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中药学解表药归纳总结说课讲解.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资****
  • 文档编号:269381673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8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解表药1.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2. 共性(1) 药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且药物大多质轻(多为花、叶类)而清轻上扬宣散; 其归经主入肺、膀胱或肝经,偏行肌表;(2) 功效 :使初入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而主具有发汗解表作用;相关功效释义:1) 发汗解表:解表药多辛散轻扬,具有使患者发汗或微发其汗,使表邪随汗出而解,从而掌握疾病转变的作用, 达到早期治愈疾病的目的; 这就是《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意思;古时称其为“开鬼门”,鬼(同魄)门即指汗孔,“开鬼门”,即指发汗;2) 发散风寒: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温,人肺与膀胱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温散寒邪的药物,具有治疗风寒表证的作用,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3) 疏散风热: 解表药中, 一般具有性味辛凉, 人肺与肝经. 能达表以辛散风邪. 凉散热邪. 其发汗、发散之力均较发散风寒药为弱的药物,具有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的作用,如桑 叶、菊花、蝉蜕等;4〕 发表解肌:即具有治疗外感表证初起有汗的功效;有辛温解肌,如桂枝;辛凉解肌,如葛根;也可以说是比发汗而较弱的解表作用;(3) 适应证: 主要用于外感六淫之邪, 病位浅在肌表肺卫肌肤所致之表证; 症见恶寒、 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其中尤以恶寒为表证特点;表证又分表寒(风寒表证),表热(风热表证),表虚(气虚表证、阳虚表证、阴虚表证、血虚表证),表实(风寒夹湿表证、风寒表实证)等见下表气虚表证易感冒或反复感冒,或全身乏力,加上述风寒表证或夹湿邪的症状舌淡苔白浮、按之无力各类表证症状的要区分证型恶寒发热汗出头痛身痛等舌苔脉象风寒表证重轻无汗(或有汗)头痛身痛,不渴舌淡苔薄白浮紧或缓风热表证轻重多有汗头痛、 头晕、咽痛、口渴舌淡苔薄黄浮数风寒夹湿重轻多无汗周身酸痛或重舌淡苔薄白或腻浮紧或濡word 可编辑阳虚表证寒重热轻,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惨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沉无力或浮大无力血虚表证表证伴血虚特点舌淡苔白浮、按之无力阴虚表证风热表证加阴虚特点舌淡苔白浮虚数无力(4) 有功效及适应证:借其辛散、宜肺、散表、达表透邪之功,有的解表药兼有宣肺利尿, 宣肺止咳平喘,宣毒透疹,祛风胜湿止痛,解表消疮等作用,故仍可分别用于水肿、尿闭因肺气不宣者.咳喘. 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风湿痹痛或头痛身痛, 疮疡等疾病的初起阶段而兼表证者; 值得留意的是, 如上述病症不具备初起而兼表证的前提条件,就不行用,因里 证而不能发汗解表;相关功效释义:1) 宣肺利尿:即具有复原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开肺气而利水湿的功效,适用于表证咳嗽气喘而有水肿.浮肿以上半身和面部为甚,小便不利,量少色深黄,腹部胀满,伴有咳嗽气喘 或有寒热,苔白滑,脉浮滑,如麻黄桂枝等药物;2) 宣毒透疹:“肺合皮毛”,如外感表邪而致麻疹,风疹,疹子应出而未出或出而不畅之 时,采纳辛散解表的药物,宣发其肺气,使疹毒之邪从皮毛透发于外,使疹出顺当, 不致发生变证;3) 解表消疮:如疮疡初起而兼表证,就可通过解表药的开宣肺气、达表透邪之功以消解疮疡;4) 通窍止痛: 指苍耳子、 辛夷、白芷等药物, 具有能使鼻窍通畅而达到排除因风邪堵塞而 致鼻渊所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的功效;5) 穴肺利咽:一般具有辛凉性味,入肺经,具有排除风热表证或沮病初起而引起的发热,咽喉疼痛的功效,如薄荷,牛蒡子、蝉蜕等;6)升举阳气:具有解除脾胃气虚而下陷的功效;如用柴胡、升麻配伍人参、黄芪等药物, 能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显现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证;(5) 分类:表证主要由风邪所致,但风邪却常由夹寒与夹热之不问,故而解表药除了共具有辛味外, 分别仍具有温性与寒性; 其中辛温入肺或膀胱经者,善于发散风寒;辛凉入肺或肝经者,又长于疏散风热,故解表药分为发散风寒药、疏散风热药两类;其中如寒、温药性不明显,或性平的解表药,就随配伍既可用于风寒表证,又可用于风热表证;(6) 选用及配伍原就1) 针对外感风寒,风热的不同,分别选用发散风寒药或疏散风热药;2) 随兼夹证,季节气候变化及患者体质不同等而选用或配伍用药:①如夹湿者,选用兼能祛风湿的发散风寒药;②痹病初起,选用兼能祛风胜湿止痛的解表药,并配伍祛风除湿药; ③暑多夹湿,暑季可配伍祛暑化湿药;④秋多兼燥,秋季可配伍润燥药:⑤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热邪较盛者,当配清热解毒药;⑥如虚人外感,正虚邪实,即当患者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而外感表证者,分别配伍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品,以扶正祛邪;(7) 使用留意1) 发汗适度,微汗为佳,中病即止:因“过汗伤阴”,“大汗亡阳”,故对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伤阳耗气,损及津液,甚或“亡阳”、“伤阴”;2) 久病体虚、老幼、妇女胎前产后均不宜用大剂解表药;3) 对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久患疮疡、久患淋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故《伤寒论》中有“汗家、疮家、失血家不行汗”的警语;4) 留意因时、因地适当增减用量:①春夏腠理疏松,简单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②冬季腠理致密,不易出汗,用量宜重;③北方寒冷地区用量宜重;④南方酷热地区用量宜轻;5) 煎药法:解表药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辛味药物绝大多数含有挥发油(解表药中仅桑叶、菊花、蝉蜕不具有辛味),而且是较高比例的挥发油,挥发油在常温下就能挥发;解表药归纳小结 发散风寒药(1) )按功效归纳1)2)发汗解表: ①较强:麻黄、羌活、桂枝、香薷、细辛; ②较弱:葱白、生姜、胡荽;③用温顺:荆芥、紫苏 、防风;3)4)5)止咳平喘化痰:麻黄、生姜、细辛、胡荽;7)8)利水: 麻黄、香薷、桂枝;9)10)11)12)透疹 : 荆芥、胡荽;14)15)止头痛: ①头痛: 白芷(阳明经) ②后头痛:羌活(太阳经) ③巅顶头痛:藁本(厥阴经) ④少阴头痛:细辛(牙痛)16)17)18)19)止痹痛:羌活、藁本、防风、桂枝、苍耳子; 适合于上肢痹痛的药物:桂枝、羌活、桑枝(祛风湿药)及姜黄(活血化瘀药)21)22)通窍止痛,疗鼻渊: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23)24)25)26)27)止呕:生姜、紫苏梗29)30)疗疮解毒:白芷、生姜汁、紫苏叶、(2) )常用要药1) 发汗解表之峻药:麻黄;2) 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3) “呕家圣药”,即止呕之要药:生姜;4) 暑月解表要药,“夏月麻黄”:香薷;5) 疗鼻渊头痛之要药:苍耳子、辛夷;(3) )有毒药物1)有小毒:细辛; 2 )有毒:苍耳子(4) )常用配伍药对1) 发汗解表: ①表实无汗:麻黄与桂枝; ②表虚有汗:桂枝与白芍; ③风寒或夹湿:荆芥与防风; ④轻症:生姜与大枣,生姜与葱白;2) 止咳平喘:①风寒实喘:麻黄与杏仁;②风热实喘:麻黄与石膏; ③寒饮: 干姜与细辛、半夏;3) 胜湿止痛:①羌活与防风; ②羌活与独活;4) 疗鼻渊:苍耳子与细辛;5) 疗寒饮呕吐:生姜与半夏;其次节 疏散风热药(1) )按功效归纳1) 疏散风热常用药:薄荷、桑叶、菊花、蔓荆子、蝉蜕;2) 利咽: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3) 明目:桑叶、菊花、蝉蜕、木贼、白蒺藜(平抑肝阳药)4) 透疹:升麻、葛根、蝉蜕、牛蒡子、白蒺藜(平抑肝阳药)5) 清利头目:蔓荆子、薄荷、菊花、桑叶;6) 升阳:柴胡、葛根、升麻、7) 疏肝:柴胡、薄荷、白蒺藜(平抑肝阳药);(2) )常用要药1) 宣肺疗哑:蝉蜕;2) 疏肝解郁:柴胡;3) 升举阳气:升麻、柴胡;( 3)(常用配伍药对)1) ①疏散风热:桑叶与菊花; ②薄荷与牛蒡子; ③金银花与连翘(清热解毒药);2) 利咽:薄荷与牛蒡子、蝉蜕;3) 疏肝:①柴胡与薄荷; ②柴胡与白芍、当归;4) 辛凉透疹:葛根与升麻;5) 升阳举陷:柴胡与升麻并配人参、黄芪;6) 和解少阳:柴胡与黄芪;7) 除烦:淡豆豉与栀子;8) 明目:①风热目疾:桑叶与菊花; ②肝虚目疾:菊花与枸杞子;功效相像药物的异同比较1 麻黄与桂枝的异同 :相同点:均有辛味,同具有发汗解表之功,用于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常相须为用; 相异点:麻黄仍具微苦之味,发汗力较桂枝强,尤长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 能宣肺平喘, 与杏仁相配用于风寒实喘; 与细辛干姜相配用于外寒内饮之咳喘;与石膏相配用于肺热喘咳;仍有利水消肿之功,配生姜、白 术治疗风水水肿;而桂枝仍右甘味,发汗力较麻黄缓和,无论风寒表实无汗、表 虛有汗均可用之, 表虚有汗常配白芍; 又能温通经脉, 随配伍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如上治上肢痹痛,中治胸痹、虚寒腹痛,下治经闭痛经;仍能助阳化气,配 伍茯苓、白术,用于脾阳不运,痰饮眩晕及膀胱气化不行之水肿、小便不利;仍 可配伍炙甘草、人参,通阳以治心动悸、脉结代;2 紫苏、荆芥与防风的异同 :相同点:均有发表散风之功,其力不及麻桂峻烈, 为一般风寒感冒的常用温顺之品;相异点:紫苏:①兼理气散寒,发散力较大, 故风寒感冒无汗或脾胃 气滞者多用之;②仍能理气安胎,解鱼蟹毒;荆芥:①性质平和, 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 药,发汗之力大于防风, 风寒风热皆用;②仍能透疹疗疮,炒炭止血;防风:①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弱,但长于胜湿, 治风寒夹湿感冒及风寒湿痹, 头风头痛; ②仍能解痉, 治疗破伤风, 炒炭止泻止血,另能治疗砷中毒;3 香薷与麻黄的异同 :相同点: 均辛温, 人肺经, 同擅发汗散寒解表, 利水消肿, 用治表 寒证及水肿;相异点:香萧:①善于发越被遏之阳气而发汗解表,又能 化湿和中解暑; ②主抬 阴暑证夏季乘凉, 饮冷或外感风寒暑湿之恶寒发热、 无汗、吐泻等,故有“夏月麻黄”之称; 麻黄:①长于开宣肺气,透发毛窍而发 汗解表,其发汗力较强,散寒力较大,但尤和中化湿之 功;亦能宣肺通水道, 有较强的止咳平喘之功; ②适用于外感风寒, 发热恶寒, 无汗之表实证 及肺气壅遏的喘咳证和兼有表证的水肿证;4 羌活与藁本的异同 :相同点:均为辛温燥散之品,善除太阳经风寒湿邪,可治风寒感冒, 头痛身痛, 风湿痹痛;相异点: 羌活善治头痛背强, 尤以后头痛为优, 且通痹止痛之功也 胜于藁本;藁本芳香升散.巅顶头痛非此不除;5 薄荷、牛蒡子与蝉蜕的异同 :①相同点:均具有疏散风热,利咽;透疹之功;主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 咽喉肿痛、麻疹初期透发不畅、 风疹等症; ②相异点: 薄荷疏散风热之力较强,且能上清头目,下疏肝气,又可治疗风热目赤,肝郁气滞之胸闷胁胀等症;蝉蜕仍有明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0 对点精练一 精解实词含义.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 对点精练一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任务组三 任务四 因形悟神立象尽意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3 课文2 劝学.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II(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3讲 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练习)(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 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鉴赏诗歌语言(讲义)(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 诗歌形象类鉴赏(讲义)(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四 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4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选择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8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任务组一 整体阅读.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强化读文技能 (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3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信息正误.docx 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分析思路结构.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35练.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16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1 限时综合训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