少千克?2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合多少吨?2.完成课本第23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同桌交流3.完成课本第23页“想想做做”第5题1)由学生独立计算,填空2)小组内交流,互相检验4.完成课本第23页“想想做做”第6题。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2)说说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3)展示学生不同的解决方法四、课堂小结师: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认识吨吨,用符号“t”表示1吨=1000千克【教学反思】本节课从贴近学生的素材入手,让学生在课前了解自己的体重,通过估计1名学生的体重,推算4名同学的体重来认识100千克,再推算40名学生的重量是1吨,亲历认识吨的过程由于课前认真钻研教科书,准备比较充分,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不同情况如:让学生感受100千克学生的质量,想象1000千克学生的质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从而初步感受和认识1吨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不光让学生用眼睛去看,还要亲身去体会,动脑筋去想象,理解1吨的实际含义,加深对吨的认识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说,但教师有些着急,就自己说了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多学习、多完善,去适应新课标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