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闽南语综述最终稿.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lil****ar
  • 文档编号:289230438
  • 上传时间:2022-05-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2 — 2013 学年第 一 学期课程名称:文献检索与写作任课教师:林斌题 目:闽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学号:SCL10078姓名:陈颖颖年级:2010专业:物流管理评语:成绩: 评卷人:提交日期: 2013 年1 月 8 日闽南方言的形成与传播【摘要】 本文是根据各个时期因战乱而造成人口迁移至福建等地而逐渐形成闽南方言为主线进行阐述的,其中仅以泉州漳州等地为代表介绍再由时间顺序阐述闽南方言向外传播的过程以及闽南语代表地位由漳州话向泉州话再向厦门话为代表地位的转变,其中的闽南语传播过程仅以雷州,潮汕等地为代表作介绍关键字】 闽南方言 战乱 人口迁移 形成 传播 目录引言 1第一章 闽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21.1闽南方言的形成 22.2闽南方言的代表地位的转变 22.3闽南方言的发展 3结论 4致谢语 5参考文献 6引言闽南方言主要是指分布在闽南地带的人所说的方言本文是通过大量有关于闽南方言的研究文章书籍等所写的的综述,为了节省读者的时间,可以通过本文了解闽南方言的形成以及发展文中所阐述的闽南方言的形成原因与大多语种形成相似都是由于人口的迁移造成的,再随着人口的迁移而发展。

      第一章 闽南方言的形成与发展1.1闽南方言的形成闽南语是汉人入闽带来汉语并于其本土语言经过长期的交融最终形成的一种语言,而这些讲汉语的人群大多聚集在河洛一带所以又称之为“河洛话”很早以前,闽南地区只生活着一小群被称为“闽越少数民族”的人群,直到先秦两汉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造成一批移民迁入福建带来了大规模的语言板块运动使得吴越语、楚语、百越语(当时的汉人主要使用这三种方言)和本土语言相互交融最初的“百越族”就是由于在汉末三国时期,中原发生战乱,使得福建又有许多难民移居至此,使得闽越少数民族的语言开始发生变化,也就形成了最初的闽语永嘉之祸”可谓是汉人大规模进入闽南地区的原因,由于这一大批北方汉人进入闽地并且集中于泉州等地,带来他们的方言与泉州等地的本土语言融汇,就形成了具有北方口音的“十五音系统”也就是最原始的“泉州话”的起源了唐朝时,陈政,陈元光父子以及王潮兄弟等为平乱而屯垦漳州,带来北方的中古音这两批的移民带来的新口语,再经演变就形成了最初的“漳州话” 北宋时期,由于金元逼迫而南迁至福建各地,建立南宋,因此又再一次融入新的语音,词汇然而,现今的闽南方言中还保留着许多唐宋的口语还有词汇等。

      经过这场较大规模的移民,使得闽语在原来的吴语,百越语融合之后的语种下再次加入中古汉语,也使得闽语的整个语音上消除了塞音和塞擦音的对立由此可见,闽南方言的形成与这些移民带来的语种和本土语种的融合是密不可分的2.2闽南方言的代表地位的转变由于当时闽南一带的地理环境不太优越使得方言的传播十分缓慢,直到宋元时期,闽南地区才更为深入的开发了,闽南语才得以继续向内陆发展最初,福建的闽南语是以漳州话作为主要代表但是,作为闽南主要进出港口的泉州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漳州又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不够优越,开垦难,移民迁入更不方便等原因,就一直都处于缓慢的发展中,一直持续到明末才有所转变,本土闽南方言才逐渐向其内陆扩散所以,泉州话就渐渐取代漳州话的地位成为当时闽南语的代表泉州人黄廉编写的《回音妙语》一书,使得泉州音被更多人所熟知,,更加稳固了泉州音在当时的地位但是鸦片战争之后,在厦门形成了漳泉混合的方言--厦门话,这一语言取代了泉州话的代表地位又由于«厦门音新字典»的出现,使得厦门话音在闽南方言中逐渐树立代表地位2.3闽南方言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闽南语也逐渐发展并向外传播龙岩附近的闽南语仅仅在明代之后略微发生一点变化所以大致上还是与漳州话,泉州话相近,并不妨碍三地之间使用方言交流。

      但是,莆仙长期独立设县,又毗邻闽东,久而久之就发展了其特殊的称之为“莆仙话”的闽方言的又一次方言并极大的区别与泉州话,漳州话等在宋代时期,福建迅速发展,人口密度激增,到南宋以后,便出现人口过剩的情况,必须输送许多移民,这些移民大多迁移至两广,海南等,就在这个时期将闽南语向外传播在粤东潮汕一带上古早期也曾经是百越族生活的地方,到了唐中后时期,潮州以及闽南这些区域的人口数发生变化,潮州的人口数急增,这一情况也不排除是由于泉州人向潮州迁移的结果再根据《潮阳县志》一书中可以确切的发现唐代中晚时期有一批闽南人迁入,这势必会使得潮州本来的本土语言与闽南语相互融合在南宋时期,潮州人主要是由迁移至此的闽南人组成,因此,闽南语就逐渐成为其主要语言然而宋代时期,雷州才出现福建地区的移民(包括福州以及莆田地区的移民),在这个时期他们带入了不同地区的闽南语次方言,使得雷州方言发生转变并趋近于闽南方言,闽南方言又传播至此宋元时期,闽南人还有移居至海南的,但是因为海南本身的语言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在现今海南存在的闽南语与福建的闽南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属于特殊的“海南闽南语”且较难与闽南人交流明清时期由于闽南仍存在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又有一些移民向较为邻近的台湾迁移,使得台湾也产生了闽南语。

      结论1、本文依据年代的顺序对闽南方言的产生以及他的传播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通过对大量资料的阅读总结出出大多数研究者对闽南方言的起源相同时间顺序以及其发展传播的过程但是,由于本人的概括能力不够高,可能存在这一些言语上的不足之处,希望日后可以不断加强2、在写这篇综述的时候翻阅许多文献,但是追溯到闽南语的最初起源的具体时间,众多作者都各抒己见使得本文不能标注出明确的时间3、在对闽南方言的综述写作过程中,大多作者都支持闽南语的产生是由人口的迁造成的,但是,现在的许多闽南年轻人已不怎么使用闽南语,那久而久之,闽南语是否也会在此产生变化呢?会不会产生不是由人口迁移却造成的语言变化?这是否可以成为研究闽南语的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呢?4、通过文献检索与写作这一门课程,现在我能够更加熟练的运用文献的检索功能,从更多的途径来检索资料,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己只会应用百度等检索工具,也能更加规范的进行论文的排版等写作要求致谢语本文的选题以及在研究的过程中都得到林斌老师悉心的指导,他以精益求精的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的鼓舞着我,并且耐心的指导,使得我的论文可以这么顺利的完成在此,我想对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 参考文献中国期刊网:【1】陈嘉莉.海峡两岸闽南语的形成和异同[A].今传媒,2010,第10期: 116-117.【2】林华东.闽南方言的形成及其源与流[J].中国语文,2001,第5期: 446-480.【3】无.闽南文化之根--闽南语[J].神舟,2012,第13期: 23-25.【4】马重奇. 闽人南迁与闽方言的传播和发展[A].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第4期: 77-85.【5】马重奇. 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 M ].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6】张振兴.闽南方言的比较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1995,第1期: 69-76.报纸:【7】宋智明. 方言专家细说闽南话的“前世今生” [N].厦门日报,2006/2月/24日(第010版).【8】韩士奇.闽南话 古中元活化石[N].人民日报 海外版,2000年/08月/04日(第009版).博士论文:【9】杜晓萍. 十九世纪外国传教士所撰福建闽南方言文献语音和词汇系统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2011.图书馆书籍:【10】李如龙 姚荣松等. 闽南方言[M]. 福建: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11】李如龙. 福建方言[M]. 福建: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12】林宝卿. 魅力闽南话[M]. 福建: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